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补贴。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

科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就是把外部性问题转变成产权问题,然后讨论什么样的产权才最有效率。

4.产权交易是否能实现环境资源合理定价?P85

答: 刚刚进入市场的稀缺资源的初始产权结构往往是不完善的,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与其相对价格偏离。但由于产权的可交易性,则可实现博弈均衡。资源合理定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产权交易,通过产权合约的自由选择。只有通过产权交易,在重复多次的博弈过程中,才能获取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才能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不断地对产权合约进行纠正,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就是产权主体对不同产权合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资源的市场价格在不断选择中被不断纠正,在重复多次的产权交易中逐渐向其相对价格靠近。因此,产权交易是纠正环境资源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偏离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1.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什么? 答:

2.什么是最优环境管理政策? 答:

3.什么是循环经济? 答:

4.循环经济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答:

5.发展循环经济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

----------第八章

1.什么是可耗竭资源?按其是否能重复使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2.怎样才能减缓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耗竭速率? 答:

3.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能100%加以回收利用吗?请说明理由 答:

4.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

5.如何实现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答:

6.两种可耗竭资源之间是如何实现替代的? 答:

7.舒适性资源经济利用的特点是什么? 答:

----------第九章

1.环境资源的价格构成。 答:

2.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

3.费用效益分析评价的指标都有哪些?如何应用? 答:

----------第十章

1.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2.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哪些? 答:

3.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答:

4.对旅行费用法进行总体评价。 答:

5.什么是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答:

6.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答:

7.如何选择评价方法? 答: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1.在环境经济学中“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何区别? 答:

2.中国采用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是什么? 答:

3.根据下图,填写表格。(我填完了) 污染企业数量 环境经济手段的选择 Q<Q1 科斯 Q1<Q<Q2 科斯 Q=Q2 科斯或庇Q2<Q 庇古 古 4.什么是污染者付费原则? 答:

5.环境经济政策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解决环境问题有何区别? 答:

6.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第十三章

1.根据下图,如何定义最优庇古税?P251

答:图中MNPB为企业的边际私人纯收益,MEC为边际外部成本,这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就是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假定政府根据厂商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每一单位排放量征收特定数额(t)的排污费,那么,如图所示,MNPB线向左平移到MNPB’的位置。该线与横轴相交于Q点,表

率厂商将根据其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把生产规模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有效率的污染水平上。因此,t是最优排污费率,它使有效率的污染水平等于Q。这样,最优庇古税就可以定义为:使排污量等于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税),最优污染水平时,边际外部(损害)成本等于边际私人纯收益。

2.如下图,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污染治理成本曲线处于MAC1,那么他所承担的污染费用为哪两个面积之和?如果该生产者革新污染控制技术,使MAC1右移到MAC2时,那么他所承担的污染费用又为哪两个面积之和呢?革新后,节省下的污染费用是哪块面积呢?P260

答:(1)这种情况下排污者承担的费用有两部分

组成,一部分是排污者交纳的排污费,其职等于Ot1AW1;另一部分是排污者的污染控制费用,其值等于AW1Wm的面积。排污者承担的总费用为面积Ot1AWm。

(2)当排污者革新技术,边际治理成本曲线从MAC1下降到MAC2,而对排污者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依然为t1。这种情况下,污染者承担的污染费用为面积Ot1BW1和BW1Wm之和,即 面积Ot1BWm。

(3)革新后,排污者实际承担的费用降低额面积为ABWm。

3.如下图,说明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担了多少排污费?消费者分担排污费是否公平?为什么?P263

答:对于生产者来说,价格提高了,但需付费,因此生

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是p1-t,低于原价格p0。单位产品中生产者的收入减少p0-(p1-t),这是生产者支付的那部分排污费。生产者还由于出售量从Q0减少到Q1而减少了总收入。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上升到P1,P1- P0是消费者支付的那部分排污费。可见,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了排污费。而各方负担的多少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斜率。 4.如何定义排污收费和产品税?P264-265

答:排污费(税)是根据污染物排放的质与量所征收的费用。

产品税是指对那些在生产加工、消费或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产品征收的费用,旨在提高这类产品的相对价格,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向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5.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不确定题型,不知道怎么答)P258 答:排污收费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达标费用。

二.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费用 三.有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革新 四.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

----------第十五章

1.环境财政的基本含义、目标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是什么?P297

答:环境财政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环境服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所发生的政府收入与支出活动。

环境财政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改革和完善财政收入、支出和定价政策和管理体制,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财政的具体目标是:(1)建立统一的环境财政体系,并把环境财政纳入目前正在建立的公共财横框架;(2)加强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提高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效率;(3)纠正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市场失灵;(4)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5)推进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2.环境税的基本含义及分类。P302

答:是指所有能够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各种税收的总称,既包括为实现环境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狭义的环境税),也包括其它并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但却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税收。总体上看,环境税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污染物排出量为标准的直接课税,即排污税;二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间接课税;三是环境税收优惠,包括税收激励和税式支出。 3.倍加红利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304

答:是指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所获收入可以用来降低现存税制对资本和劳动产生的扭曲,获得倍加红利。即一方面通过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由征税获得净经济效益,带来更多的社会就业、个人财富、GDP以及持续的GDP增长等。 4.环境税与直接管制相比有什么不同?P306

答:直接管制是政府利用法规、禁令和许可制度,直接避免或限制有害活动的措施。这是一种广泛运用的防治手段,严重依赖集中制定标准和强制执行,但缺乏弹性和效率。

环境税通过可以使污染者自由选择低廉且适合自己的方法,减少排污量。也可以通过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为污染者长期研究与开发治污新技术、新方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直接管制相比,环境税还具有更大潜在费用有效性和更好的环境效果,环境税提高了在管制手段下不会筹集到的收入。其中的一些收入可以用来支付税收管理和执行成本。而管制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