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重点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口腔修复学重点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2.简述铸造牙合支托的支托凹预备原则。 13.简述隙卡沟的牙体预备要点。

14.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及适用情况。

1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装盒的方法和各自特点。 16.简述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的注意事项。

17.简述整铸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发生就位困难或翘动的原因。

18.简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后应检查的内容。 19.简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简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义齿咀嚼功能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1.悬锁卡环的适应证是什么。 22.试述牙合支托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23.试述可摘局部义齿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具体方法。

24.试述远中游离端缺失患者采用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情况下,其义齿游离鞍基的受力特点。

25.试述防止可摘局部义齿游离鞍基下沉的方法。26.试述前牙缺失伴有深覆牙合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原则。

27.试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道的设计原则。 【参考答案】

1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之一,是利用天然牙和基托覆盖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固位,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2解剖式牙:其牙合面形态与初萌出的天然牙牙合面相似,有清晰的牙尖和斜面,牙尖斜度为30°~33°,故称为有尖牙。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良好,因此,咀嚼功能较强,但是侧向力大,对牙槽嵴及支持组织的要求高。 2 半解剖式牙:其牙合面有牙尖斜面,但牙尖斜度较小,约20°左右,上下颌牙间有一定的锁结关系,咀嚼效能较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牙合力小。多数硬质塑料牙的牙合面设计为半解剖式牙。 4非解剖式牙:其牙合面没有牙尖和斜面,又称为无尖牙。牙合面有溢出沟,通达颊舌面,以增加咀嚼食团的摩擦力并有助于食团的溢出。无尖牙的咀嚼效能较差,但是侧向力小,对牙槽嵴的损害小,而且有助于义齿的稳定。

5.牙支持式义齿:义齿咀嚼压力全由基牙承担,前后基牙均安置直接固位体,对基牙要求较高,咀嚼效率高。

6.粘膜支持式义齿:义齿合力全部由基托传导到黏膜,由黏膜支持,适用于缺牙多,基牙条件差者,咀嚼效率低。

7.混合支持式义齿: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咀嚼力,兼有牙支持式和黏膜支持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广,咀嚼效率较高。

8.基托:是义齿覆盖在牙槽嵴表面,与黏膜直接接触的部分,位于缺隙部分的基托又称为鞍基。 9.固位体:是可摘局部义齿安放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起固位、支持和稳定义齿的作用。

10.直接固位体:是可摘局部义齿安放在邻近缺隙或毗邻间隙基牙上的固位体,其主要的固位、支持和稳定作用。 11.间接固位体:为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辅助直接固位体固位,增强义齿稳定的固位装置。

12.卡环臂:为卡环的游离具有弹性部分,位于基牙轴面环抱基牙,对义齿主要起固位左右。

13.卡环体:为卡环连接卡环臂、合支托及小连接体的坚硬无弹性部分,位于基牙非倒凹区,对义齿起稳定和支持的作用。 14.牙合支托:是卡环体伸向基牙合面产生支持作用的部分,无弹性,有较高强度。

15.观测线:当模型上基牙的牙冠长轴与水平面呈一定的斜度时,转动分析杆围绕牙冠轴面一周,此时绘出的牙冠轴面最高凸突的连线称之为观测线 。 16.导线:根据修复要求和模型倾斜原则,最后确定一条观测线,这条线为导线。

17.Ⅰ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倒凹区主要位于基牙的远缺隙侧,而近缺隙侧倒凹小,其观测线特点为近缺隙侧距牙合面远,远缺隙侧距牙合面近。

18.Ⅱ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倒凹区主要位于基牙的近缺隙侧,而远缺隙侧倒凹小,恰好与一型观测线相反,其观测线特点则为远缺隙侧距牙合面远,而近缺隙侧距牙合面近。

