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价值属性与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武术价值属性与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会的美好明天。 4.2.2 散打的价值评定

随着社会由自然经济、工业经济过渡到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其现代社会环境下所造就的人们心理失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以及体育功能的价值转变与转型(如政治功能的弱化),“新世纪体育将以突出娱乐因素作为发展手段培养人类健康身体的方式来提供快乐,努力保持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活力。”胡小明 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与健康[J] 体育与科学,20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拉木图会议的宣言中指出,现今健康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体育娱乐化、健康化、人文化逐渐成为当今体育舞台的主导趋势。而体育价值内容的转向无疑也同时影响着武术散打的发展方向,并使其溶入了这一有机发展体系之中。

如近年来武术文化体系的重新思考和研究(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人文思想)、武术木兰拳的创立和飞速发展以及2001年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的召开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以健康、娱乐为价值追求的武术散打发展模式是现阶段顺应社会和国际体育环境下的又一大发展趋势和走向。从目前的社会和国际发展趋势来说,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定位原则应以健康娱乐为价值趋向。而技击价值则相对服从于整体价值系统的内在结构原则。娱乐体育渗透于武术散打的发展既可以从参加或观看激烈的散打比赛作为欣赏获取娱乐健康的身体刺激和精神享受,也可用于解脱现代社会的“内隐性张力”而获得健康的有效的积极途径、方式。但无论其“技击”价值在社会中以如何形式

45

或方式实现,它最终的价值归属和定位应以满足社会和人们和各种价值功能需求,在社会与人之间进行和谐的能量流动和转换。从而以多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带动自身的正负面发展。

在以健康、娱乐为价值追求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武术散打所追求的技击实用性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如果还是一味要求武术散打在狭隘的实用格斗道路发展,必注定它会被社会所遗弃。那么既要保持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又要适应人们的现实需求,是当代武术散打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既然当前人们对武术散打的最主要价值认定是它的竞技性以满足身心的娱乐,那散打就必须遵照这个现实,努力挖掘其固有的价值属性特征――竞技性,找到二者最佳的契合点,使武术散打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以竞技性为龙头来带动散打其他价值属性的全面发展。 4.2.3 散打的当代发展

突破传统思维 戚继光在自述中如此解释《纪校新书》,说:“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出于法而不泥于法”,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这正是现代武术散打发展之要求。

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是指“传统散打之性”:这种性质的特点是有许多伤害性极大的功法,公开比武沒有安全保护措施,私下切蹉点到为止,缺乏现代竞技体育科学合理的规则性,依照这种本质属性,我们称这样的散打为传统散打。而现代武术散打的本质属性虽然也是技击性,但这种性质的特点是在一定规则下的,遵循公正、

46

公开、公平的原则,使比赛具有规范性、可比性、公正性、观赏性、可操作性并注重对手双方的人身安全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传统散打强调的是克敌制胜的实用性,而现代散打追求的是克敌制胜的竞争性,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并不一致。

由于以实用为主要性质,传统武术散打追求不择手段、运用一切方法去打败对手。而对人体关键脆弱的要害部位进行攻击更能取得一招致胜的效果,因此传统武术擂台比武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常常需要订生死文书;或者像解放前有些地方比武,规则条款上写明“打死人法律责任自负”等等;或者友好切蹉私下比武,为了避免伤害也需要点到为止。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技艺间的交流,也是现在很多传统武术项目不能有效开展竞技比赛的最大障碍。

突破传统思维,就是对以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散打采取扬弃姿态,并不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地历史重现,而是有所取舍的,摄取对现代散打发展有益的养料,按照社会需求和武术散打的发展规律,摒弃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

就传统的扬弃而言,总是充满着分歧与争论,主要表现为新、旧价值观念的更替。因为价值观念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观念形态,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常表现出一种习惯定势,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武术散打在其继承与发展中,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一种“唯技击论”的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价值评价,这里的技击论指的更多的便是技击的实用性。于是便有了“散打是不是中华武术”的疑问。这是以有无“技击实用性”这一价值尺度来评价现代武术散打的优劣的,

47

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武术”模式难以割舍的情怀。

但今天的世界毕竟不同于武术萌芽、产生、发展形成时期的哪个世界,武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与昔日产生的年代已经截然不同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事实,这就决定了对武术散打要继承,必须走改革之路;要生存,必须使它能够服务于现代社会及人们的需要;要推广,必须用一种现代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表现。现代武术散打开展的时间还并不长,相对于几千年的“传统武术”的发展来说,“现代武术散打”只能算作是刚刚起步。如果一味地用旧的思维、旧的价值体系来评价现代武术散打只会对其发展起阻碍作用,故只有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构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才能为武术散打的生存、发展与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证明,传统武术的技击实用性在现代社会已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武术散打唯有融入体育之中,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传统武术的“实用技击”价值观在体育这片天地里已然无法生存,伤残致死不符合体育宗旨,更不是现代武术散打的目的。作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只有从传统武术徒手技击中有所取舍,使散打更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寓技击术于体育之中”,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招法,才能使武术散打具有广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完善自身体系 现代武术散打在其发展道路中,遭到人们最多的置疑便是认为它是“拳击+腿+摔”,没能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特色,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