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华师一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北省武汉华师一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4.(1分)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2

平均种数(种数/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25.(1分)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按不同比例混种在一起,收集种子并对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作物处在同一个营养级,最可能是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强于乙 B. 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最可能是甲减弱乙增强 C. 当播种比例甲:乙=8:2时,引起甲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加剧 D. 甲、乙两种农作物间作时,两种农作物获得总产量最大值的混种比例约为2:8 26.(1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7.(2分)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B. ①②④

A. 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 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 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 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28.(2分)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调查日期

(月﹣日)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

(只/株) 0.42 4.79 41.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A. 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 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D. 调查期间6﹣30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9.(2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大豆 B.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C. 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 b点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且食物增加 30.(2分)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进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 B.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时的浓度 C.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位于C点附近的浓度 D. 再设置两种浓度之间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继续实验就能达到实验目的 31.(2分)将两种仓谷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混合在一个容器中,于不同环境中培养,结果如图,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中锯谷盗的种群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B. 拟谷盗和锯谷盗在不同环境中的竞争能力不同 C. 同一环境下两种群数量变化不同与物种的遗传因素有关 D. ②中当拟谷盗的数量约170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32.(2分)稻田中经过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分析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Ⅰ表示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 B. 有害生物密度控制在图中B点时收益最大 C.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害虫与青蛙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3.(2分)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 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 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 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34.(2分)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B. 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C.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不种群,d表示个体 35.(2分)如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净化作用 B. 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唯一原因是藻类减少 C. 藻类从水中吸收有机物导致其大量繁殖 D. 大量排放生活污水不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 36.(2分)生态学家对某草原进行调查后,发现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放牧引起的草场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a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 C. 为保护草原和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合理放牧量应控制在b点 D. 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7.(2分)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