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物流业发展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甘肃省物流业发展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卷烟 原煤 原油 原油加工量 发电量 水电 粗钢 钢材 十种有色金属 铝 镍 铜 铅 锌 水泥 硫酸 乙醇 化肥(折100%) 发电设备 万箱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千瓦 80 4547.2 382.14 1383.54 791.53 250.2 626.36 644.54 172.64 94.79 13 41.89 3.02 19.85 1816.1 253.26 69.38 80.99 9.51 2.04 14.2 14.05 -3.71 14.28 16.71 21.44 10.44 6.03 2.7 25.85 14.24 42.93 -6.59 15.52 24.66 -1.1 16.65 -69.1 表4: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5

产品名称 粮食 油料 油菜籽 棉花 甜菜 烤烟 药材 水果 蔬菜 肉类 (二)机遇。

产量(万吨) 958.3 64.05 33.22 7.56 22.02 1.01 52.65 299.46 1235.46 83.32 比上年增长(%) 5.8 9.41 0.34 -20.8 7.81 -0.23 4.55 7.89 7.87 5.19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随着我省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外贸依存度提高,尤其是特色优势产业(有色金属、大宗农副产品、陇东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快速成长和三大基地建设,必然带来物流需求总量的急剧增加。“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突破7500亿元。按照经济发展与物流需求的关系初步测算,届时我省物流需求将达到1700亿元左右。

2.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全国四大区域之首。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协作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积极推行扩大内需政策,也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将不断加快,东西协作将进一步密切。

3.信息技术、运输装备快速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我省物流业和物流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条形码、智能标签、信息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

6

统、信息扫描及射频识别技术、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现代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电子信息基础。

4.国家支持力度加大,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甘肃五大战略定位,其中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物流业是直接受益的行业。国家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了九大物流区域,其中就包括以兰州等省会城市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还确定兰州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1500号)中,天水作为次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平凉、陇南、庆阳等地区,交通枢纽地位明显。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支持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国八条”,从税收、土地、交通收费、市场准入、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和农产品物流八个方面提出了支持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物流业又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三)挑战。

1.经济总量小,发展能力弱。我省人口占全国的1.91%,而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4%左右。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省除进出口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有所提高外,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其他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均低于2000年,发展能力弱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表5:甘肃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收入 进出口总值 2000年 1.1 1.35 0.81 0.12 2005年 1.06 0.99 0.8 0.19 2010年 1.04 1.21 0.9 0.25 7

2.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处在全国后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02%,与全国的差距由2000年的1364元拉大到5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7.86%,与全国的差距由2000年的825元拉大到249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份额由2000年的1.06%下降为0.87%。

3.基础条件差,物流成本高。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少、水平低、性能差是制约甘肃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覆盖密度小,干线通过能力不足,铁路运力明显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路网密度不足,等级结构不合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差,全省还有31个县没有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民航客货吞吐量小,机场等级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运输场站建设滞后,运输装备条件不高,制约了交通运输功能的整体发挥;邮政电信服务水平与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物流成本高,省会兰州距天津2000余公里、距阿拉山口2500公里、距连云港近2000公里,每吨商品仅铁路运费比东部沿海要高出200元左右。

4.经济结构不合理,互动能力弱。第二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不发达,重型工业结构刚性强,产业链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化进程慢,农业人口多;工业增加值中的非公比重、中小企业比重分别约占2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高寒阴湿山区发展落后。经济开放程度低,参与国内外经济循环不足,省际之间、省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互动性不足。 5.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省部分大型工业企业拥有自己的运输物流部门,未充分意识到第三方物流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重组剥离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致使企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社会化有效的市场需求,从而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形成和物流企业业务发展空间的扩大。 6.物流产业自身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有:(1)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现代存储技术方面建设不足,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速度比较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较少,大部分都是普通货车,运输车辆现代化程度较低,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程度较低。(2)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还没有从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