19.Ⅲ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翘起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的近、远缺陷例均有明显的倒凹。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其观测线的特点是近缺隙侧和远缺隙侧都距牙合面近。 20.就位道:义齿就位的方向和途径 21.制锁角:就位道与脱位道的夹角。

22.三臂卡环:具有固位臂、对抗臂和合支托的卡环。

23杆形卡环:此卡环的固位臂是从牙龈方向伸向基牙的倒凹区而获得固位作用,具有接触面积小、暴露金属少,有利于美观,固位作用好的优点。 24.联合卡环:两和卡环通过共同的卡环体相连的卡环

25.RPI卡环组:由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和I杆组成的卡环组。

26.RPA卡环组:由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和圆环形卡环组成的卡环组

27.支点线:连接基牙固位体或支托的连线称为支点线。

28.前腭杆:位于上腭腭皱之后,硬区之前,形态薄而宽。

29.后腭杆:位于上腭硬区后部,软腭颤动线之前的腭杆。

30.腭板:位于腭部的板形连接体,厚薄均匀。 31.舌板:为下颌前牙舌侧板形大连接体。

32.解剖式印模:是在口腔软硬组织处于静止转台下取得的印模,是种无压力印模。

32.肌功能修整:在取模过程中,在印模材料尚未硬固前,模仿临近软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对印模进行整塑,使印模既伸展到黏膜皱襞区,又不至伸展过多而妨碍肌功能活动。

33.功能性印模:是在压力下取得的印模。

34.均凹法: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器的观测台上,根据缺牙的部位、基牙的倾斜度、牙槽嵴的丰满度和唇(颊)侧倒凹的大小等,来确定模型前后、左右方

向的倾斜程度。将模型方向调节在各基牙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倒凹较平均的位置,使缺隙两端和牙弓两侧的基牙都有一定程度的例凹 。

35.调凹法:调节倒凹就是对缺隙两侧基牙的倒凹作不平均分配,有意识地将倒凹集中于一端基牙,义齿的就位道是斜向就位道。 【A型题】

l.D 2.B 3.D 4.E 5.C 6.B 2.牙支持式,黏膜支持式,混合支持式

3.塑料牙,瓷牙,金属牙,解剖式,非解剖式,半解剖式

4.色调,明度,饱和度,透明度 5.0.5 mm ,1.5~2 mm

6.固位作用,稳定作用,支持作用,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

7.翘起,摆动,旋转,下沉 7.D 8.A 9.E 10.B

11.E 12.E 13.D 14.E 15.D 16.E 17.C 18.D 19.E 20.C

21.D 22.E 23.E 24.B 25.E 26.E 27.C 28.D 29.D 30·D

31.C 32.D 33.B 34.D 35.C 36.E 37.B 38.A 39.D 40.C

41.D 42.D 43.E 44.E 45.E 46.D 47.E 48.C 49.C 50.C

51.C 52.D 53.D 54.B 55.D 56.E 57.D 58.C 59.E 60.D

61.C 62.B 63.D 64.D 65.B 66.A 67.D 68.B 69.C 70.B

71.D 72.B 73.A 74.A 75.B 76.C 77.D 78.D 79.C 80.A

81.C 82.A 83.E 84.D 85.D 86.C 87.E 88.E 89.C 90.E

91.E 92.C 93.E 94.C 95.B 96.C 97.A 98.C 99.B 100.A 101.D 102.B 103.D 104.D 105.A 106.D 107.B 108.A 109.A 110.C 111.E 112.C 113.C 114.E 115.B 116.C 117.C 118.D 119.A 120.C 121.B 122.D 123.B 124.C 125.D 126.E 127.A 【B型题】

1.E 2.D 3.C 4.A 5.B 6.E 7.B 8.C 9.D 10.A 11.D 12.E 13.A 14.E 15.E 16.C 17.E 18.B 19.E 20.C 21.D 22.C 23.E 24.B 25.A 26.D 27.A 28.B 29.D 30.A 31.C 32.B 33.B 34.E 35.C 36.A 37.A 38.A 39.E 【X型题】

