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的密度比铁大,用铅制作菜刀、锤子比铁更好 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所以应该用银制作电线 C.钨的熔点高,所以通常可用来作白炽灯的灯丝 D.焊锡和铝熔点较低,都可用于焊接各种金属 【分析】A、从铅和铁的硬度和毒性方面分析判断; B、从资源、价格方面分析判断;

C、灯泡在燃烧时灯丝的温度很高,一般采用熔点较高的物质制造; D、铝的熔点是很高的,不能用于焊接各种金属,焊锡可以焊接各种金属. 【解答】解:A、虽然铅的密度比铁大,但是硬度比铁小,且铅有毒,故用铁而不用铅做菜刀、锤子,故A不可选;

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从资源和价格考虑应该用铜而不用银,故B不可选;

C、灯泡在燃烧时灯丝的温度很高,一般采用熔点较高的物质制造,钨的特点正好符合,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D、铝的熔点是很高的,不能用于焊接各种金属,焊锡可以焊接各种金属,故D不可选。 故选:C。

【点评】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

13

我们除了考虑物质本身的性质之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铝片上有划痕

B.图中的蜡烛逐渐熄灭

C.图中A烧杯溶液变红

D.图中铁丝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分析】(1)可以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硬度;(2)燃烧需要氧气;(3)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观察到盛放酚酞试液的烧杯变红进行解答;(4)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因此铝片上有划痕,故正确;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没有了氧气,因此蜡烛逐渐熄灭;故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观察到盛放酚酞试液的烧杯变红,而不是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会变红,故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正确; 故选:C。

14

【点评】本题将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说明物理、化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未加二氧化锰反应不发生 C.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

D.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A、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分析判断;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铝的性质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A错误;

B、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不加二氧化锰也能反应,但反应的速率较慢,故B错误;

C、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铝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项。故C错误;

D、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爆鸣气含有两种元素,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所考查了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5

4.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Zn、MgCl2溶液、Ag 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 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 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

【分析】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最简单方案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盐溶液和两端金属锌、银进行反应验证;二是用两端金属盐溶液和活动性居中的金属锌反应验证。

【解答】解:A、Zn、Ag均不与MgCl2溶液反应,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正确;

B、Ag与MgSO4溶液、ZnSO4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正确;

C、Ag与ZnCl2溶液、MgCl2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正确;

D、Zn与MgCl2溶液不反应,AgNO3溶液与Zn反应置换出Ag,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验证三种金属的顺序方法:排出三种金属的正确顺序,中间金属是单质,两边的就是盐溶液,中间是盐溶液,两边就是金属单质,即常说的“三取中”。

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利用金属的年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