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项提升冲刺专题5.1 化学实验基础(疑难突破)(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项提升冲刺专题5.1 化学实验基础(疑难突破)(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除杂仪器的选择—所用除杂试剂是固体时选用干燥管,所用除杂试剂是液体时选用洗气瓶 2.常见仪器的“一材多用”

应变换思维角度,注意常用仪器的非常规使用及“一材多用”。例如:干燥管除用于干燥气体外,还可以用于组装防倒吸装置(如图①)、组装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如图②);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用于贮存气体(如图③)、测量气体体积(如图④)、作洗气瓶(如图⑤)等用途,图⑥既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长进短出”) 也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短进长出”) 还可以作为安全瓶(“短进长出”)等。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四类试纸的使用方法 (1)试纸种类及用途。

—石蕊试纸——定性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 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试纸—

—淀粉 试纸——检验 等有氧化性的物质

—品红试纸——检验 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③注意事项:试纸不可伸入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 2.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装 置 操 作 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手一会儿,烧杯内导管中形成一微 热 法 烧杯中,用双手焐热烧瓶段水柱且液面保持不变,说明不(或用酒精灯微热) 漏气 现象及结论 烧杯内水中有气泡产生;松开双 9

首先打开活塞,从长颈漏斗

过一段时间,漏斗中液面高于试

向试管中加水至液面没过

液 差 法

长颈漏斗的下端,关闭活塞,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朝下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气体纯净。 4.化学实验中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对实验安全和环保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在做有关实验的题目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要从安全防护的角度设计、分析实验。

(1)防爆炸: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等)前要验纯,而且只要有可燃性气体参加的反应(如用H2还原CuO、用CO还原Fe2O3等)加热之前,都一定要验纯。

(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缓倒入水或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液体前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

(4)防污染、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O、SO2、Cl2、NO等)时,应注意尾气处理。

(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加装安全瓶。部分安全瓶如下图所示:

继续加水

管液面,且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

5、气体的验满操作

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气体已集满。 ②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己集满。 ③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 ④氯气验满: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气体已集满。 6、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0

7、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安全中的注意点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pH试纸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

(5)药品不能入口,也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10)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补加蒸馏水。 三、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别

1.关注“四点易错分析” 判断分离提纯装置 (1)过滤装置中的一贴、二低、三靠。 (2)萃取分液中两层液体的出口。

(3)蒸馏装置中四注意:温度计位置、冷却水的流向、是否垫石棉网、是否加沸石。 (4)洗气瓶的进口与出口(长进短出)。 2.辨清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四种类型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11

(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5)分离、提纯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3.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H+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2)用NaOH溶液检验。

— ——产生蓝色沉淀 — ——产生红褐色沉淀

— ——

先产生白色沉淀 然后迅速

用NaOH溶液检验— 变成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A ——

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加入 H

溶液 白色沉淀又会溶解

— 共热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

纸变蓝的气体

(3)利用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 ——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火焰呈黄色

(4)显色反应。

— ——加入 溶液呈红色

显色反应—

加入 溶液无明显现象 — ——滴加新制氯水或双氧水后溶液

呈红色

4.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