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七)循环训练法的概念、用途及特点

判断题:

1、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随意完成每站练习任务

的训练方法。

2、循环重复训练法是指按重复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各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做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得以超量恢复的练习方法。

3、循环持续训练法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单选题:

4、哪种循环训练法以糖酵解代谢为主?

A.循环重复训练法 B.循环间歇训练法 C.循环持续训练法 D.循环完整训练法 5、哪种循环训练法的负荷强度最大?

A.循环重复训练法 B.循环间歇法 C.循环持续法 D.循环变换法 6、哪种循环训练法常用于发展运动员耐力:

A. 循环重复法 B.循环间歇法 C.循环持续法 D.循环变换法 多选题:

7、构成循环训练法的结构因素有:

A.每站的练习内容及练习负荷 B.练习站之间的间歇 C.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 D.练习的站数及循环的组数 8、循环训练法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A.循环重复训练法 B.循环间歇训练法 C.循环持续训练法 D.循环变换训练法 (八)比赛训练法的概念、用途及特点

判断题:

1、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法进行训练的方法。 2、运用比赛训练法,有助于运动员全面并综合地提高专项比赛所需要的体、技、战、心、智等各种竞技能

力。

3、适应性比赛的比赛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单选题:

4、在赛前多应用哪种比赛训练法?

A.教学性比赛训练放 B.检查性比赛训练法

C.模拟性比赛训练法 D.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5、技能主导类项群中对抗性运动项目应用最多的比赛训练法是:

A.教学性比赛训练法 B.检查性比赛训练法 C.模拟性比赛训练法 D.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6、哪种比赛训练法的比赛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A.教学性比赛训练法 B.检查性比赛训练法 C.模拟性比赛训练法 D.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多选题:

7、按照比赛的性质,可把比赛训练法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A. 教学性比赛法 B.检查性比赛法 C.模拟性比赛法 D.适应性比赛法

8、模拟性比赛方法的应用特点是:

A.比赛环境类似真实比赛环境 B.按照比赛规则严格进行

C.模拟对手类似比赛对手 D.模拟心理 四、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判断题:

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重复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2、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是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 单选题:

16

4、哪种练习手段主要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 A.周期单一练习手段 B.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C.固定组合 D.变异组合

5、哪种练习手段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

A.周期单一性 B.混合性多元 C.固定组合 D.变异组合 6、下列哪一项不是全身性周期性练习?

A.各种快速跑练习 B.跳推杠铃练习 C.卧推杠铃练习 D.拉测功仪练习

多选题:

7、主要属于完整变异组合练习的有:

A.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 B.各种同场对抗练习 C.各种隔网对抗练习 D.各种战术配合练习 8、属于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有;

A.有氧健身操练习 B.自选拳练习 C.各种协调性练习 D.各种球类练习 论述题:

试论运用完整训练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知识点:(一)运动员体能及其结构,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其要求 判断题:

1、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2、运动员在比赛阶段主要进行运动素质训练。

3、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代表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单选题:

4、体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身体形态 B.身体机能 C.运动素质 D.负荷强度 5、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 A.体能 B.技术 C.心理 D.智能 6、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应以 为主

A.身体形态 B.身体机能 C.运动素质 D.心理智能 多选题:

7、动员体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身体形态 B.身体机能 C.运动素质 D.心理智能 8、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是:

A.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前提

B.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C.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 D.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二)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判断题:

1、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的形态特征。

2、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

3、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单选题:

4、身体训练手段中称之为“法特莱克跑”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

A.重复练习手段 B.持续练习手段 C.间歇练习手段 D.循环练习手段

5、下列那一指标不是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

17

A.高度 B.长度 C.宽度 D.密度

6、“体重较轻、脂肪较少、身高中等、腿较长”是哪一类项群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点? A.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B.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C.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 D.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多选题:

7、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中,遗传度很高的指标有:

A.高度 B.长度 C.宽度 D.充实度 8、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是:

A.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B.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C.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D.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三)力量素质概念及训练方法手段 判断题:

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2、运用杠铃、壶铃、哑铃等训练器械,可以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是负重抗阻力训练最常用手段。

3、肌肉在做动力性向心克制工作时,肌肉长度逐渐加长,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单选题:

4、力量训练中,较易造成少年运动员肌肉拉伤的力量训练法,相对来说是: A、等长力量训练方法 B、等动力量训练方法

C、等张力量训练方法 D、超等长收缩训练方法

5、在各种力量训练方法中,身体训练中的“跳深”练习手段属于: A、等张力量训练方法 B、超等长收缩力量训练方法 C、等长力量训练方法 D、等动力量训练方法 6、爆发力是力量素质的一种 。

A、最大力量 B、力量耐力 C、速度力量 D、相对力量 多选题:

7、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不同特点,将力量素质分为: A、最大力量 B、力量耐力 C、速度力量 D、相对力量 8、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有:

A、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B、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C、等动收缩训练 D、超等长训练 (四)速度素质的概念及训练方法、手段 判断题:

1、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2、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是没有联系的。 3、信号刺激主要是对移动速度的提高有作用。 单选题:

4、立定跳远是通过哪个途径提高移动速度的?

A、等动力量练习 B、等长力量练习 C、等张力量练习 D、超等长力量练习 5、速度训练中间歇时间的长短是以练习 为依据 A、强度 B、宽度 C、长度 D、难度

6、训练中,由于下肢力量不好造成速度障碍,突破的最好训练手段是: A、负重深蹲 B、顶风疾跑 C、下破疾跑 D、负重疾跑 多选题:

18

7、速度素质分为:

A、反应速度 B、动作速度 C、移动速度 D、力量速度 8、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手段有:

A、移动目标的练习 B、信号刺激法

C、运动感觉法 D、选择性练习

(五)耐力素质的概念、训练方法及手段 判断题:

1、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进行运动的能力。

2、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3、持续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一般可控制在100-170次/分钟之间。 单选题:

4、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 训练为主

A、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肌肉耐力 D、专项耐力 5、哪一项目的专项能力特征不是“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比赛动作”? A、举重 B、标枪 C、跳高 D、篮球 6、心血管耐力又叫:

A、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力量耐力 D、一般耐力

多选题:

7、按人体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

A、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肌肉耐力 D、心血管耐力 8、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是: 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培养 B、加强意志品质培养

C、少儿耐力训练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D、少儿耐力训练以持续法和间歇法为主

(六)柔韧素质的概念、训练方法与手段 判断题:

1、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能力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2、柔韧素质通过关节运动的幅度,是按一定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而表现出来的。 3、运动员被动练习和主动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该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能力越大。 单选题:

4、柔韧素质训练负荷的强度是:

A、小强度 B、中等强度 C、最大强度 D、超强度 5、下列哪一种不是发展腰部柔韧性的主要手段?

A、转体 B、甩腰 C、环绕 D、劈叉 6、发展柔韧素质要与 相结合

A、力量素质 B、耐力素质 C、速度素质 D、灵敏素质 多选题:

7、柔韧训练的方法有:

A、动力性拉伸法 B、等动性练习 C、等长收缩法 D、静力性拉伸法

8、柔韧素质训练负荷的量度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A、负荷强度 B、练习的数量 C、间歇时间 D、练习内容 (七)灵敏素质的概念、训练手段及衡量的标志 判断题:

1、意志品质是灵敏素质的灵魂。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