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对其完整保护,但是可以适当进行开发和利用。

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炒作,我们要进行抵制和批判,但是并不是反对在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层指导和合理使用。这种合理的使用,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实践的运用中间,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和发展。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其保护单位主体是国家文化部,但是文化部如何对该习俗进行保护,春节的习俗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其保护就要让其回到民众的生活中间。现今很多年轻人反映,没有人教授他们如何过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也失去了以前的味道。现在的春节只剩下年夜饭、放鞭炮,其真正的年味却少了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恢复某些古镇的年俗,来宏扬和保护春节固有的习俗,例如周庄,同时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干部和专家,往往有时候会单向思维,“保护了就不能开发,开发了就不要保护”,其实对于如传统节日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全国各地选取生态场景较好的地区,进行保护式地开发,开发中地保护。假如我们还不采取措施,我国的年俗就会越来越淡。如果不回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是无法得到发展的。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一种文化的创意,并在文化创意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并不是封闭的,也需要发展,但不是胡乱发展,而要依照原生态样式发展。如文学、戏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传媒、文化产业中发展,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从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我们可以发现,取自欧洲、埃及神话的创意,使得他非常成功。欧美、日本的动漫其实也是取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和发展。我们不要一提到保护就不能开发,我们要的文化遗产是为了使我们的经济更发展,生活更美好,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中如何做好文化的创意,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一种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重要的是体现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相处。实际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智慧和经验,对于现在是非常有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将其发扬光大。例如一些传统的民约,其往往能将村落、邻里间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处理,对于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老上海石库门内不成文的邻里关系也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方式之一,对于促进里弄人群和谐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现在商品房的建设,使得邻里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要我们认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然后在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适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大有可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

重建

大纲

一、生态场的内涵 (一)生态场的概念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二、生态场的重构 (一)原真性概念 (二)原真性三要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

课件知识点汇总

T01:生态场的概念

T0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T03:原真性概念 T04:原真性三要素

T0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场天然的互动交融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是一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话题,也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质性操作时,可能遇到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例如由于工业化,上海的棉纺技艺失去了,棉田已经消失;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带有江南水乡细致婉约特色的类别也难以传承下去,如曲折悠扬的江南丝竹等;有的类别需要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才能使其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顾绣由于一般绣娘缺乏绘画的功底,使它的保护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放回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状态,如何回归。所以非物质文化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也是配合保护所必需进行的一项工作。

一、生态场的内涵 (一)生态场的概念

生态场,是指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包括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组合的立体空间。它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总的原则是回到生活。然而回到生活中去首先需要一个生活的样式,生活的状态失去了,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进行。例如,崇明岛、南汇、奉贤一带,炉灶壁画非常漂亮,但是随着现今煤气的发展,灶头已经不复存在,炉灶壁画失去了生存的余地,农民画也失去了农民。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生存的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就是生态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就注意努力使其得以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保护,需要借用生态场的合力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需求,也是实际上的需要,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

生,不仅仅是一种表演类技艺或工艺性技艺单方面的作用,实际上综合了许多因素,特别是生态场的因素,使它能够发展。

乌泥泾棉纺技艺——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形成与发展对我们对于建立生态场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中国纺织史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源于乌泥泾的“松江棉纺业中心”自宋末元初以来,直接影响中国600年,间接影响整整800年。1949年,上海棉田,占耕地一半以上。上海纺织局有50万产业工人,是上海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上海绵纺织力量为全国之最,精美的产品深受全国人民欢迎,上海的纺织业一直是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才渐渐淡出了中国的历史。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一书中,对开创人黄道婆在棉纺织史上的革命,作了高度评价。

在明末清初时期,松江一带棉田遍地可见,出现家家有纺车、人人会纺织的情景。据中国纺织大学教授赵文榜研究表明,“估计在1869年全国远销的棉布约为 4500万匹,其中松江府的七县一厅有3000万匹,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约在十16世纪(明朝中期)之后,棉布成为全国流通的商品,也成为人民普遍使用的成衣原料,当时不论南北,不论贵贱,大约有99%的人都以棉布御寒。在明末清初取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称号。

研究表明,中国棉布对外销售和传播起源于16世纪。在16世纪后期,中国棉布运销南洋群岛。17世纪初中国棉布经由澳门销往南洋的望加锡和交趾支那,以及日本。18世纪50年代以后,西班牙、荷兰、法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也开展运销中国棉布,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中国棉布的主要买主。据史书记载,乌泥泾的棉纺技艺开创人黄道婆流落崖州三十余年,于元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里,传播和发展了上海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改变了元、明两代苏南部分地区生产结构,发展了产业经济,推动了江南和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发展,博得“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然而,这一成果为什么不发生在最初传授黄道婆技艺的现在的海南岛呢?原因在于,光有一定的技艺还不足以构成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远景,而特定的生态场的综合合力才是构成一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定性因素。

1、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