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价值属性与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武术价值属性与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招败、招招皆必败”的心理,不能辩证地对待胜负,无形中为武术的神秘性又增加了一分“浓”度。为此,我们根据“实用”的原体,打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对传统击法进行科学的抽象,舍去表现各门派的“形象”和危险技术的运用,对动作技术进行改造,付诸于新的形式,再在不断地训练和比赛中反复论证。散打新的技术体系表现为动作短小、简捷、攻防转换快,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和运动学原理。技术运用时不讲究门派、“架式”,自然而然,为我所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散打已开始步人“舍形取意,以无形为形”的境界。新的技术体系的建立,说明了辩证否定的自然选择过程。不过这样“自然选择”决不是被动的,任意的随波逐流,而是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能动地创造新文化,新技术,使多少年来一直处在稳定阶段的传统散打技术构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应该说是更高层次的积累。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系统的构成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大类。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人们由于耕稼而产生了务实和容易满足的民族心理,使得文化交往信息流量相对说来既少又窄,社会结构呈现出封闭的趋势。这就容易滋长妄自尊大,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的思潮,同时也减少或失去了比较、选择、创新的机遇,文化的发展就可能滞缓。传统的武术散打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以长足的发展就是明显的例证。正是由于封闭体系内部要求秩序性、封闭性,使传统散打技术的基本构架多年不变,习武者的思想观念和技术的构成在系统中被规定好了“位置”,不能越出特定的规矩和范围。其结果自然就缺少了开拓精

41

神,僵化了学术思想,也就谈不上技术上的创新与学术上的建树了。在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的今天,武术散打如果再仅仅靠祖宗留下的“章法”是肯定不能走向世界的,开放、交往、吸取外来文化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在对包括技击在内的武术进行整理的同时,又把跆拳道、空手道、拳击和泰国拳等介绍引进过来。我们本着极取“精华”为我所用的原则,对渊源不同,性质不同的传统的和国外的搏击技术加以比较,彼此协调,不断提炼修正,逐渐融合,组成了现代散打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较之传统的是协调,不断提炼修正,逐渐融合,组成了现代散打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较之传统的是一个质的飞跃,也较之旧体系更符合人们的需要。没有交流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产生兴旺蓬勃的民族文化和构造出中国的现代武术散打体系。 4.2.1.2散打的价值属性

防身价值 散打运动作为一种极具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其竞赛形式是一种生活中攻防格斗的模拟与升华。散打运动踢、打、摔等技术手段,也是人们对抗自然、反抗攻击、防卫的主要徒手形式。价值功能的萌芽状态应该是从人类自卫生存的手段和方法开始的。原始人群在“鸷鸟攫老幼,猛兽食颛民”的恶劣环境下生活,只有靠与巨兽犬牙相交,使其“骨肉腾飞”以求保护自己或摄取食物。初级的拳、脚技能等简单的攻击方法成为原始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商时期,萌芽状态的格斗形式不仅是人类战胜自然的重要方法,也为部落战争提供了训练部落成员的手段和技能。应该说格斗为战争服务,战争又促进格斗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据《礼记五制》记载:

42

“凡执政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夏商同时代,天子选征出从战武士,要考查其武技和勇力。到了后世,这种格斗方式逐步系统化、套路化,形成中华武术运动,成为士兵近身搏斗的主要防卫手段。平时的和平时期,人们开始模拟战时情形进行演练和竞争,以致使其具有较明显的体育特征。我们现在所开展的散打运动正是武术运动员锻炼真打实摔能力萌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散打中的技击术是武术技术方法的提炼,是格斗经验的总结,是最佳人体攻防动作的组合。通过长期踢打摔拿技术的长期训练,起到自卫防身的效果。现代社会还未真正的完善,社会还很复杂。因此,寻求一种自我防卫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不少人的愿望,而散打的技击术恰恰能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可以说,社会原因促进武术自卫防身价值功能的深化,成为人群或个体服务于某种特殊使命的重要手段。

健身价值 在散打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运动生理学、运动仿生学、运动养生学等相关学科也迅速发展,并在某些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散打运动吸收了其中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健身价值功能。这一健身价值功能的逐步加强,正为大众所认识,为未来散打运动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自然科学揭示和验证的散打运动的健身作用,主要表现在散打对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从散打运动的对抗过程来看,双方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是运用手段方法(即攻防技法)作用于对方。这一过程对于神经系统信息的产生和反馈的速度(反应速度)及各种生理器官的承压强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会使上述生理器官系统的功能得

43

到有效的强化和提高,表现为“眼、手、身、法、步”都快于常人。另外,散手运动对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是全面的。除上述几个方面外,散手对于维持体内环境理化因素的恒定,加强酶的活性以及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长期进行散打训练,能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协调、柔韧、耐力、弹跳等综合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

竞技观赏价值 在激烈的散打对抗中,充分将技击之巧、力量的美、速度的美、柔韧的美、灵巧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人们在奋发抗争、锐意进取的意味中获得美的观感愉悦。运动员合理利用拳、腿、肩、膝等肢体器官完成勾踢、扫腿、抱摔等技击动作,其中显现的丰富经验,智慧的火花,给人以赏心悦目和极大的认同感,并最终让人获得启迪教育和乐趣。回顾散打运动全过程我们可以给出如下的程序:散打技术研究,试验开发→修订规则,表演竞技→完善规则,正式比赛。这个程序中的技术研究、试验开发、完善规则,都是为表涵竞技,为正式比赛服务的。有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以揭示散打运动的规律;有了规则的及时修改,就会保障散打运动观赏性的提高。当然,当前散打运动的观赏性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存在着展示习俗、搂抱时间过长等不良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观赏性对于散打发展未来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会在如搂抱的中止时间,消极进攻方的处罚等规则方面加以改进。同时,在擂台包装,护具的改进以及媒体的广告与直播方面下大力气予以加强,一定会迎来散打运动走向世界、进入奥运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