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7-10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7-10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残留奥氏体转变,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钢淬火后总是存在一些残留奥氏体, 其含量随淬火加热时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增加而增多。当回火温度高于 200℃时,残留奥氏体将发生分解。残留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回火将转变为贝氏体, 在珠光体转变温度范围内回火将先析出先共析碳化物,随后分解为珠光体。)

4、碳化物的转变,组织为回火托氏体

(马氏体分解及残留奥氏体转变形成的 ε碳化物是亚稳定相, 当回火温度升

高至 250℃以上时,将会形成更稳定的χ碳化物直

至 θ碳化物。当回火温度升高

至 400℃,淬火马氏体完全分解,但 α相仍保持针状外形,之前形成的 ε碳化物和 χ碳化物全部转变为 θ碳化物, 即渗碳体。这种由针状 α相

和无共格联系的细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托氏体。)

5、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α相的回复、再结晶,组织

为回火索氏体。

(当回火温度升高至400℃以上时,已脱离共格关系

的渗碳体开始聚集长

大,按照细粒溶解,粗粒长大的机制进行。与此同时,α相的状态也在不断发生

变化。马氏体晶格是通过切变方式重组的,晶格缺陷密度很高,自由能高,因此

在回火过程中 α相也会要发生变化来降低自由能。当回火温度升高至

400℃以上时, α相开始出现回复现象, 使位错密度减少或孪晶消失, 但是

α 相晶粒仍保持板条状或针状。当回火温度升高至 600℃以上时,板条状或针状 α

相消失,形成等轴的 α相。将淬火钢在 500-650℃回火得到的回复或再结晶了的α相和粗粒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索氏体。)

9-9 比较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和回火珠光体、回火索氏体、回火托氏体

的组织和性能。

答:

组织比较:

珠光体:片状铁素体 +片状渗碳体,片间距 0.6-1μm,形成温度: A1-650℃。

索氏体:片状铁素体 +片状渗碳体,片间距0.25-0.3

μm,形成温度: 650-600℃。

托氏体:片状铁素体 +片状渗碳体,片间距0.1-0.15

μm,形成温度: 600℃以下。

以上三类珠光体是由过冷奥氏体直接转变而得。

回火索氏体:将淬火钢经高温回火后得到的回复或再结晶了的 α相和粗粒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索氏体。

回火托氏体:将淬火钢经中温回火后得到的由针状 α相和无共格联系的细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回火托氏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上珠光体组织主要区别在于碳化物的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两类组织。

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