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文轩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文轩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硫的质量分数为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答案】NaHSO3、CO2 2NaHSO3= Na2S2O5+H2O 水浴加热 Na2S2O5+2Zn+2HCHO+3H2O? 2NaHSO2·HCHO+2Zn(OH)2↓ 吊白块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洗涤、(干燥)、煅烧(高温焙烧) 【解析】 【分析】

(1)Na2SO3溶液呈碱性, NaHSO3 溶液呈酸性; (2)NaHSO3脱水生成Na2S2O5;

Zn、HCHO反应生成NaHSO2·HCHO、Zn(OH)2;(3)“反应Ⅳ”反应温度为95℃;根据流程图可知Na2S2O5、 (4)吊白块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强还原性;吊白块微溶于乙醇; (5)氢氧化锌加热分解为氧化锌;

(6)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bg滤渣为BaSO4,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 【详解】

(1)“反应I”发生后溶液的pH=4.1,溶液呈酸性,说明SO2和纯碱反应的产物是NaHSO3,则反应I的产物是NaHSO3、CO2;

(2)NaHSO3脱水生成Na2S2O5,反应的方程式是2NaHSO3=Na2S2O5+H2O;

(3)“反应IV”反应温度为95℃,加热的方式最好选用水浴加热;根据流程图可知Na2S2O5、Zn、HCHOHCHO、Zn(OH)2反应方程式是Na2S2O5+2Zn+2HCHO+3H2O?2NaHSO2·HCHO+2Zn(OH)2↓;反应生成NaHSO2· (4)吊白块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发浓缩时不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吊白块微溶于乙醇,洗涤时,洗涤剂最好用无水乙醇,选B; (5)氢氧化锌加热分解为氧化锌,由“滤渣”制备氧化锌的方法是洗涤、(干燥)、煅烧(高温焙烧); (6)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bgBaSO4,硫元素的质量为(品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95?C95?C32b 233ab?32)g,根据硫元素守恒,ag产233323232bbg,硫元素质量分数为bg÷ag=。 233233233a13.2019年4月20日,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进行二次审议,牢筑药品安全防线。运用现代科技从苦艾精油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其中四种的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③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B.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C.④的一氯代物有6种

D.①②③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②含有饱和碳原子A正确;

B.②、④的分子式不同,分别为C10H18O、C10H16O,则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④结构不对称,一氯代物有6种,故C正确;

D.①、②均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③的苯环上含有甲基,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有机物分子中只要含有饱和碳原子(包括:-CH3、-CH2-、子中的所有原子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含有

)中的一种,分

,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

,分子中的碳原子就不可能共平面。

1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D.简单离子的半径:R>M>X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A.M、N的氧化物Al2O3、SiO2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反应,但SiO2不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ClO4反应,选项A错误;B.F2非常活泼,与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反应时直接与水反应,无法置换出氯气,选项B错误;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熔点很高,选项C正确;D.O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

半径越小,Cl-比它们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Cl->O2->Al3+,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注意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据此分析得解。

15.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实验操作 项 A B 向某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 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呈红色 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析出了NaHCO3晶体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打磨过的铝箔更易熔化 可以用升华法分离NaCl和 NH4Cl 固体 现象 解释或结论 两块相同的铝箔,其中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打磨过的铝箔先熔C 将两块铝箔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 化 并滴落下来 试管底部固体减少,试D 加热盛有NaCl和NH4Cl固体的试管 管口有晶体凝结 A.A 【答案】B 【解析】

B.B

C.C

D.D

溶液中含有Fe或Fe,滴加双氧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都呈红色,故A错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析出NaHCO3晶体,故B正确;铝易被氧化为氧化铝,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并不滴落下来,故C错误;加热盛有NaCl和NH4Cl固体的试管,氯化铵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又生成氯化铵,不属于升华,故D错误。

点睛:Fe的检验方法是,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血红色,在加入双氧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实验室中根据2SO2+O2?2SO3+Q,Q>0已知SO3熔点是16.6℃,沸点44.4℃。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SO3固体。

2+

2+

3+2+

(1)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的酒精灯是_________(填编号)。

(2)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除了混合气体并观察气体流速外还有____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可逆反应,所以从E管出来的气体中含有SO2、SO3。为了证明含有SO2可以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填下列编号,下同)、证明含有SO3可以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 A.品红 B.溴水 C.BaCl2溶液 D.Ba?NO3?2溶液 (5)如果没有装置G,则F中可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

(6)从装置G导出的尾气常可以用烧碱或石灰乳吸收。请写出用足量烧碱吸收尾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尾气常采用烧碱或石灰乳吸收,请分析比较两种吸收剂吸收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E 干燥二氧化硫与氧气 降温使SO3以固体形式呈现,从混合气体中分开 AB C

-2-白色酸雾 2OH+SO2?SO3+H2O 加烧碱反应快(吸收快),加石灰乳价格低廉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装置及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装置中仪器的作用;根据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的性质分析检验的方法;根据工业生产需要分析尾气处理时选择合适的试剂。 【详解】

(1)二氧化硫与氧气在E中反应,为了使之充分反应,所以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的酒精灯是E中酒精灯; (2)如图所示A装置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同时会带出水分,所以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除了混合气体并观察气体流速外还有干燥二氧化硫与氧气的作用;

(3)根据题干信息,三氧化硫的熔点为16.6℃,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降温,使SO3以固体形式呈现,从混合气体中分开;

(4)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和还原性,可以使品红溶液和溴水溶液褪色,所以可以将气体通入品红或溴水证明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都产生白色沉淀,且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三氧化硫可以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以用氯化钡溶液证明三氧化硫的存在,故答案为:AB;C;

(5)装置G为干燥装置,如果没有干燥,空气中的水分与易溶于水的二氧化硫气体结合形成酸雾,所以F中可能看到白色酸雾;

(6)装置G导出的尾气是为了吸收未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水,离子

-2-方程式为:2OH+SO2=SO3+H2O;

(7)烧碱浓度大,反应快,而石灰乳价格比较低,故答案为:加烧碱反应快(吸收快),加石灰乳价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