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年软件评测师下午试题及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5-2011年软件评测师下午试题及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或48)和9(或57) /(或47) :(或58)

试题四(10 分)(白盒测试之DC和CC覆盖)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逻辑覆盖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下代码由C 语言书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void cal( int n ) {

int g, s, b, q;

if ( ( n > 1000 ) && ( n < 2000 ) ) {

g = n % 10;

s = n % 100 / 10; b = n / 100 % 10; q = n / 1000;

if( ( q + g ) == ( s + b ) ) {

printf(\ } }

printf(\ return; }

[ 问题1](3 分 )

请找出程序中所有的逻辑判断语句。 [问题 2](4 分)

请分析并给出分别满足100%DC(判定覆盖)和100%CC(条件覆盖)时所需的逻辑条件。 [问题3](3 分 )

假设n的取值范围是0 < n < 3000,请用逻辑覆盖法为n的取值设计测试用例,使用例集满足基本路径覆盖标准。 【案例分析】

[ 任务1](3 分 )找出程序中所有的逻辑判断语句有: 1、n > 1000 2、n < 2000 3、(q + g ) == ( s + b ) [任务 2](4 分)

请分析并给出分别满足100%DC(判定覆盖)和100%CC(条件覆盖)时所需的逻辑条件。 按照DC和CC的定义分析逻辑条件。 编号 1 100%DC所需的逻辑条件 (n > 1000)且(n<2000) 100%CC所需的逻辑条件 n>=200 45

2 3 4 (n <=1000)or(n>=2000) (q + g ) == ( s + b ) (q + g ) ≠ ( s + b ) N<=1000 (q + g ) == ( s + b ) (q + g )≠( s + b ) [任务3](3 分 )

假设n的取值范围是0 < n < 3000,请用逻辑覆盖法为n的取值设计测试用例,使用例集满足基本路径覆盖标准。

可按以下步骤完成: 1、画出控制流图

2、计算V(G)=3. 3、找出线性独立路径。

4、按路径执行过程中的逻辑条件设计相应数据构造测试用例。

试题五(13分)(安全防护体系、操作系统、安全日志测试 课本P434)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企业信息中心委托系统集成单位开发了企业网站,将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都部署在信息中心机房,系统集成工作完成后,集成单位对网段、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防病毒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 向信息中心提交了安全测评报告。

信息中心主管认为该测评报告不够全面,要求尽可能提供系统的、多层次的、深入的安全测评报告。

46

[问题 1] ( 5 分)

请简述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的层次。434 [ 问题 2] ( 4 分)

对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评?P443 [问题 3] (4 分) )

安全日志是软件被动防范的措施,是重要的安全功能,软件的安全日志应当记录哪些信息?在安全测试中应当检查安全日志的哪些方面?P444 【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任务1、请简述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的层次。

答:由实体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管理安全七层次,因此安全性测试测策针对7层进行测试和评估

任务 2、 对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评?

答:测试是否关闭和卸载了不必要的服务和程序、是否存在不必要的账户、权限设置合理性、安装相应的安全补丁程序的情况、操作系统日志管理等。

任务3、安全日志是软件被动防范的措施,是重要的安全功能,软件的安全日志应当记录哪些信息?在安全测试中应当检查安全日志的哪些方面?

答:安全日志是软件被动防范的措施,是重要的安全功能,软件的安全日志应当记录的信息:包括登录用户名称、登录时间、浏览数据动作、修改数据动作、删除数据动作、退出时间、登录机器的IP等。

在安全测试中应当检查安全日志的这些方面内容:测试日志的完整性、正确性,是否提供安全日志的智能统计分析能力。

2010年下半年软件评测师下午试卷参考答案

试题一(15分)(黑盒测试之场景测试-公文流转场景)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 1 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 描述了省市层(图1 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

47

图1

业务流 基本流 基本流 备选流 备选流 备选流 “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 表1 省市层业务图 描述 中心公文下发 新建公文直接下发 保存新建公文 修改新建公文 删除新建公文 说明 省市层接收中心公文,并下发到地区层 省市层新建公文后,即下发到地区层 对保存的省市层新建公文,适当时下发到地区层 修改省市层新建的公文 删除省市层新建的公文 编号 A B C D E 【问题1】(5分) 用表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审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 参考答案:

基本流和备选流用相应的字母编号表示: 场景1:A; 场景2:B 场景3:BC 场景4:BCD 场景5:BCE

【问题2】(10分) 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编号 1 2 3

用例名称 省市层接收公文 省市层新建并保存公文 省市层新建并下发公文 48

输入条件 预期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