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史学概论复习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标志

? 1924年,李大钊(署名李守常 )出版《史学要论》 ? 1929年,陶希圣出版《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 1930年,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标志着唯物史观正式出现

三次社会大论战

?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社会史问题(1、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2、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3、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没落的问题

实质: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否与人类一般的发展规律相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 ? 中国农村性质问题

代表人物(五老)及著作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政治思想学说史》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 翦伯赞:《中国史纲》

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

1、与现实紧密结合,为了改变历史而研究历史,学术研究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配合党的路线和策略。

2、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研究方式简单化,中国历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注脚。

3、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经济为骨干、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通史体例。

“五朵金花”

?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 ?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 汉民族形成问题 影响:

? 1、打击了大批专家学者研究的积极性,剥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造成研究人员的断层。

? 2、提倡“厚今薄古”,史学研究完全丧失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成为政治的附庸。(影射史学)

? 3、全民写史,出现大量的村史、厂史等学术价值低劣的作品。

? 但这时期还是有一些贡献的: 1、考古事业的进步 2、经济史研究的贡献

3、整理古代典籍、绘制中国古代地图 4、从下自上的历史研究,长时段的历史考察 史料派的延续

? 代表人物:严耕望、劳干、王叔岷、陈槃 ? 著作: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 王叔岷:《庄子校诠》、《左传考校 》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 》

许倬云与《思与言》 陶希圣与《食货》复刊

杜正胜的“同心圆”理论

? 第一圈是乡土史(县市或北、中、西、南、东地区) ? 第二圈是台湾史(或含闽粤东南沿海) ? 第三圈是中国史 ? 第四圈是亚洲史

? 第五圈是世界史

《新史学》与“新史学运动”

1990年创刊,代表了台湾史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

提倡开放、尝试和求新的研究态度,表达了对史料派和史观派的不满,主张在新材料、新工具之外,还要尝试新领域,寻找新课题。 代表作:

?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 ? 林富士:《头发、疾病与医疗》 ? 蒲慕州:《墓葬与生死》

? 黄进兴:《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 ? 邱仲麟 :《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现象的社会史初探》

史学研究的走向 ? 研究对象的下移 ? 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 区域史、性别史研究的兴起 ? 走向世界的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的乱象

基本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