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若用带有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天链用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 (2016全国卷II)29.(10分)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32

32

32

32

3232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0分) (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解析】(1)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40℃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说明酶的活性最高,而B组控制的温度是40℃。

(2)A组控制的温度是20℃。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因酶的活性增强,则A组酶催化反应速度会加快。

(3)对比分析图示中的3条曲线可推知,在时间t2时,C组的酶在60℃条件下已经失活,所以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t3时,C组产物的总量不变。

(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考点:本题考查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

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16天津卷)10.(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

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由此推断,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12分)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③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使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 考点:酶的催化条件、酵母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

2. 细胞呼吸 (2016北京卷)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 需要酶的催化

(2016江苏卷)2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答案】BD

【解析】突变酵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乙醇代谢途径,A正确;突变酵母细胞可通过乙醇代谢途径产生[H],B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前者释放能量多,增殖速率大于后者,C正确,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 光合作用 (2016全国卷II)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项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范畴,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16四川卷)5、 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 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