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福建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服务;加快福州、泉州电子口岸二期应用项目建设,推动漳州、莆田、宁德、三明、南平、龙岩和平潭电子口岸一期应用项目建设,实现电子口岸覆盖全省;推进我省电子口岸与中西部省份电子口岸对接、与中国电子口岸的联网运行和数据交换;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陆地港信息化建设。 四、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竞争力 (一)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1、加强物流企业能力建设。实施重点物流企业培育扶持工程,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导、支持物流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服务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应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物流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鼓励物流企业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供物流技术、管理咨询、保险团购等增值服务,推广仓单质押融资、在途货物抵押等物流金融业务。推动物流企业到省外设立网点,购并省内外的物流企业或与之建立战略联盟,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着力培育20家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国家A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和参评全国物流先进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专栏4:20家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业名单 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荣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八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宏捷物流有限公司、福州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福建万集物流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泰达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弘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叶水福物流(厦门)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厦门)有限公司、厦门速传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兄弟物流有限公司、福建省邮政公司、中国外运福建有限公司、厦门中远物流有限公司 2、提升物流总部经济效应。全力推进与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

流资源进行整合,发展一批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群。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争取省外物流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机构、地区总部机构或职能型总部机构,扶持省内现有总部物流企业发展,引导总部在省外的物流企业在我省新设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或将已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改制为子公司,强化我省物流总部经济效应。以公共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手段,构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平台,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3、推动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推进物流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对接,以物流业发展来支撑和服务其他产业的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着力建设为产业集群服务、为新农村服务、为城市消费服务的现代化专业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为产业集群提供原辅材料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物流服务的工业品超市。 专栏5: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引导鼓励制造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专注核心业务,改造物流流程,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和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扩大物流需求,推动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等共享共用。制定引导物流业服务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建立我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机制,推动10家百亿元重点制造企业物流业务逐步外包,实现30家以上重点工业集中区内的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整体外包。 (二)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快递物流

1、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完善城市货的等城市配送体系,实现城市配送与商贸服务网点、居民居住区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社会物流资源,建立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跨区域运输的城际配送网络,实现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有效衔接。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发展统一配送;鼓励物流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创新物流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发展共同配送。培育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力争5年内培育出10个年交易额超300亿元的大市场。 专栏6:重点培育的10个大市场名录 福州建材批发市场、福州农产品批发市场、石狮服装及布料批发市场、泉州建材水暖批发市场、泉州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美旗城)、莆田工艺美术及珠宝批发市场、涵江国际商贸城(含小商品批发中心)、三明金属材料批发市场、漳州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岩工业品批发市场 2、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把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发挥供销社和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下乡”配送和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鼓励大型物流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规模效益。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标准化,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粮食物流现代化水平,推进粮食储、运、装、卸的“四散化”,加快发展散粮铁水联运。

3、加速发展快递物流。建立完善城乡快递服务网络,构筑区域协调、辐射海外的高效、快速、安全的快递服务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递服务实现一体化、协同化。支持快递企业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运营能力,支撑快递物流网络。提升快递服务业层次,做优做精一批具有竞争优势、有特色的快递企业。引导快递企业加快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升快递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运行效率。 (三)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1、强化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针对突发事件特点,加强政府应急物流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根据我省政府机构设置和物流的运作流程,整合相关机构,建立应急物流指挥系统,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协调应急物流的运行和实施。

2、构建应急物流基础性支撑体系。重点投资和建设交通运输薄弱环节,建立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维立体的运输网络,确保各种运输方式的及时补充替代。加强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确保应急物流信息传递的稳定和抗干扰。加强应急食品、物资储备库的规划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