1.ACE 2.ABDE 3.ABCDE 4.ABCDE 5.BCDE 6.ABE 7.BCD 8.B

9.ABCD 10.ACDE 11.BCE 12.CD 13.ADE 14.ABC 15.ABCDE 16.ABCDE 17.ACE 18.BCD 19.BCD 20.ABCD 21.ABC 22.AD 23.AC 24.ABCE 25.ABCD 26.ABDE 27.ABC 28.ADE 29.ABE 30.BC 31BC 32.BCD 33.BCE 34.ABDE 35.ADE 36.ABCD 37.ABDE 38.ABCE 39.ABCDE 40.ABCD 41.AE 42.BCE 43.ACDE 44.BCD 45.DE 46.ABDE 47.ABCDE 48.ABCDE 49.ABCD 50.ABCD 51.ABCDE 52.ABCD 53.ABCDE 54.ABCDE 55.ABCDE 56.ABCDE 57.CE 58.AE 【填空题】

1.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牙合支托 8.卡环臂,卡环体,牙合支托,连接体 9.牙合,Aker 10.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I型杆,圆环形卡环 11.邻,舌(腭)

12.前腭杆,后腭杆,侧腭杆,马蹄状腭板,开窗腭板,全腭板,变异腭板 13.1 mm ,8 mm,4~6 mm

14.卡环,支托,固位钉,增力网 15.倒凹区牙面,基牙长轴,大,20 16.就位道,脱位道

17.鞍基远端,支点线,间接固位体,支点线 18.解剖形态,生理功能

19.鞍基(或者缺失牙部位),基牙,四 20.类别,卡环数,主要缺隙外的缺隙数

21.第一类第一亚类,第二类第一亚类,第三类第二亚类,第四类,第二类第三亚类,第二类第二亚类,第三类第一亚类

22.1 mm ,0.5 mm ,20° 23.方向,角度

24.垂盲,斜向,旋转

25.保护口腔软硬组织,良好的固位和良好的稳定性,适当恢复咀嚼功能,坚固耐用 容易取戴 26.固位

27.摩擦力,吸附力,大气压力 28.倒凹深度

29.圆环形,杆形 30.近远中边缘嵴处 31.舌隆突上,“V”字,2.5~3, 2,接近垂直 32.天然间隙,触点,O.9~1.0 33.被动肌功能修整,主动肌功能修整

34.在口腔组织处于压力下取得的印模,混合 35.利用余留牙确定颌位关系,利用蜡型记录确定颌位关系,利用牙合堤确定颌位关系 36.均凹法,调凹法

37.填例凹法,磨托法,填倒凹法 38.57,水浴加热

39.反插铸道,正插铸道,垂直铸道,螺旋铸道 40.硅酸乙酯结合剂包埋料,磷酸盐结合剂包埋料 41.在电解液中对金属进行阳极电化学切削,正,2~5

42.凝固膨胀,吸湿膨胀,温度膨胀 43.2,凹面

44.整装法,分装法,混装法

45.湿砂期,稀糊期,粘丝形,面团期,橡胶期,面团期

46.1.0~1.5 mrn ,1.0 mm 47.垂直就位,斜向就位,旋转就位 48.覆盖过小,加大后牙覆盖 49.牙合平面,牙合平面 50.伸展 51.垂直距离

