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环境监测主要在施工期间,环境监测由工程所在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主要监测施工区水质、大气、噪声。

(1)废水:在橡胶坝下游施工点设置监测点,监测SS、BOD5,施工高峰期监测一次。

(2)废气:在规划的校区设监测点,监测TSP。施工高峰期监测一次。

(3)噪声:在施工点设置监测点,监测施工区内连续噪声和瞬时噪声强度。施工高峰期监测1天,昼夜各1次。 7.4.2环境管理

为确保工程的正常建设,落实并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和监测计划,施工单位需配置1名专职环保人员负责本单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配合环境管理部门做好对本项目的监督工作。

7.6环评结论及建议

7.6.1环评结论

本工程实施后,对该地区水环境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有积极意义,仅对局部时段(施工期)、局部地点(施工现场)有不良的影响。但这总影响是有限的,是暂时的,且是可恢复的。本工程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正效益是主要的,且具有长效性。因此,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必要的环境监测手段和环境保护措施。 7.6.2建议

33

(1)建设单位应选择人员素质高、管理严格的施工队伍,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以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重视环境问题,结合工程的长远利益,工程完工后使项目区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4

8 水土保持

8.1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状况

8.1.1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山西省水土流失分区图》及《山西省土壤侵蚀分区图》,确定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800 t/km2·a。属于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划分,项目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的丘陵区,区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200t/km2·a。 8.1.2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主体工程具有蓄水防洪工程,严格来说主体工程中所有的措施都是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地增加库容、固土保水、涵养水源,减轻当地的水蚀。

该工程弃土为库区淤积土方,即优质种植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将该部分弃土作为指定农田整治覆土,并将其覆土部分整平。

清基土开挖后至回填前,需临时堆放,会产生水土流失,为减少水土流失,要对清基土集中围护,妥善保存,在工程措施完工后、生物措施开工前陆续回填。

8.2设计依据及标准

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35

3)《水土保持试验技术规范》(SD239-1987)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防洪标准》(GB50201-1994);

9)《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8.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措施设计

8.3.1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措施设计

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类型为水库原库区,清淤深度4-8m,在开挖过程中设立开挖车辆冲洗池两座,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运输车辆应配备防尘布等防尘设施。清淤工程完成后即可蓄水运行。 8.3.2弃土场防治区措施设计

该工程弃土为清淤土方,即优质种植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将该部分弃土作为指定农田整治覆土,并将其覆土部分整平。该弃土只需要运至规划的整治农田即可,投资不在本工程范围内。

8.4水土流失监测设计

8.4.1监测目的

工程施工对水土保持具有长期的、潜在的影响和危害,在做好水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