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药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医学 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2.熟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等内容; 3.了解中药的起源。

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西药: 又称化学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而制成的药物。 天然药: 在天然环境下而形成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此书简称《本经》。全书共3卷。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方法(三品分类)。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

南朝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如治风通用药,治黄疸通用药等等。此种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几百年,后世中药的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书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四、《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第一部由政府修订发行的本草书。

本书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由公孙无忌主持,由苏敬、吕才、许敬宗等20余位名医担任编辑编著而成。

全书计53卷,分为本草学、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44种.本书的特点是:图文对照法首创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五、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是集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本书共30卷,共载药物1558余种。先后经官方修定过三次。本书的特点是:广收博引,内容丰富。系统集录了上自《本经》,下迄唐宋各家医药名著,收集了《经史传记》、《佛家道藏》等书中有关药物学的资料,共选辑药物书目十七种,方书达九十七部,其它书目133种,共247种(部)。

本书是研究六朝唐宋亡佚方书的重要文献资料。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等作了进一步的考订和补充。其绘图精致清晰,堪称是集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在《本草纲目》刊行前,上下五百年间,一直作为研究本草学的范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 六、《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药物学巨著

全书凡52卷,约200万字,绘图1092幅,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并附单方、验方11096个,分为16纲60类(目)。其中植物药按自然属性分类,“从贱至贵”,具有进化论思想的萌芽。是中古(秦、汉、唐、宋)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药物的性味以及生长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归纳比较而制定出来的。瑞

1

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类似分类法较之要晚170多年。对明及明前中药学进行了大总结。 七 、《本草纲目拾遗》是对《纲目》的补充修正。及文献保存价值,清?杭州(钱塘)名医赵学敏参阅文献600余种,编纂成《纲目拾遗》一书。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新增710种,分部较《纲目》多藤、花两部。

第二章 中药产地与的采集

一、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二、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目的和要求: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了解其余炮制方法及炮制的概念。

所谓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味、功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区分等级、贮存、制剂、使用。

五、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及定向用药,即引药入经。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1.纯净处理:挑拣、颠簸、筛、刮、刷。 2.粉碎处理:捣、碾、镑、锉。

3.切制处理:切片、切丝、切块、铡段。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其目的是清洁、软化药材,调整药性。常用清洗、淋、泡、润、漂、水飞等。

三、火制:

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并投入所需辅料以处理药物的方法。常用者有炒、炙、煅、煨等。 四、水火共制:

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的处理方法。目的是改变药材的形态、性能,降低毒性、刺激性,或矫味、矫臭。常用者有蒸、煮、燀、淬等。

五、其它制法:法制、制霜、发酵、发芽、提净。

2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基本概念

一、中药的药性理论:即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禁忌等。 二、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偏纠偏(以中药的寒热偏性,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亦即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治疗作用(功效) 中药的作用 副作用 不良作用

(不良反应)毒性反应 三、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 、广义的毒性

含义:即药物的偏性,是药物的性能之一。因病有阴阳之偏,故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病的阴阳之偏,以恢复重建机体的阴阳平衡而达愈疾之目的。 2、狭义的毒性

含义:有二:一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应用时安全系数小。二是指药物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性大,可产生严重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后果。

四、副作用:是指在常规剂量(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通过配伍可以监制副作用的产生。停药后可消失。

五、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常因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长或体质因素而引起。广义:指中药的偏性,狭义:指中药的毒性反应,可产生严重不可逆的损害。 第一节 四气 一、含义:指“寒”、“凉”、“温”、“热”(平)四种不同的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作用和缓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二、“四气”与“四性”

一年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不同的自然气候,古人以此作为说理工具,用以说明药物的四种不同药性、故有“四气”之名。实际上,药物之性与四时气候有密切关系,即药物感四时之气而生成,故有寒凉温。 三、“四气”的论定和重要意义

“四气”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加以认定的。 如:

桑叶 解表热—凉 石膏 内服之后 清里热—寒 紫苏 通过机体 解表寒—温 附子 反应 温里寒—热

“四气”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临床用药治病中有重要意义,即 寒凉药治温热病----寒者热之 温热药治寒凉病----热者寒之

3

寒、热证皆可使用-----平性药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用药原则。

第二节 五味 一、含义: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而“淡附于甘”,“涩为酸之变味”,故仍称五味。 二、“五味”的各自效能

散—散邪{寒、热、湿等} 散结 1、“辛” 宣—宣肺透疹 “动”的特性 行—行气行血 通—通关通窍

“辛”还能润,特指能补肾壮火这类的药物。如:桂、附、菟丝子之类。李时珍说:“肉桂下行,益火之源,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 过食辛,损津耗气。 2、“甘”能:

补益:补益气、血、阴、阳

和中:调理中焦脾胃功能“甘先入脾”如炙甘草、大枣 药性缓和:如防风、秦艽、天麻为“风中之润剂” 缓和

缓和药性及解毒 、缓急止痛: 如: 甘草能缓和附子之急猛

蜜能缓和硝、葶、遂之峻下 麻子仁丸中用白蜜意在缓下 甘草能缓急止痛

过食甘味,易导致甘壅,影响运化而减食。 3、“淡”能:

渗湿利水:如茯苓、苡仁、猪苓、泽泻 4、“酸(涩)”能:

收敛:收敛肺气,收涩止汗 固涩:固涩肾精,涩肠止泻 多食酸损骨坏齿 5、“苦”能

清泄火热 泄 通泄二便 降泄肺气

燥 苦{温}燥湿散寒 苦能抑制腺体分泌功能,使水之吸 苦{寒}燥湿清热 收与排泄加快

坚 坚阴(泻火存阴)——知、柏

过食“苦”易化燥败胃,但少量“苦”能增加食欲 三、“四气”与“五味”综合

正确认识药物作用,经将“四气”与“五味”综合起来。 如:

紫苏 温——发散表寒 味同性异

辛——发散 作用同中有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