52.牙槽嵴 53.重衬

54.铸造唇杆,固位指,唇杆 55.唇面的倒凹区 56.附着体 57.翼,槽 58.就位

59.大小,紧密程度,侧向力,牙合龈向 60.4 mm

61.基牙牙冠,基牙牙冠

62.牙槽嵴高度和宽度,5 mm ,4 mm 63.根上覆盖义齿,牙根,卡箍作用 64.基牙,覆盖义齿

65.磁性,拴梢,螺钉,旋锁卡

66.固位,稳定,铰链,弹性缓冲,覆盖基牙,固位力 67.高度 【简答题】 1.按牙合面的牙尖斜度不同,分为解剖式牙、非解剖式牙和半解剖式牙。

(1)解剖式牙:其牙合面形态与初萌出的天然牙牙合面相似,有清晰的牙尖和斜面,牙尖斜度为30°~33°,故称为有尖牙。正中牙合时,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良好,因此,咀嚼功能较强,但是侧向力大,对牙槽嵴及支持组织的要求高。 (2)非解剖式牙:其牙合面没有牙尖和斜面,又称为无尖牙。牙合面有溢出沟,通达颊舌面,以增加咀嚼食团的摩擦力并有助于食团的溢出。无尖牙的咀嚼效能较差,但是侧向力小,对牙槽嵴的损害小,而且有助于义齿的稳定。 (3)半解剖式牙:其牙合面有牙尖斜面,但牙尖斜度较小,约20°左右,上下颌牙间有一定的锁结关系,咀嚼效能较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牙合力小。多数硬质塑料牙的牙合面设计为半解剖式牙。 2.人工前牙的选择原则包括:

(1)前牙的形态应该与口腔预留牙相近似,有同名牙时,应用作参考,基本原则是人工牙的形态必须与患者的面外形轮廓基本一致,以获得和谐、自然、美观的视觉效果;

(2)人工牙的大小选择也应该参考口腔的余留牙或者同名牙,也可以参考拔牙前的照片或X线片等;(3)人工牙的颜色应该与患者的肤色、年龄相适应。可以作为参考对照因素的有余留牙、同名牙或对颌牙等,选色时应该在自然光源下进行,并注意天然牙原有的增龄变化以体现患者的年龄特征。 3.人工后牙的选择原则包括:

(1)人工牙的颊舌径应该比天然牙略为减小,以减轻支持组织的负荷;

(2)人工牙的牙合龈径应该根据失牙间隙的大小来选择,若上下后牙同时缺失,应该按照均分间隙的原则来选择后牙。后牙颊面的牙合龈径对美观还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时应该参考前牙唇面的切龈径; (3)人工牙的近远中径应该与后牙的实有牙槽嵴宽度相匹配;

(4)尽量选择硬度较大,耐磨耗,使用方便的硬质塑料牙。

4.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作用包括: (1)提供人工牙排列附着,传导和分散牙合力;

(2)将义齿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功能整体;(3)可用于修复牙槽嵴的硬组织和软组织,恢复外形

和美观;

(4)可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也有间接固位的作用,可抵抗义齿的移位力量。

5.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是:基托的唇颊边缘应该伸展至黏膜转折处,不妨碍唇颊的正常活动。基托的后缘在上颌应该伸展至翼上颌切迹,远中颊侧应该盖过上颌结节,后缘中部最大的伸展范围可以到硬、软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下颌基托后缘应该覆盖磨牙后垫的1/3~1/2,基托的舌侧伸展至黏膜转折处,缓冲舌系带处,不影响舌体的运动。

6.固位体的要求包括: (1)必须提供足够的固位力,保证义齿行使功能时不发生脱位; (2)戴入义齿时,固位体的固位臂和对抗臂有良好的交互对抗作用,对基牙无侧向压力;

(3)戴入后,固位体处于被动就位状态,对基牙不产生持续的静压,不引起矫治性位移;

(4)固位体的材料应该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不对口腔组织造成损伤;

