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医学心理学》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28.绘画能力属于能力中的( )

A.特殊能力 B.一般能力 C.操作能力 D.机械能力 129.具有安静沉着、注意稳定、情绪反应慢、持久而不显露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30.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 )

A.影响人的记忆水平 B.影响人的智力水平 C.影响人的行为速度 D.太抽象,不可捉摸 131.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自制和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的( ) A.意志特征 B.理智特征 C.态度特征 D.情绪特征 132.马斯洛认为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后出现的是(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133.下列有关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原我三部分组成 B.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C.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D.原我遵循完美原则 134.( )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A. 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 艾森克 D. 荣格 135.在各种人格理论中,更为重视童年期经历影响的人格理论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136.粘液质的突出特征之一包括( )

A.活泼好动,兴趣广泛 B.注意稳定持久 C.性急,易冲动 D.内心情感体验深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学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心理学家对行为的性质和行为的改变过程的解释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 B.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种联结式学习

C.条件反射的形成解释了人类众多复杂行为形成的机理

D.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是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原因 2.心理过程包括( )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人格特征 3.下列关于人的心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是脑的功能 B.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C.是人的主观印象 D.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

A.逻辑性 B.连贯性 C.间接性 D.概括性 5.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以下特点( )

A.以感觉为基础 B.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 C.是感觉的叠加 D.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6.遗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

A.时间 B.识记材料的数量 C.识记材料的质量 D.识记材料的排列顺序 7.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分散性

13

8.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为(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时快时慢 D.最后稳定于一个水平 9.情感的特征包括( )

A.情感是人特有的 B.情感产生和精神需要有关 C.情感外部表现不明显 D.情感冲动性小,持续时间短暂 10.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包括( )

A.情绪是情感的过程 B.情感是情绪的体验 C.情感是人类特有 D.情绪具有冲动性 11.从气质类型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

A.属于抑郁质 B.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安静型 C.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 D.不均衡不灵活 12.属于双避冲突的是( )

A.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B.进退维谷 C.想吃鱼又怕腥 D.后有追兵前有大河 13.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把需要分为( )

A.生物性需要 B.心理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物质性需要 14.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 ( )

A.情绪稳定性 B.内外倾 C.精神质 D.神经质 15.下列有关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正确的是( ) 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而组成

B.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C.遵循现实原则的不是自我 D.以上观点均正确 16.按需要的对象和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 )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17.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格的观点包括( )

A.通过学习形成 B.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C.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 D.人格具有稳定不变的特质 18.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

A. 刺激物的强度 B. 刺激物的新异性 C.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D. 间接兴趣 19.注意分配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 )

A. 动作 B. 自动化的 C. 熟练的 D. 新奇的 20.下列属于基本社会性需要的是( )

A. 依恋需要 B. 探究需要 C. 交往需要 D. 成就需要 (三)B型选择题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联想识记 E.机械识记 1.不需要理解的“死记硬背”属于( )

2.有明确目的、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 ) 3.对所要识记的内容有了充分理解的识记为(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行为 4.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 5.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 ) 6.人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7.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

14

第三章 心理健康

(一)A型选择题

1.中老年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一般不包括 ( )

A.记忆力的减退 B.学习和劳动能力的发展问题

C.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D.事业与健康的冲突 E.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 2.属于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

A.转移 B.理智化 C.补偿 D.合理化 E.以上都是 3.心理健康促进原则不包括( )

A.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道德规范,知法懂法 C.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D.结交知已,与人为善 4.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 )

A.詹姆斯 B.荣格 C.冯特 D.比尔斯 E.皮亚杰 5.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

A.2-3岁 B.1—3岁 C.3-7岁 D.2—5岁 E.3—5岁 6.中年人流体智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 ( ) A.器官的衰老 B.神经生理的变化

C.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D.新陈代谢的变化 E.以上都不是 7.关于性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

A.性知识教育是危险的,应以法代教 B.可以单独进行性知识教育 C.性知识教育应与性法制教育性道德教育相统一

D.不应该进行性教育 E.以上都不是

8.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的父母是某某级干部,以求的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哪种心理防御方式(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E.否认 9.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问题集中性应对 ( )

A.防御机制 B.合理化 C.改变认知 D.学会放松 E.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0.1907年写了一本自传《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贡献的是( ) A.皮纳尔 B.荣格 C.迈耶 D.比尔斯 E.詹姆斯 11.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 )

A.2~3岁 B.1~3岁 C.4~6岁 D.2~5岁 E.3~7岁 12.中年人随年龄增长而继续上升的智力是 (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特殊智力 D.一般智力 E.否认 13.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具有( ) A 正常的心理状态 B. 健康的身体条件

C. 积极的心理活动 D. 完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环境适应功能 14.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 )

A人格健全 B.身体健康 C.情绪乐观稳定 D.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 E.智力正常 15.下列属于成熟的防御机制的是( )

15

A.外射 B.转移 C.幽默 D.压抑 E. 合理化

15.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B. 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C. 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 D. 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 E. 自我意识形成教育 16.某人内心非常自卑,但与人交往时表现出一派自高自大,其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压抑 C.反向 D.幽默 18.心理健康促进原则不包括( )

A.行为规范,知法懂法 B.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C.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D.结交知已,与人为善

19.某女士相貌平凡,工作非常努力,力求通过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重视和尊重。这是采

用了哪种心理防御方式(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20.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A.人格健全 B.知识丰富 C.生活富足 D.品质高洁 21.中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并不强调的是( )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22.心理防御机制的目的是( )

A.针对性处理刺激事件 B.消除刺激事件的消极后果 C.降低内心焦虑,调节内心平衡 D.抵御外来不良刺激 2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

A.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B.有利于道德品质培养 C.有利于发展交往能力 D.以上都是 24.青春期主要的自我意识矛盾是:( )

A.成长与发展 B.独立与依赖 C.精神与物质 D.幼稚与成熟

(二)多项选择题

1.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A.躯体标准 B.发展标准 C.体验标准 D.操作标准 2.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包括( )

A.人格健全 B.知识丰富 C.情绪稳定 D.适应良好 3.令初中生烦恼的心理问题一般是( )

A.不知道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

C.不知道如何保持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D.不知道如何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4.下列属于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是( )

A.否认 B.倒退 C.补偿 D.隔离 5.初中生表现出的种种心理冲突与矛盾有 ( )

A.反抗性与依赖性 B.高傲与自卑 C.闭锁性与开放性 D.勇敢与怯懦 6.下列属于成熟的防御机制的是( )

A.外射 B.合理化 C.幽默 D.升华 7.青年期、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发育达到成熟的时期,也是恋爱、结婚、生育等与性有密切关系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