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 复习 - 总结 - 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儿科学 - 复习 - 总结 - 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真题库】 足月儿每日钠的需要量约是(2005) A.0.5~0.9 mmol/kg B.1~2 mmol/kg C.3~4 mmol/kg D.5~6 mmol/kg E.7~8 mmol/kg 答案:B(2005)

新生儿生后l0天内不需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l~2mmol/kg。早产儿皮质醇和降钙素分泌较高,且终末器官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常有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皮肤粘膜薄嫩,易擦伤;脐部为开放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血清补体含量低,缺乏趋化因子,故白细胞吞噬作用差;T细胞对特异性外来抗原应答差;免疫球蛋白IgG能通过胎盘,但与胎龄增长有关,早产儿体内含量低。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使新生儿易罹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10.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黄疸

(2)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生后数日出现,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3)“马牙”和“螳螂嘴”

(4)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生后1-2天。 三、新生儿护理

目前国内外均已将促进、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建爱婴医院、提倡母婴同室是促进母乳喂养的最佳方式。婴儿出生后立即安置在母亲身旁,进行皮肤接触和提早吸吮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建立母婴相依感情,促进小儿精神发育。对母婴同室病房应加强环境管理、整体护理及消毒隔离,并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卫生宣教。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一)保暖 出生后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如采用辐射式保暖床、暖箱、热水袋等。早产儿应根据体重、日龄选择中性温度。出生体重愈低,中性温度应愈高,详见下表。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保暖时注意事项:①新生儿头部占体表面积20.8%,经头颅散热量大,低体温婴儿应戴绒布帽;②体温低或不稳定的婴儿不宜淋浴;③使用热水袋时应注意避免烫伤;④放置母亲胸前保暖时应注意避免产妇因疲劳熟睡而致新生儿口、鼻堵塞,窒息死亡。 出生体重(kg) 暖箱温度 35?C 1 1.5 2 >2.5 <10d 34?C 10d-3w <10d <2d 33?C >3w 10d-3w >2d <2d 32?C >5w >4w >3w >2d 【真题库】36周男婴,出生体重1.5 kg,出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要暖箱,该暖箱温度应是(2004) A31℃  B32℃  C33℃

D34℃  E35℃

答案:D(2004)

[解析]:早产儿是根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和生后日龄所需的适中温度来调节保暖箱温度,以维持患儿的

ooo

腋温或腹壁温度于36.5~37C。1.5 kg:初生10天,保暖箱温度34C;10天至4周,保暖箱温度33C。

o

2.0 kg: 初生2天,保暖箱温度34C。 (二)喂养

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遵循由小量渐增的原则。患病儿不宜胃肠道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液。

早产儿以母乳喂养,必要时亦可使用早产儿配方乳。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内容物,有残留奶(占前次奶量1/3)则减量,如持续仍有残留奶则改用鼻空肠导管,仍有困难者可用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液。

【真题库】早产儿鼻管喂养减量的依据是残留奶占前次奶量的(2003) A1/8  B1/6  C1/5 D1/4 E1/3 答案:E

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注维生素K11mg,早产儿连续用3天,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真题库】15早产儿、新生儿出血,应首选(2002) A.肝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维生素K D.氨甲苯酸

E.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新生儿出血主要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因此应首选C。

生后4天加维生素C,10天后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4周后添加铁剂。早产儿还应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l周2次。

(三)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置软垫避免颈部曲折。出现青紫则间断供氧,以维持血氧分压在50~80mmHg(6.7~10.6kPa),切忌给早产儿常规吸氧。呼吸暂停早产儿可采用拍打足底、托背呼吸、放置水囊床垫等法,无效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严重呼吸暂停时需用面罩或呼吸机正压通气。

(四)皮肤粘膜护理 刚出生新生儿可用消毒植物油轻拭皱褶及臀部,24小时后去除脐带夹,体温稳定后即可沐浴,每日1次,以减少皮肤菌群集聚。每日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以免发生红臀。脐部残端应保持清洁干燥,脱落后如有粘液或少量渗血,可用碘复涂抹。覆盖明胶海绵包扎,如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口腔粘膜不宜擦洗,可喂温开水清洗口腔。 【真题库】 新生儿皮肤粘膜的特点是 (2006) A.皮肤无胎脂覆盖 B.角质层较厚 C.口腔粘膜血管少 D.唾液腺发育不良

E.牙龈切缘少见黄白色小点 答案:D

[解析]: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 (五)预防接种

(六)新生儿筛查 有条件地区应逐步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新生儿期筛查。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在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真题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1999) A颅内出血 B颅内感染

C核黄疸(胆红素脑病) D败血症 E支气管肺炎 答案:C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为8.8mg/kg,约为成人的2倍多,原因如下: 1.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即被破坏。 2.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的短,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比成人快。

3.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来自肝及组织内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真题库】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2004,2005) A1.5 mg/kg B2.5 mg/kg C4.5 mg/kg D6.5 mg/kg E8.5 mg/kg 答案:E

(二)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1.摄取胆红素功能差 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生后5~15天才达成人水平。 2.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将未

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此酶在出生后l周左右开始增多,2周后可达成人水平,但早产儿较晚。 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易致胆汁淤积。 (三)肠肝循环特殊

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胆素原(尿胆原、粪胆原等);且新生儿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脏,因此加重了肝的负担。

当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及颅内出血时,常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真题库】 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2001) A.红细胞的寿命短 B.红细胞数量多

C.红细胞内酶发育不成熟 D.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E.肝功能不成熟 答案:C(2001)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上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1) 一般情况良好;

