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1.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稳定的要求。

②试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工作宜由厂家或请专业人员进行。 ③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试验室工作环境条件满足试验检验标准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其中办公室、资料室、水泥室和外加剂试验室应配备空调;收缩室、高性能室应配备空调和湿度调节设备。

④在试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安装就位后,应进行仪器设备运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必须由法定的计量机构对所有试验检测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

⑤试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通过具有资质计量测试机构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试验室安全措施

①试验检测室应通风良好,通风排气不通的检测室需安装排气扇。

②试验检测室电路由专业人员安装,配备安全供电箱;功率适当大于试验检测设备总功率;电路用导线符合功率配备要求。

③试验检测试验室配备灭火器。

④试验检测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应予以标注;对危险源进行标识。 (5)环保措施

①试验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液不得随意遗弃,必须按照指定的地点进行放置,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② 试验过程的有毒有害物质按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 (6)监控及维护措施

28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①进入和使用对检验工作质量有影响的试验室区域,必须事先告知有关试验室的人员,征得他们的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

②试验室对设施和环境的监控与维护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7)检验工作场所的内务管理

①试验室是检验活动的主要场所,检测员应负责日常的内务管理。

②试验室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管理取暖设备的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危险品,消除灾害隐患。

③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试验室。

6.3.3生产设施要求

确定、提供完善的生产设施和工作环境,保证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以满足混凝土等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生产部门负责站点生产设备运行设施,工作环境的管理,组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1)生产设备的配置要求:

①混凝土搅拌设备必须要选用能控制和满足质量功能的要求: a. 拥有良好的搅拌性能,能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搅拌均匀,效率高。

b. 在运转过程中有高度的可靠性,精确的计量技能以及长久的使用寿命。

c. 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应包括有自动计量、补偿及实用的数据管理系统,实时记录、保存搅拌站生产数据。所有称量都采用电子

29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秤及计算机控制,确保计量精度(骨料称量精度≤2%,水泥、粉料、水及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达到≤1%)。

d. 生产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核,当有需要时可不定期增加校核次数。生产计量设备校核过程应按照《生产计量设备校核操作规程》进行,并形成《生产计量设备校核记录》。

②材料堆场及贮库

a. 砂石堆场:根据生产规模及混凝土品种、性能,确定砂石堆场的规模及分隔,砂石堆场宜采用封闭料仓。不同规格的砂石应分仓堆放,并有标识,标明原料的名称、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

b. 水泥、粉煤灰等粉状料采用全封闭钢结构筒仓贮存,每个筒仓应有标识,标明其存放的原材料的名称、产地、品种、规格;在每只筒仓的进料口应有与筒仓一致的标志,标明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存货量等;每个筒仓的进口应加锁,并由专人负责进料管理。

c. 外加剂储罐的管理:散装粉体外加剂按水泥等粉状料的管理方法执行;粉体袋装外加剂在仓库要堆放整齐,用标志牌标明其名称、品种、规格、产地、进货日期;液体外加剂要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分别储存,明确标识。

③运输车辆及泵送设备的配置

根据生产规模及发展的要求,确定运输车辆及泵送设备的数量和型号。

(2)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

a.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各设备操作人员应有操作规程,岗位责任

30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

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b.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作到规范化和制度化,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设备管理条例和规定执行。

(3)工作环境的管理

站点为了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需求,对产品生产的工作环境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搅拌楼控制室工作环境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其他没有规定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设施视为自然环境要求。

站点工作环境要做到以人为本,鉴于预拌混凝土的行业特点,在预拌混凝土这种流程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a. 配置适用的工作场所并根据工作的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

b. 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c. 可能产生废弃物和其它污染源的作业点,站点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并设置了清洁及生产环境维护的岗位,为员工提供清洁的工作环境;

d. 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要求。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