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6.D 11.C 16. A 21.D 26.A 31.D

2. C 7.C 12.D 17.D 22.D 27.A 32 .B

3.A 8.C 13.A 18.B 23.C 28.D 33.B

4.A 9.A 14.B 19.D 24.B 29.A 34.C

5.C 10.A 15.B 20.A 25.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6.ABCD 11.BCD 16. ABC

2.AD 7.BCD 12.ABCD 17.ACD

3.ABC 8.ABD 13.ABCD 18.BC

4.A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 10.AD 15.AB

三、简答题

1.简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

南京政府建立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整顿金融、税收、财政:建立了“四行二局”的国家金融体系, 统一货币,改革币制,实行了法币政策。统一税制,裁撒厘金,实行统税,整 理田赋、盐税。

第二,推行新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资本工业,对采矿、冶金、机械、 化工、电器等行业大力投资,初步奠定了国营重工业基础。同时,鼓励民族工 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行农村信 用合作,实行租佃改良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政府尽管在整顿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措施,并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北洋政府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的状况,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膨胀,影响和遏制了中国民族工商 业的发展;其二,没有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局面;其三,国民政府出 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虽然很多,但很多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2.为什么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 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其内部没 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 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开始就面临着 组织武装斗争的任务。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 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 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3.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

第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 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 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浓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第四,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回旋余地。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

第一,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大国。

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4.为什么说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 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落实在对广大 农民的领导上。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力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 农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5.简述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土地分配方法及意义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比较完整的 土地革命路线。

经过实践中的反复摸索,到 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 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阶级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 法,即: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 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村真正的社会大变动,它要摧毁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制度,从政治经济上解放广大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6.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 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 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 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 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 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 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 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 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 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 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 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8.“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 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 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 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