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打印(世界经济概论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ppt打印(世界经济概论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国际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及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DI)。

国际直接投资区别于国际间接投资主要在于目的不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入或资本利得,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目标则是得到被投资企业的直接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于间接投资的特点是:

(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3)投资期长,风险大。 (4)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2、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

(4)按照投资主体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

(二)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分为市场因素、微观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和特性,外资政策以及汇率的稳定与否。 (1)生产要素成本

(2)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和特性。 2、微观因素

(1)东道国的行业利润 (2)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和风险 3、国际投资环境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3、市场内部化理论

4、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5、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6、产品生命周期论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跨国 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关注的热点发生变化,主要论题是:跨国公司的政治行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等。

战略管理研究 麦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三、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

17

跨国公司的定义

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了题为《世 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报告,把跨国公司的 定义表述如下:

(1)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该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的法律形式如何,也不论其在哪一部门经营。

(2)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反映企业全球战略目标的政策。 (3)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跨国公司的特征 结构特征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

2、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跨国公司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80年代虽有所减慢,但保持着

稳步的增长趋势。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2)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新趋势 (3)R&D国际化成为跨国公司技术发展 组织网络化成为跨国公司结构调整 (三)跨国公司的作用及影响 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深化了国际分工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3,占进口的1/2,国际贸易中大约2/3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

(4)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促使科技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2、跨国公司对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对母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

有利于扩大母国市场。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销售机构增强母国扩大市场的能力。 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能降低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回收利润再投入,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改变就业结构, 消极:导致“产业空心化”。

(2)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有助于东道国资本的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间接推动作用;开拓东道国产业空间;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消极: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被外国资本控制;影响本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技术自主开发;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后进国。

第五章 国际金融关系

国际金融关系主要研究国际间的货币关系以及为调节国际货币关系而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就是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18

(一)国际货币体系 1、 国际货币体系

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取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

定、做法和制度。也就是指一组由大多数国家认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际 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和制度框架。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2)汇率制度的确定 ?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

?一国是采取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制度,各国政府是否共同规定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干预汇率波动的措施等。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相互协调。在不同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同的。

?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促进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稳定而有效的调节。

?(二)国际金本位制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上下限不超过1%。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5)IMF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3、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货币集团之间相互对立的局面,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其实行的前20年里,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二战后的“黄金时代”。

?其内在的缺陷:

?(1)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特里芬难题”,即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会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2)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四)牙买加体系

?1、 《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1)修订IMF的基本份额

19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

?(3)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合法化。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看,它并不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否定,它所否定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双挂钩制度,而保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的前提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进一步改革。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见教材

三、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金融机构概念

国际金融机构(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又称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从事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管理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各类金融组织。可以分为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际金融机构是超国家性质的,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非居民。

第二,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目标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 第三,国际金融机构不按某一国家的法律或惯例建立并运作,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及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的货币信用与国际结算制度处于建立阶段,它们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矛盾并不尖锐。此时西方国家主要靠本国货币、资本输出以及政治、军事霸权对殖民地的金融进行控制,还不需要其他手段。所以这时还不具备国际金融机构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少数目家不仅运用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还希望利用国际组织来控制其他国家,以达到侵略扩张的目的,所以提出了建立国际金融组织的设想。同时,由于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严重,多数西方国家在货币、外汇和国际结算方面发生了困难,希望得到国外的援助,因而也要求建立国际金融组织。

在此形势下,一战后西方国家召开了一系列国际金融会议,讨论货币和外汇的问题。1931年5月,一战的战胜国集团为处理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日本的中央银行和代表美国银行界的摩根银行,在瑞土的巴塞尔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这成为国际金融组织的开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凡是参加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并在协定上签字的国家,称为创始会员国。在此以后参加基金组织的国家称为其他会员国。两种会员国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无区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只有44个会员国,至1997年底,已发展到184个会员国。截至2010年4月有成员186个,我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