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中______段(用字母表示),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t1到t2这段时间,冰处于_____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______

C,则此处大气压______沸腾(选填“在”或“不在”),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

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5)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_____水的沸点。(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30.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

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的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图乙中_____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31. 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

“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

(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适当放置的较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

(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

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

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针对以上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填写序号,下同);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测量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_____。选择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可使下落时间的测量更加精

第9页,共33页

确。观察仔细的小明发现有时纸锥不能竖直下落,会导致他们测量的速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2. 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放置实验器材,随后对其进行调整,在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

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3)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4)由于探究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后,蜡烛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

(5)实验中老师采集了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学生使用的凸透镜焦距相同),得到了如表所示信息: 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的性质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像距v/cm 1 15 f f f 28 2 15 31 3 15 30 对表中数据展开分析后,同学们认为有些数据出错了,随后让对应同学再次实验,发现数据与原数据稍有偏差,请你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______。为了能更好的避免出现这类情况,在操作技巧上的建议是______。

(6)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丙(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____。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物距u=3f时,n=______。

=,结合乙、丙两图,可知当

第10页,共3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声音洪亮,这里“洪亮”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大,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 2.【答案】B

【解析】

解:

A、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此过程吸收热量。故A错误; B、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干手机将手烘干,手表面的水汽化形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错误;

D、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的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第11页,共33页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答案】B

【解析】

解: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蜡烛能均匀受热,故A正确; B、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错误;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故C正确;

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正确; 故选:B。

加热烛蜡时为了能够使其受热均匀可以用水浴法加热并且将蜡碾碎; 温度计在使用时需要将玻璃泡完全没入被测物体,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像这类实验题主要考查这样几个方面:①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绘制温度--时间图象,找出熔点或凝固点;

②判断某个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熔化前固态,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熔化后液态;

③实验中需改进的地方,一般常考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也是从烧杯加盖、火焰、水量方面考虑。 4.【答案】B

【解析】

解:A、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B正确;

C、水中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

第12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