(5)减少暴露的金属,减小对美观的影响; (6)能维护余留牙及牙周组织的健康。

7.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表现为义齿的翘起、摆动、旋转和下沉。

义齿的翘起是指受食物粘着力、重力的作用,游离端基托骀向旋转移位,但因卡环的固位作用,义齿尚未发生脱落;摆动是指义齿游离端受侧向牙合力的作用产生颊舌向的水平移动;旋转是指沿支点线发生的,其中纵线式支点线形成颊舌向转动,横线式和斜线式支点线则形成前后向转动,游离端义齿的旋转比较明显;而义齿的下沉则是指承受哈力时,基托向支持组织方向的移动,黏膜支持式义齿最容易出现下沉,混合支持式游离端义齿也有下沉现象。8.可摘局部义齿观测线分为以下几类: 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倒凹区主要位于基牙的远缺隙侧,而近缺隙侧倒凹小,其观测线特点为近缺隙侧距牙合面远,远缺隙侧距牙合面近。

二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倒凹区主要位于基牙的近缺隙侧,而远缺隙侧倒凹小,恰好与一型观测线相反,其观测线特点则为远缺隙侧距牙合面远,而近缺隙侧距牙合面近。 三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翘起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的近、远缺陷例均有明显的倒凹。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其观测线的特点是近缺隙侧和远缺隙侧都距牙合面近。

四型观测线:为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但基牙的近、远缺隙仍均没有明显的倒凹,倒凹区极小,而非倒凹区很大。

五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或者反缺隙方向极度倾斜时形成的,观测线形似对角斜线式,基牙向缺隙侧反方向倾斜时,倒凹区在远缺隙侧,而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倒凹区在近缺隙侧,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布呈对角线式分割,倒凹大。观侧线的一端接近牙合方,而另一端接近基牙颈部。 9.RPI卡环的总体特点是:

(1)鞍基受载后,I型杆离开基牙牙面,邻面板下移,减小了对基牙的扭力;

(2)近中牙合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的拮抗作用,保证了义齿戴入时卡环的交互作用,不需要再设计舌侧对抗臂; (3)近中牙合支托对基牙的扭力小;

(4)I型杆与牙面接触面积小,较美观,针对I型杆稳定作用差的弱点,该组合内设计有稳定作用极强的邻面板。

10.大连接体应该:

(1)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抗弯曲性能,不变形,不断裂;

(2)不能妨碍唇、颊、舌肌的运动;

(3)般呈扁平形、板条形或半梨形。根据连接杆所在的位置、受力情况和支持组织的健康状况,调整连接杆的大小、外形和厚度。连接杆的长度增加,弹性增加,则应增加厚度;

(4)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连接体的大小,减少黏膜组织覆盖面积,缓冲硬区,有利于支持组织的健康以及辅助发音功能。连接杆的边缘圆钝,表面光滑,易于自洁和滑洁。

11.小连接体的作用是把金属支架上的各个部件与大连接体相连接。这些部件包括直接固位体和间接固位体,常见的是卡环、支托、固位钉、增力网等。小连接体应该垂直通过基牙的龈缘,并且稍离开龈缘,然后和大连接体连接。向固位体方向连接时,应该进入基牙的非倒凹区,否则会影响义齿的就位。小连接体在基牙非倒凹区与牙面接触时,应该光滑,有足够的强度,发挥小连接体的对抗作用,增加义齿的稳定性。 12.牙合支托凹的预备原则是: (1) 牙合支托凹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的近远中边缘嵴处;

(2)若咬合紧或牙本质过敏,不应勉强磨出支托凹; (3)对颌牙有伸长者,可适当调磨对颌牙; (4)尽量利用天然间隙,少磨牙体组织;

(5)支托凹深度一般约1~1.5 mm,呈匙形,近远中长度约为基牙近远中径1/4~1/3,颊舌宽度为牙合面颊舌径的l/3~1/2。 13.隙卡沟的预备原则是:

①尽量利用天然牙间隙,少磨牙体组织; ②隙卡沟的深度不应破坏邻触点;