(2)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峰,5-7天内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最长可延迟至4周消退;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0umol/L(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病理性黄疽 下列任一情况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出生24h内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3)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umol/l(12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超过85umol/l(5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5umol/L(1.5mg/dl)。

【真题库】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2003) A发生于所有的足月儿 B生后即出现黄疸 C4周后黄疸消退 D一般情况差

E血清胆红素<205.2 μmol/L(12 mg/d1) 答案:E

【真题库】2.下列何项不是足月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A黄疸于生后24小时后出现 B黄疸持续超过2周 C黄疸消退后又再出现

D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 E结合胆红素>25 μmol/L 答案:A

【真题库】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足月儿2周内消退

C.早产儿3~4周内消退 D.血清胆红素8~10mg/dl

E.血清结合胆红素lmg/dl左右 答案:A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由于母缺乏父传给胎儿的血型抗原,该抗原可在孕期尤其在分娩时进入母体产生相应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使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遭致破坏而发生血管外溶血。

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种以上,但新生儿溶血病以AB0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可发病;Rh溶血病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但第一次怀孕前已致敏者第一胎可发病。

【真题库】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2002)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MN血型不合 DRh血型不合 EABO血型不合 答案:E

[解析]: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的85.3%,最常见。 一、临床表现

Rh溶血病症状较AB0溶血病者严重。

(一)黄疸 发生早,Rh溶血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常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

(二)贫血 轻症患儿早期可无贫血,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贫血;重症则早期出现贫血,常发生贫血性心衰。 (三)肝脾大多见于Rh溶血病,是因为髓外造血代偿性增生所致,AB0溶血病肝脾大较少、较轻。 (四)胎儿水肿 见于病情严重者,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大及贫血性心衰.如不抢救大多死亡。宫内溶血严重者为死胎。

【真题库】1.男,3天,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18小时发现皮肤黄染,吃奶好。体检:反应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 cm,子血型“B”,母血型“O”,血清胆红素257 μmol/L(15 mg/dl)。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 B败血症

C新生儿ABO溶血病 D新生儿Rh溶血病 E胆道闭锁 答案:C

[解析]: 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系病理性黄疸。究其原因,血型母“O”子“A”或“B”型最易发生ABO溶血病。

【真题库】2.男,足月产,生后3天出现皮肤轻度黄染,吃奶好,无发热。肝脾不大,脐无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17.5 mmol/L(10 mg/dl),血型母A子O,应考虑为(2001) A新生儿溶血病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生理性黄疸 E新生儿胆道闭锁 答案:D

[解析]: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且根据血型,排除溶血病,首选D。 二、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更易发生。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减低。半天至l天后很快发展进入痉挛期,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惊厥,常有发热。如不及时治疗,l/2~1/3患儿死亡。恢复期吸吮力及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随后呼吸好转,肌张力恢复正常。但常逐渐出现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真题库】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体温升高、体重减轻 B呼吸困难、发绀明显 C肢体痉挛、角弓反张 D前囟隆起、骨缝分离 E拒乳、嗜睡、肌张力低 答案:E

[解析]: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低、拥抱反射减弱。 三、诊断

(一)产前诊断 既往所生新生儿有中度黄疸和贫血或有死胎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检查。对Rh阴性的孕妇应检测其血中有无抗D、抗E等抗体,如抗体效价上升至>1:32时,宜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中胆红素浓度,以预测胎儿溶血程度。同时测定羊水中的磷脂酰胆碱(L)和鞘磷脂(S)含量,了解胎儿肺成熟度,为决定分娩时间作参考。B超能查出有无胎儿水肿,胎儿有无腹水及孕妇有无羊水过多等情况。

(二)生后诊断 结合产前检查情况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作以下检查。

1.新生儿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均提示溶血存在。一般Rh溶血病较AB0溶血病变化显著。 2.血型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1)检查新生儿及其母血型:了解母婴血型是否不合。 (2)血型特异性抗体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Rh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AB0溶血病:因患儿红细胞上的抗体结合较少,故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阳性具确诊价值;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亦可确诊。患儿血清游离抗体(抗A或抗BIgG)阳性表明母血抗体已进入胎儿,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四、预防

(一)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 300ug,以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ug,效果更好。

(二)Rh阴性妇女有流产史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三)对AB0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陈等预防。 五、治疗

(一)产前治疗 1.血浆置换

2.宫内输血 有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未成熟不宜提前分娩者。

3.预防用药 孕妇在预产期前l~2周口服苯巴比妥,以诱导肝酶产生,减轻新生儿黄疸。 4.提前分娩 羊水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而L/S提示肺成熟者,可提前分娩。

(二)新生儿治疗 原则是把三关:第l关(生后l天内),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禁用清蛋白,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衰;第2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第3关(2周~2月),纠正贫血。

1.降低血清胆红素

(1)光照疗法:采用光照使未结合血清胆红素减少,防止胆红素脑病。但光疗不能阻止溶血进展,故不能替代换血治疗。一般用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灯最有效,也可用普通日光灯及绿光,但疗效较差。光疗中应使用不透光黑布或黑纸保护患儿双眼以免损伤视网膜. 光疗指征:①一般患儿血清总胆红素>205umol/l(12mg/dl);②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生后血清总胆红素>85umol/l(5mg/dl)。

【真题库】 新生儿出生体重3.2 k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57 mmol/L(15 mg/dl),结合胆红素34.2 mmol/L (2 mg/dl)。首选治疗方案是 A光照治疗 B抗生素疗法 C肌注苯巴比妥钠 D换血疗法 E应用利尿剂 答案:A

[解析]:本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达12 mg/dl,结合胆红素大于1.5 mg/dl,属于病理性黄疸,应予治疗。光照治疗是降低胆红素的常用方法。本患儿无换血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