海南省三亚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海南省三亚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如图,分两种情形旋转可得P′(3,4),P″(?3,?4),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空间想象能力. 8.B 【解析】 【分析】

A、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 B、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 C、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D、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

a3=a3,故原题错误; 解:A、a6÷

B、3a2?2a=6a3,故原题正确; C、(3a)2=9a2,故原题错误; D、2x2﹣x2=x2,故原题错误; 故选B. 【点睛】

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 【分析】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 ∴x1+x2=5,x1?x2=2, ∴x1+x2?x1?x2=5?2=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 10.D 【解析】

设△OAC和△BAD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图象可得出点B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点B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解:设△OAC和△BAD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 则点B的坐标为(a+b,a﹣b). ∵点B在反比例函数y?6的第一象限图象上, x∴(a+b)×(a﹣b)=a2﹣b2=1. ∴S△OAC﹣S△BAD=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2﹣b2的值.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要设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并表示出面积,再用其表示出反比例函数上点的坐标是关键. 11.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可知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进而得到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 度,对应函数图象,得到妈妈到姥姥家所用的时间,根据交点坐标确定妈妈追上小亮所用时间,即可解答.【详解】

解:A、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4÷2=12(km/h),故正确;

B、由图象可得,妈妈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9.5,小亮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10,10﹣9.5=0.5(小时), ∴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故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此时小亮离家的时间为9﹣8=1小时, ∴小亮走的路程为:1×12=12km, ∴妈妈在距家12km出追上小亮,故正确;

D、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的应用,从图像中读取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2.A

121211a﹣b=(a2﹣b2)=×1=2. 2222【解析】

∵?=12-4×1×(-2)=9>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②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A=30°,∴AB=2BC,故①错误; ∵l1∥l2,∴∠CDB=∠1=60°.

∵∠CBD=60°,∴△BCD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

∵△BCD是等边三角形,∴∠BCD=60°,∴∠ACD=∠A=30°,∴AD=CD=BD,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14.11≤x<1 【解析】 【分析】

根据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不大于x最大整数,可得答案. 【详解】 由[

x?4]=5,得: 3?x?4?5??3 , ?x?4??6?3?解得11≤x<1, 故答案是:11≤x<1. 【点睛】

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利用[x]不大于x最大整数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 15.4或43. 【解析】 【分析】 ①当AF<

1AD时,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AE=23,AF=A′F,∠FA′E=∠A=90°,过E作EH⊥MN2A?E2?HE2=3,根据勾股定理列

于H,由矩形的性质得到MH=AE=23,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H=②当AF>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1AD时,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AE=23,AF=A′F,∠FA′E=∠A=90°,2过A′作HG∥BC交AB于G,交CD于H,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H=AG,HG=AD=6,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①当AF<线上,

1AD时,如图1,将△AEF沿EF折叠,当折叠后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的垂直平分2

则A′E=AE=23,AF=A′F,∠FA′E=∠A=90°, 设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 则AM=

1AD=3, 2过E作EH⊥MN于H, 则四边形AEHM是矩形, ∴MH=AE=23, ∵A′H=A?E2?HE2=3,

∴A′M=3, ∵MF2+A′M2=A′F2,

∴(3-AF)2+(3)2=AF2, ∴AF=2, ∴EF=AF2?AE2=4;

②当AF>

1AD时,如图2,将△AEF沿EF折叠,当折叠后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的垂直平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