③隙卡沟的宽度一般为0.9~1.0 mm,沟底平,底边圆钝。

14.可摘局部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颌位关系,此法简单,仅适用于缺牙不多,余留牙保持着正常的咬合关系时; ②利用蜡牙合记录确定上下颌位关系,适用于在口内仍有可以保持上下颌垂直关系的后牙,但在模型上较难确定准确的合关系时; ③利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位关系,凡是缺牙较多,不能通过余留牙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或仅能确定垂直距离,不能确定正中关系者。

15.装盒的目的是在型盒内形成蜡型的阴模,用塑料代替蜡型,装盒的方法有三种:

(1)整装法是将模型、支架、人工牙的唇颊面包埋在下层型盒,暴露人工牙后舌面和蜡基托,优点是人工牙和卡环不易移位,缺点是不便于涂分离剂。 (2)混装法是将模型和支架包埋在下层型盒,暴露人工牙和蜡基托,优点是支架不易移位,人工牙颈缘与基托分界清楚。

(3)分装法装下层型盒时将石膏基牙修除,卡环和支架悬空,并暴露人工牙和蜡基托,人工牙和支架都被翻到上层型盒,优点是便于涂分离剂和上层型盒堵塞塑料,缺点是支架容易移位。

16.初戴时,将基托近龈缘处及进入基牙和组织倒凹处的基托适当磨除缓冲,避免妨碍义齿就位或压迫牙龈。 (1)戴入时,如遇有阻碍不易就位时,不应强行戴人,以免造成患者疼痛和摘取时困难。 (2)前后牙均有缺失时,可先使义齿前牙就位或半就位,然后再使后牙就位,这样可使前牙人工牙与相邻天然牙间的间隙尽量减小,以免影响美观;后牙缺失时,义齿可按所设计的就位道,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斜向就位,或一侧先就位,再使另一侧就位,或使左右两侧同时就位。

(3)戴义齿若就位困难,应找出原因,再加以修改。 17.

(1)支架变形

①琼脂印模材料质量不好,在翻制模型过程中造成阴模收缩变形。

②高温包埋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够,不能补偿铸造后金属的收缩,而使支架变形。

③脱模铸造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控制蜡型的变形因素所致。

④铸道设置不合理,铸件未避开热中心区,造成支架各部分不均匀收缩。

⑤模型的缺损,特别是支托凹、牙冠轴面外形高

点等部位的缺损,或在铸造过程中牙合支托、 卡环体部有粘砂、瘤块都会影响义齿就位,或形成

支点使义齿翘动。

⑥开盒去除包埋石膏时,用力过大或方向不当,造成支架变形。

⑦打磨过程中支架被磨损,甚至被甩出均会使之变形。

(2)设计不当:模型设计时,共同就位道的选择不当;倒凹填补得不够;缓冲区未作处理,致使卡环体、连接体进入倒凹区,造成义齿就位困难。 18.可摘局部义齿就位后应检查的内容:

(1)卡环和牙合支托应做到牙合支托与支托凹密合,卡环与牙面密合,卡臂尖在倒凹区内,卡环体在非倒凹区,牙合支托、卡环体不影响咬合。

(2)基托与黏膜组织应紧密贴合,边缘伸展适度,平衡无翘动、无压痛。

(3)连接杆与黏膜组织接触的紧密程度应合适,两者间隙较大会造成食物嵌塞,接触过紧易产生黏膜压痛。 (4) 牙合关系:先检查正中牙合,后检查非正中糌,人工牙和天然牙都有最大范围的接触,应该恢复咬合。

19.可摘局部义齿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基托组织面有小瘤等均可能引起软组织痛。表现为黏膜充血红肿,甚至有溃疡面。只要找准部位对义齿基托进行修改,疼痛即可消除。牙槽嵴部位有骨尖、骨突或骨嵴,表面的覆盖黏膜较薄,并形成组织倒凹,在摘戴义齿过程中易擦伤黏膜组织或义齿在受力时造成黏膜疼痛。应查清疼痛部位,在基托组织面进行缓冲处理。义齿的牙合支托未起到支持作用。牙合支托折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