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09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预防09分子生物学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第十九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一、 单选题

1. “Sourthern Blotting”指的是

(A) 将DNA转移到膜上,用DNA做探针杂交 (B) 将RNA转移到膜上,用DNA做探针杂交 (C) 将DNA转移到膜上,用蛋白质做探针杂交 (D) 将RNA转移到膜上,用RNA做探针杂交 (E) 将DNA转移到膜上,用RNA做探针杂交

2. 分子杂交试验不能用于

(A) 单链DNA分子之间的杂交 (B) 单链DNA与RNA分子之间的杂交 (C)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结合 (D) 双链DNA与RNA分子之间的杂交 (E) RNA与RNA之间的杂交

3. 探针是经过什么标记的核酸分子

(A)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B) 用生物素标记 (C) 用地高辛标记 (D) A、B、C都对 (E) 用抗体标记

4. 下列哪一条在分子印渍技术中不适用

(A) DNA向NC膜转移 (B) 蛋白质向PVDF膜转移 (C) DNA向尼龙膜转移 (D) RNA向NC膜转移 (E) 蛋白质向一号滤纸转移

5. 用于核酸杂交的探针至少应符合下列哪条

(A) 必须是双链DNA (B) 必须是双链RNA(C) 必须是单链DNA (D) 必须是 100bp以上的大分子DNA

(E) 必须是蛋白质

6. 核酸斑点杂交试验中可省略的步骤是

(A) 电泳 (B) 核酸样品固定于NC膜 (C) 杂交信号检测 (D) 标记探针 E) 制备样本核酸

7. 免疫印渍技术中不适合应用的步骤是

(A) 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 (B) 用NC膜或PVDF膜 (C) 靠毛细管作用进行转移 (D) 用同位素标记抗体(E) 用非同位素标记抗体

8. 原位杂交是指

(A) 在NC膜上进行杂交操作 (B) 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上进行杂交操作 (C) 直接将核酸点在NC膜上的杂交 (D) 在PVDF膜上进行杂交操作 (E) 在凝胶电泳中进行的杂交

9. 有关DNA链末端终止法的不正确说法是

A) 需要ddNMP (B) 需要ddNTP (C) dNTP:ddNTP的比例要合适 (D) 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 (E) 需要dNTP

10. 有关DNA序列自动化测定的不正确叙述是

(A) 用荧光代替了同位素标记 (B) 激光扫描分析代替人工读序 (C) 基本原理与手工测序

相同 (D) 不再需要引物 (E) 需要与手工序列分析相同的模板

11. 某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一个点突变(无限制性切酶位点变化)引起,可以

(A) 用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突变 (B) 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突变 C) 用 Western Blotting分析突变 (D) 用电泳分析基因组DNA (E) 用电泳分析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

12. 免疫印渍技术指的是

(A) 结合在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与抗体分子结合 B) 结合在膜上的DNA分子与抗体结合 (C) 结合在膜上的RNA分子与抗体结合 (D) 结合在膜上的DNA分子与RNA分子结合 (E) 结合在膜上的免疫分子与DNA的结合

13. 同位素标记探针检测NC膜上的RNA分子

(A) 叫做Northern Blotting (B) 叫做Southern Blotting (C) 叫做Western Blotting (D) 蛋白分子杂交 (E) 免疫印渍杂交

14. 用做探针的DNA分子必须

(A) 在杂交前变性 (B) 在杂交前复性 (C) 长于30个核着酸 (D) 短于30个核着酸 (E) 是双链分子 二、填空题

1 .只要 DNA 或 RNA 的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__________ ,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__________ 。 2 .利用__________ 使胶中的生物大分子或大分子的片段__________ ,可使之成为固相化分子。

3 .存在于 NC 膜上的生物分子可以放到杂交液中,与__________ 进行__________ 。 4 . Southern blotting 主要用于__________ 的分析,也可以用于__________ 。

5 . Northern blotting 主要用于检测__________ 的表达水平以及比较__________ 表达情况。

6 .蛋白质的印渍分析,也称为__________ 。

7 .目前 DNA 序列的手工测定或自动化测定所基于的技术原理一为 __________,二为__________ 法。

8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 )是利用__________ DNA 分子再经__________ 即可检测出突变 DNA 。 9 .基因转移技术包括__________ 水平的基因转移,而且可以进行__________ 水平的转移。 10 .在转基因技术中,被导人的目的基因称为__________ ,目的基因的受体动物称为__________ 。

11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 )的原理基于 DNA 单链具有__________ 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取决于__________ 。

12.就克隆一个基因(DNA片段)来说,最简单的质粒载体必须具备三个部分: 、 、 。一个理想的质粒载体最好分子量 。 13.为了防止DNA的自身环化,可用 脱去双链DNA 。

