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二)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普遍分布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营力之一。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溶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按照河床不断加深和拓展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略阳实习所观察的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八渡河和东渡河。

八渡河流经区为千枚岩分布地区,岩性松软,侧蚀显著,河谷横断面呈现U字型。八渡河采用的防护工程是蚀水挡墙,这种挡墙不仅要考虑土压力还要考虑水的冲击水压力。(如右上图5.4所示)

嘉陵江在略阳段属于上游,河面狭窄,河岸陡峭,河谷的横断面呈现V字型。水流注入嘉陵江后流速比较高,加上河流流经区周围多数是比较坚固的石灰岩,而且该地区地壳属于上升阶段,因此,嘉陵江在略阳的下蚀作用比较明显,河流对周围岩石多属于机械侵蚀。

东渡河上流水量不大,河流的侵蚀作用也多为侧蚀作用。其防护措施是修建顺坝。(如右中图5.5所示)目前所修建的十天高速有修建一段环绕略阳县城的高速支线。这段支线在跨越东渡河时,高架桥的桥墩放在河流的凸岸,目的就在于防治河流的侧蚀作用。(如右下图5.6所示) 2.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夹带沿途冲刷侵蚀下来的物质(泥沙、石块)离开原地的作用,成为搬运作用。

从上到下依次为图5.4八渡河蚀水挡墙;图5.5东渡河顺坝;

16

图5.6东渡河桥墩位于河流的凸岸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搬运作用的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此外河流还会对沉积物产生分选作用和磨蚀作用良好的分选性和磨蚀度是河流区别于其他沉积物的重要特征。

嘉陵江的河床纵坡陡、流速大、侵蚀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搬运作用,而沉积作用较弱,河床冲击层较薄,多以较大的卵石和粗沙为主;八渡河河床纵坡较平缓、流速小、沉积作用明显。 3. 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冲积层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夹带的泥沙、砾石等搬运物质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物质便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层。关于沉积层,在本文第二部分地层岩性中已有介绍,此处便不再讨论。 4. 河流阶地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业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按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向阶地与纵向阶地。

略阳县城处于嘉陵江一级阶地和八渡河二级阶地上。

17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六、 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道路桥梁与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会改变原有的地质环境,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反过来也就影响了施工。

(一)略阳钢厂专用铁路桥与隧道 在本文第三部分地质构造中有过介绍,此桥隧在选线时经过了反复论证,在这个地理条件下,如果想彻底避开略阳大断层,需要在略阳县城北边三条河,而且路线的曲率半径很大,导致成本很高,虽然避开了断层,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则很不合适。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穿越断层这条线路,为减少影响,路线是垂直穿越断层面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路线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地理、技术等因素,很多情况下还要考虑经济因素。

(二)略阳电厂

略阳电厂在选址时未对产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勘察,不幸选在了处于山体岩石软弱的滑坡群中,虽然该滑坡体经过多次整治,目前基本处于稳定。但是由于周边是滑坡群,导致电厂不可能再扩大规模了,这对生产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在进行工程建设前,合理地勘查地理环境从而选择合理的地址是重要的。

(三)宝成线及十天高速

略阳地貌奇特,岩石成分复杂,为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生态及保障安全,十天高速略阳段多采取高架桥和隧道等方式,成本很高。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做其实是利益最优的。

上世纪50年代在修建宝成线时,受当时工程视野、工程技术和项目资金所限,在经过山区时,线路多是沿河流而伸展,并没有大量的建设隧道和高架桥跨越障碍。从短期看,这样确实能节省资金。可回首宝成线通车的这几十年,几乎每年的雨季里,在自然灾害的高发路段里都有很多的崩塌和泥石流发生,常常导致宝成线,这条连接华北与西南的生命线,中断几十天甚至数月之久,这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极大,而且每次抢修宝成线的投入以及后来的防护措施修建费用等累积下来也是不菲。

因此,现在在山区的道路建设中多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等方式(比如十天高速),其目的就是在于保障道路的畅通性,使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毕竟,修路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时时刻刻都能走通。这也是一个路桥专业的人所应该清楚的。

18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七、 实习总结

(一) 实习体会和收获

这次略阳工程地质实习,作为我们本科阶段的第一个野外实习,它留给我的体会和收获是丰富多彩的。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次野外实地实习使得很多原本课本上的抽象概念在我们心中变得清晰具体,是我们理解得更为彻底。而且,这次实习还训练了我们基本的地质工作技能和素养,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当然,个人以为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意识,即在以后的工程设计中重视工程地质的意识。诚然,现阶段科技的能力是很发达。但这并不意味着,藉于此我们便可以肆意的改变世界,在我们专业领域里的体现就是,不太考虑工程地质影响的设计和工程建造。然而,我个人向来以为自然才是最伟大的,我们的设计和建造应该是尽可能借助自然环境的便利条件并且尽可能地消除对自然界的不利影响,毕竟。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此次略阳之行,在实习之余,我更是体会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和地理状况。略阳地近三省交界之处,嘉陵江雨季可通航等因素使得略阳的风土人情与关中地区大为不同,听老师说,反而与四川等西南民系更为接近,具体则表现在饮食习惯,方言土语等各方面。很庆幸这门课有去略阳的野外实习,能让我们领略的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的美丽。

回来的火车是在清晨抵达西安的,硬座一宿的劳顿,睁开眼后,发现这个之前环境一直让我诟病的城市,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是如此美丽。生活让我发现了这个遗失的美好。

(二) 对今后野外实习的建议

感觉这次实习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实习所涉及的知识出现次序,较为繁杂。而且有时候实习的节奏很快,所以我们只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些简单记录,在整理时还是有很多迷茫。所以我希望能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能抽出时间作为答疑,帮助解释学生在实习中还比较迷惑的地方。我们也很清楚老师在每天实习后很累,所以这个请求有不合理之处,还请老师指出。

(三) 致谢

在本次实习中和这个学期里,感谢李治平老师一直以来悉心的讲解,是您的指导让学生明白了很多问题,谢谢老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