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史学概论复习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1、《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 》 ? 2、《白话文学史》、《红楼梦考证》 ? 3、《说儒》、《章实斋年谱》 王国维

? 1、《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 ? 2、《观堂集林》、《古史新证》 陈垣

? 1、《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

? 2、《元也里可温教考》、 《明季滇黔佛教考》 ? 3、《元西域人华化考》、《通鉴胡注表微》 陈寅恪

? 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2、《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 3、《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 钱穆

? 1、《先秦诸子系年》、 《刘向歆父子年谱》、《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 2、《国史大纲》、《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 3、《朱子新学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4、《庄子纂笺》、《论语新解》

? 5、《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史学名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吕思勉

? 1、《中国社会史》、《白话本国史》 ? 2、《吕思勉论学丛稿》 ? 3、多种断代史 顾颉刚

? 1、《古史辨自序》、《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 2、《史林杂识初编》(《浪口村随笔》)、《周公东征史事考》 ? 3、《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 4、《中国疆域沿革史 》 郭沫若

? 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 2、《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 ? 3、《屈原研究》、《李白与杜甫》

史学研究的特点

? 1、新旧中西的交替融合

? 2、新材料的发现推动了史学研究 ? 3、民族危机对史学研究的刺激 ? 4、多种研究方法并存,名家辈出

5、随着大学学科体系的健全,史学研究走向专门化

古史辨的兴起及其影响 1.“古史辨”之前的古史考辨

中国古代史学具有对史料考辨的优良传统

清代学者的考据学,崔述的《考信录》“凡无从考证者,辄以不知置之”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2. “古史层累说”的思想来源 进化论等西方近代科学思想 前人辨伪学和今古文经学家学说 戏曲、歌谣和民俗学研究的启发 现代考古学的刺激 3. “古史层累说”要点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4. 推翻四个传统观念

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5. 默证说

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吾观顾氏之论证法几尽用默证,而十九皆违反其适用之限度。 —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 6.“古史层累地遗失”说:

钱穆的这一学说是针对顾颉刚“古史层累地造成”观点提出的。按照顾颉刚的说法,东周以前的古史,特别是夏商以及更古老的历史记载很多是后人添加的。时代愈长,后人添加的内容也就愈多,因而要进行古史辨伪,把后人伪造的部分去除。钱穆则提出古史层累地遗失的观点,他在《国史大纲》中说“古史实经后人层累地遗失而淘汰。层累造成之伪古史固应破坏,层累遗失的真古史,尤待探索。”认为古史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淘汰、遗失,失去了本来面貌,因此对层累遗失的真古史要特别加以探索,建立一个可信的系统的上古史体系,使我国历史有一个可信的来源,使国人了解自己民族的来源与根本。 7.影响: 功:

古史辨伪的工作,对于推翻上古旧史体系,建立新的史学有巨大功绩; 对古史和古书做了大量的考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对学术的求真态度、对学术问题的平等讨论,推动了学术的进步,鼓励了年轻学者的研究。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