14.l噬菌体载体由于受到包装的限制,插入外源DNA片段后,总的长度应在噬菌体基因组的 的围。

15.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__ ____。人工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在温度为

___________时吸附DNA, __________时摄入DNA。

16.A/T cloning 是利用 Taq 酶 的性质 。

17.RNA干扰过程中三个重要组成元件是 , , 和 。

18.PCR扩增反应中一个循环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 , 和 。

19.用于荧光定量PCR标记的Taqman水解探针是在PCR循环中的 阶段中发光。

20 DNA芯片的原理为 ,蛋白质芯片的原理为 。 21.常规PCR技术是 对PCR扩增反应的 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CR扩增反应中 的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22.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含有Mg2+的缓冲体系外,还要具备 、 和 等四大要素。

23.假定表达一个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必须考虑其表达载体的三个基本条件: (1)___ __ _ (2) _____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较常用的定点诱变方法一般有两种即 和 。

25.基因克隆时,应根据所要分离的外源基因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载体,这些载体通常包含有 λ 噬菌体、YAC 以及 、 和 等。

26.蛋白质双向电泳中的第一向和第二向分别是 和

27.l噬菌体载体由于受到包装的限制,插入外源DNA片段后,总的长度应在噬菌体基因组的 的围。

28.为了防止DNA的自身环化,可用 脱去双链DNA 。 29.载体按照功能可分为 载体和 载体两类。

三、名词解释题

1 . DNA 印渍技术 2 . RNA 印渍技术 3 .蛋白质印渍技术

4 .探针( probe ) 5 .基因敲除6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 ) 7. DNA 芯片 8..RT-PCR 9.CT值 10.感受态细胞

11.双向电泳12.单链多态构象分析( SSCP )13.定点诱变技术 14.实时定量PCR 15.SiRNA 16.TaqMan探针17.DNA指纹图谱

五、问答题

1 .核酸分子杂交的主要实验方法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 2 .基因转移和基因剔除技术在医学上可能有哪些用途? 3 .简述 RFLP 和 SSCP 检测基因突变的原理。

4 .简述 DNA 末端合成终止法测定 DNA 序列的原理?

5. 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用PCR扩增某一基因,必须预先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6.简述将一个基因从mRNA到克隆到表达载体的过程(列出所需关键的酶和注意点)? 7.简述用RNAi技术减低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机理? 8.酵母双杂交的原理是什么?

9.引物是 PCR 反应体系的四大要素之一, PCR 的许多应用都是通过引物设计来实现的,请问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0.何为 α-互补?如何利用 α-互补来筛选插入了外源 DNA 的重组质粒?

11.何谓基因克隆?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第二十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

1. F因子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个细胞的基因转移过程称为 (A) 转导(B) 转化 (C) 转座 (D) 转染 (E) 接合

2.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 (A) 转化 (B) 转座 (C) 接合 (D) 转导 (E) 转染

3. 由插人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 (A) 接合 (B) 转染 (C) 转导 (D) 转座 (E) 转化

4. 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称

(A) 位点特异的重组 (B) 同源重组 (C) 随机重组 (D) 基本重组 (E) 人工重组

5. 限制性核酸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A) 5’磷酸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B) 5’磷酸基和3’磷酸基团的末端 (C) 5’羟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D) 3’磷酸基和5’羟基基团的末端 (E) 以上都不是

6. 可识别并切割特异DNA序列的称

(A) 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B) 限制性核酸切酶 (C) 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D) 非限制性核酸切酶 (E) DNA酶(DNase)

7. 在重组DNA技术中催化形成重组DNA分子的是DNA

(A) 解链酶 (B) 聚合酶 (C) 连接酶 (D) 切酶 (E) 拓扑酶

8. 在重组DNA技术领域所说的分子克隆是指

(A) 建立多克隆抗体 (B) 建立单克隆抗体 (C) 有性繁殖DNA (D) 无性繁殖DNA (E) 构建重组DNA分子

9. 在下述双链DNA序列(仅列出其中一条链序列)中不属于完全回纹结构的是 (A) GGAATTCC (B) TGAATTCA (C) AGAATTCT (D) CGTTAAGC (E) AGATATCT

10. 无性繁殖依赖DNA载体的最基本性质是

(A) 卡那霉素抗性 (B) 青霉素抗性 (C) 自我复制能力 (D) 自我表达能力 (E) 自我转录能力

11. 在已知序列的情况下获得目的DNA最常用的是

(A) 筛选cDNA文库 (B) 筛选基因组文库 (C) 化学合成法 (D) 聚合酶链式反应 (E) DNA合成仪合成

12. 重组DNA技术领域常用的质粒DNA是 (A) T病毒基因组DNA的一部分 (B) 细菌染色体外的独立遗传单位 (C) 细菌染色体D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