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七 用“拆分法”突破化学实验综合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三化学四月高考冲刺——专题十七 用“拆分法”突破化学实验综合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4 g

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9.0 g×100%=60%。

答案:(1)A (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 (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 (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 (5)重结晶 (6)60

3.(2019·广东揭阳模拟)叠氮化钠(NaN3)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实验室制取叠氮化钠的原理、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装置D导管上的旋塞,加热制取氨气。

②再加热装置A中的金属钠,使其熔化并充分反应后,再停止加热装置D并关闭旋塞。

③向装置A中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并加热到210~220 ℃,然后通入N2O。 ④冷却,向产物中加入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减压浓缩结晶后再过滤,并用乙醚洗涤,晾干。

已知:Ⅰ.NaN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Ⅱ.NaNH2熔点210 ℃,沸点400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①中先加热通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②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生成NaN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最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填“水浴加热”,“油浴加热”)。 (3)N2O可由NH4NO3在240~245℃分解制得(硝酸铵的熔点为169.6 ℃),则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

(4)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仪器a用的是铁质而不用玻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中用乙醚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用滴定法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①将2.500 g试样配成500.00 mL溶液。②取50.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00 mL 0.1010 mol·L

-1

(NH4)2Ce(NO3)6溶液。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向溶液中加入8 mL浓

硫酸,滴入3滴邻菲啰啉指示液,用0.0 500 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消耗溶液体积为29.00 mL。测定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 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Ce4++Fe2+===Ce3++Fe3+;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制备的氨气中含有大量的水,用C装置冷凝分离出水,B中盛放碱石灰干燥氨气;

(2)步骤①中用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空气中的氧气等能与钠反应;△步骤②中氨气与钠反应生成NaNH2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水的沸点为100 ℃,不能达到反应控制的温度210~220 ℃,故用油浴加热;

(3)硝酸铵的熔点为169.6 ℃,因NH4NO3在240~245 ℃分解时已经熔化,分解反应中还生成水,故选Ⅰ、Ⅳ;

(4)氨气与钠反应生成的NaNH2与通入的N2O反应生成NaN3和H2O,反应的化

210~220 ℃

学方程式为NaNH2+N2O=====NaN3+H2O; (5)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会反应生成NaOH腐蚀玻璃;

(6)NaN3不溶于乙醚,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有利于产品快速干燥; (7)50.00 mL 0.1 010 mol·L-1(NH4)2Ce(NO3)6溶液中n[(NH4)2Ce(NO3)6]= 0.1 010 mol·L-1×50.00×10-3L=5.050×10-3mol,参与第二步反应的量n[(NH4)2Fe(SO4)2]=0.0 500 mol·L-1×29.00×10-3L=1.450×10-3mol,与NaN3反应的n[(NH4)2Ce(NO3)6]=5.050×10-3mol-1.450×10-3mol=3.600×10-3 mol,试样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3.600×10-3mol×10×65 g/mol)/2.500 g×100%=93.60%。

答案:(1)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 冷凝分离出水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Na+2NH3=====2NaNH2+H2 油浴加热

210~220 ℃

(3)Ⅰ、Ⅳ (4)NaNH2+N2O=====NaN3+H2O (5)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的NaOH能腐蚀玻璃

(6)NaN3不溶于乙醚,能减少NaN3的溶解损耗;且乙醚易挥发,有利于产品快速干燥 (7)93.60%(0.936 0)

4.ClO2又称百毒净,可用于水的净化和纸张、纺织品的漂白。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省略)制备ClO2并探究ClO2的某些性质。

已知:①高氯酸:沸点90 ℃,浓度低于60%比较稳定,浓度高60%遇含碳化合

物易爆炸。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开始前,胶塞及导管接口必须包锡箔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制备ClO2同时生成高氯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③,通空气一段时间,装置C中生成NaClO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关闭止水夹③,打开止水夹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从装置C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需控温在________范围内进行减压蒸发结晶,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是________。

(5)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用NaClO2、高铁酸钠替代Cl2。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Na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a为三颈烧瓶,由题可知,高氯酸浓度高于60%遇含碳化合物易爆炸,橡胶是含碳化合物,若生成的高氯酸浓度高时遇橡胶塞及导管易发生爆炸; (2)A中过量浓硫酸和NaClO3反应制备二氧化氯和高氯酸,反应为3NaClO3+3H2SO4(浓)===HClO4+2ClO2↑+3NaHSO4+H2O;

(3)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③,二氧化氯和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在C中反应,2ClO2+2OH-+H2O2===2ClO-2+2H2O+O2,若关闭止水夹③,打开止水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