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戈兰滩水电站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绿春县戈兰滩水电站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蓝图,提出了规划范围、重点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实施项目总体评价,提出了保障措施。

《规划》是指导我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决策重大项目及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编制工作中,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提出了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发改,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电力等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戈兰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和普洱市江城县交界处的李仙江界河干流上,坝址距左岸红河州绿春县城约114Km,距右岸普洱市江城县城约50Km。戈兰滩水电站属李仙江流域开发规划的七个梯级电站中的第六个,工程主要任务是水力发电。

戈兰滩水电站工程控制流域面积为17170Km,多年平均流量为407m/S。其主要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水建筑物、消能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大坝坝顶长466m,坝顶高程458m,最大坝高113m,水库正常蓄水位456m,总库容4.09亿m,最大回水长度约40Km。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40K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4.23亿KW·h。戈兰滩水电站设计概算总投资30.65亿元。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为27.61亿元。

戈兰滩水电站工程是红河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云电外送”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水电支柱产业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2003年8月20日,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批复了戈兰滩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云计基础〔2003〕939号),同意戈兰滩水电站

3

3

2

立项建设。2004年初,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分别批复了《戈兰滩水电站砂石加工、砼拌系统的请示》、《戈兰滩水电站场内公路及临时辅助工程的请示》、《戈兰滩水电站坝肩开挖及平洞工程的请示》(云计基础〔2004〕53号、46号、82号)。2005年1月4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一期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云发改能源〔2005〕1017号)核准同意戈兰滩水电站开工建设。2005年9月16日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关于云南省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一期工程水库淹没及占地处理专题报告(审查修改本)复审意见的批复》(云移技〔2005〕22号),同意了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处理工作和移民安置方案。

戈兰滩水电站工程于2004年1月份开工,2005年12月底基本具备了施工导流条件,2006年1月16日通过了工程截流验收,工程于2008年7月5日顺利实现下闸蓄水。

二、工程效益

绿春县戈兰滩水电站投入运行以后,水电站年发电 18.72亿KW·h。总产值4.1亿元。年增加国家税收1亿多元。

第二节 移民实施与后期扶持情况

一、库区淹没及移民搬迁安置基本情况

2006年4月,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和绿春县水电产业开发办及有关单位对戈兰滩水电站工程实物指标进行了复核。淹没搬迁移民安置涉及2个乡镇26个村民小组和坝溜胶场十队,搬迁安置257户14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人,农村移民1356人),比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93人,占可研报告人数的7.4﹪。

戈兰滩水电站工程库区淹没影响涉及绿春县农用地面积7050.9亩,其中耕地303.4亩,园地2703.3亩,林地4044.2亩,淹没各类房屋17960m。经复核,库区淹没影响实物指标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基本一致。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面积为935亩,其中永久占地橡胶园地458亩,林地142亩,临时占地橡胶园地217亩,林地11.8亩,占用房屋105.3m,实际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基本一致。

水库淹没影响及工程占地的零星果木为15495株(棚),其中果木树5888株,杂树418株,香蕉、芭蕉7493棚,竹子1696棚,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数据42株增加15453株(棚)。

二、淹没处理情况

戈兰滩水电站工程涉及移民搬迁2个乡镇7个村民委员会26个村民小组,共搬迁安置移民257户1415人(非农业人口59人)。其中,大黑山安置点安置移民220户1249人,半坡乡坝溜安置点安置移民34户151人,县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的有3户15人。大黑山和坝溜安置点,分别于2007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