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重结晶,变质程度较深。主要矿物成分石英、绿泥石及绢云母等,片理清晰,略阳电厂附近可观察到,少数石英含量高,致密,硬度强度较大,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可看到白色的石幔。

与千枚岩的区别:绿色石英片岩风化后发生崩塌、落石,而千枚岩风化后发生碎落,原因是绿色石英片岩易形成高陡山坡。

注:石英片岩作为软性岩石,若在其中开挖隧道,则在隧道崩塌前会产生底板变形,底部向上弯。解决办法是在底板上打仰拱。略阳十天高速的金龙隧道即采用此方法。 (2)绿泥石片岩

矿物组成主要矿物为绿泥石,已形成细小岩屑及风化裂隙,岩石中有白色石英岩脉,若用工程地质锤敲碎,则会沿片理面滑落。(如图2.3所示即为绿泥石片岩新鲜裸露面)

图2.3 绿泥石片岩新鲜裸露面

c) 薄层石灰岩

深灰至灰黑色,层厚一般在2~10厘米抗分化能力弱,有的已呈现凹状,中层的石灰岩颜色为灰白色。矿石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其次有少量百云石和粘土矿物。与千枚岩、石英片岩呈互层,有变质现象。

d) 变质砾岩

灰绿色,砾石多为石灰岩及石英岩,胶结物经变质呈明显片理化特征。观察到的变质砾岩,在风化作用下呈破碎状,粒径一般在2~15厘米左右,形状浑圆,灰绿色砾状结构,为角度不整合的伴生现象。

石灰岩胶结物经变质呈明显片理化特征。其中页岩夹层已变质为千枚岩。

由于变质砾岩是由风化剥蚀的碎

图2.4 灵岩寺南变质砾岩 屑物经搬运、沉积、胶结,在经内力

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过程中不仅产生新的特征,而且常常保留砾岩的某些特

4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征,成分一般比较复杂。

实习中变质砾岩见于灵岩寺南。(如图2.4所示) e) 片麻岩

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一般是在岩浆侵入条件下母岩为角闪岩,闪长岩变质为片麻岩。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因发生重结晶,一般晶粒较大,肉眼可辨别。

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其次含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此外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颜色视深色矿物含量而定,片麻岩强度较高,随云母含量增多强度降低。因具偏离结构,故较易风化。

花岗片麻岩 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含有大量砾状,针状,片状矿物,性脆,易形成大量裂隙。

图2.5 阁老岭铁矿附近花岗片麻在阁老岭铁矿附近可见花岗片麻岩分布。如

岩 上图所示。

花岗片麻岩因SiO2含量高,显酸性,易剥落,在拌混泥土时,需外掺剂。使得造价高。

【注】阳起石

原岩中的角闪石经变质作用会形成阳起石,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但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集合体。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至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单向完全解理。断口呈多片状,也与花岗岩共生,完整的呈菊花状。阳起石是一种中药。 2、上古生代石炭纪下石炭纪(C1) a) 略阳灰岩

略阳灰岩为海相化学类沉积岩,以为有杂质,多显灰色,若杂质为粘土矿物,则颜色呈浅色,若杂质为有机质,则颜色呈黑色。层理构造(沉积岩特有的),层理表明因地壳不稳定导致的短暂沉积中断。结晶结构,多为厚层,晶粒粗细不一,构造裂隙发育。主要成分为方解石。亦含有少量白云石。本区的略阳灰岩图2.6带有珊瑚化石的略阳灰岩 主要分布于略阳县城至灵岩寺南、峡门子一带。

如图2.6所示为,带有珊瑚化石的略阳灰岩。如图2.7所示为石灰岩中的方解石岩脉。

石灰岩呈碱性,工程性质良好,与沥青、水泥拌合性质良好。常用于路面碎石。易开挖,可作为挡墙的工程石料。耐磨性差,铺设的路面易导致汽车打滑。 3、中石炭纪(C2) a) 千枚岩

中石炭纪千枚岩,石英、绢云母千枚岩仅在城北吴家营一带露出。 图2.7石灰岩中的方解石岩脉b) 板岩

图2.6带有珊瑚化石的略阳灰岩 5

图2.6带有珊瑚化石的略阳灰岩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具板状构造,变余结构。多是由页岩经浅变质形成。矿物颗粒小,主要由绢云母、石英、绿泥石和粘土组成。常为深灰至黑灰色,也有绿色及紫色,已裂开成薄板。打击时有清脆之声,可与页岩区别。 4、第四纪松散冲积层(Qal)、坡积岩(Qdl)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成岩作用不充分。

松散堆积层:分为坡积层和冲积层,极易形成坍塌、沉陷、滑坡等。如松散堆积层没有进行分选,且搬运距离短,呈未分层状,岩石的棱角仍很明显。松散堆积层极易形成滑坡,如略阳电厂滑坡。

a) 冲积层(Qal):

沉积作用下的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层。冲积层于略阳处主要由嘉陵江、八渡河、东渡河等河流的长期作用搬运、堆积至此。冲积层分为河床相冲积层和河漫滩相冲积层。

河谷单元的冲积层的二元结构在略阳也有体现。因山区,河床纵坡陡、流速大,侵蚀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弱。河床相冲积层多为蚀余相。松散堆积物较薄,且以巨砾、卵石和粗砂为主。而河漫滩相冲积层下部为河床沉积物,颗粒粗;表层为洪水期沉积物,颗粒细,以粘土、粉土为主。故在河漫滩地区可见到颗粒呈下大上小的分层分布。

b) 坡积层:

由坡面细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在坡脚和山坡低凹处形成新的沉积层称为坡积层。 坡积层是由自然界搬运作用而产生的外来堆积层,并不是原岩风化而成。其成份多为强风化、氧化过的转石。 特点:○1坡积层的厚度一般是中下部较厚,向山坡上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

②坡积层物质未经长途搬运,碎

屑棱角明显,分选性不好,天然孔隙率比较高。

③坡积层物质经过了一定距离的

搬运,由于间歇性的堆积,可能有一些不图2.8 坡积层 太明显的倾斜层理。

④坡积层的矿物成分与下伏基岩没有直接联系。

坡积层松散,易变形破坏,工程性质不好,作地基易下沉,作边坡易被冲刷而坍塌。

(三) 变质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关系

1、中石炭纪(C2)与下石炭纪(C1)在吴家营呈断层接触;

2、下石炭纪(C1)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高家峡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与下石炭纪(C1)在略阳城南呈断层接触;

4、下石炭纪(C1)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灵岩寺南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接触示意图如下:

6

2013年公路工程地质略阳野外实习报告

如图所示

图2.9 灵岩寺南C1PZ1角度不整合接触灵岩寺南C1与P与 Z1角度不整合接触

图2.10 略阳县城南略阳县城南C1与C1P与PZ1角度断层接触 Z1角度断层接触图2.11 C1与PZ1在高家峡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7

图2.12 C1与C2在吴家营呈断层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