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老教师著述及相关资料篇名索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武大老教师著述及相关资料篇名索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 原美/学艺/第6卷10期(1925年5月)

21 关于“意志自由与道德”的声明/学艺/第6卷10期(1925年5月) 22 论崇高与优美/学艺 /第7卷1-2期(1925年) 23 原真(上下)/学艺/第7卷5-6期(1926年)

24 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学艺/第11卷10期(1932年12月) 25 过去教育的缺点/民意(周刊)(汉口)/第13期(1938年3月)

26 半年来台湾国民教育的设施/教育通讯(上海)/复刊第2卷6期(1946年) 27 站在新立场下对于各时代教育的检讨/教育新潮(安庆)/第2卷5-6期(1933年) 28 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教育杂志//第25卷5期(1935年5月) 29 现代中国教育之史的观察/湖北教育月刊/第1卷5期(1934年) 30 形式伦理与辩证法/安徽大学月刊/第1卷1期(1933年2月) 3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东方杂志/第18卷1期(1921年1月) 32 孔孟的根本思想/东方杂志/第21卷18期(1924年9月)

33 关于苏俄教育新原理的检讨/东方杂志/第29卷4期(1932年10月) 34 梦想的个人生活/东方杂志/第30卷1期(1933年1月) 35 个人计划(1934年)/东方杂志/第31卷1期(1934年1月) 36 死线/东方杂志 /第32卷1期(1935年1月)

37 两汉的哲学思想/东方杂志/第33卷1期(1936年1月) 38 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1期(1937年1月)

39 关于“意志自由与道德”的声明(通信)/现代评论/第1卷26期(1925年) 40 最后的胜利已在目前(转载)/安徽政治/第20期(1938年) 41 希腊哲学研究/武汉大学讲义/国立武汉大学印(1933年) 42 哲学概论/武汉大学讲义/国立武汉大学印(1937年) 43 最近哲学之趋势/民铎/第2卷2期[本馆未藏] 书目

1 马克思主义与唯物史观 范寿康等译述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2[1923] 72页 大洋一角3.00 97/D335/(25)

2 康德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8[1929] 111页 [无价] W15.1845/K142f 3 认识论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50页 [无价] 12.039/F143 4 个性教育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108页 [无价] W39.5/F143g 5 柏拉图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49页 [无价] W15.0133/B133f 6 卢梭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52页 [无价] W15.1343/L474f 7 亚理斯多德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112页 [无价] W15.0136/Y127f 8 艺术之本质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9[1930] 113页 [无价] W48.03/F143 9 哲学及其根本 范寿康著 上海:开明书店,1930 350页 大洋1.30元 10.83/F143 10 训练法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2[1933] 60页 [无价] W38.16/F143x

11 教育哲学大纲 范寿康著 [出版地不详]:中华学艺社,1933 79页 新法币2.00元 38.13039/F143j

12 各科教学法 范寿康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2[1933] 172页 [无价] W/38.16/F143 13 哲学通论 范寿康编 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4[1935] 192页 0.69元 10.31/F143

14 中国哲学史通论 范寿康著 上海:开明书店,民国37[1948] 442页 国币六元三角40.00 13/F143 ?

樊德芬(别号:纫秋,安徽霍邱人)曾任国立武汉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35年到校)

1 国家之理论与实际/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6卷2期(1936年) 2 欧洲宪政溯源(书评)/武大社会科学季刊/第6卷4期(1936年) 3 主权问题之底蕴/武大社会科学季刊/第7卷4期(1937年) 4 未来世界的政治组织/星期评论(重庆)/第10期(1941年1月) 5 中国文化与大学教育/今日评论(昆明)/第4卷16期(1940年10月) 6 论专家/国风//第8卷7期(1936年7月)

7 “欧洲宪政朔原”(读物介绍)/出版周刊/新203号(1936年10月) 8 青年问题之症结/中央周刊/第10卷36期(1948年) ?

方墉: 曾任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教授(1933年到校)

1 钢筋混泥土材截面计划法/武汉大学工科年刊/第1卷1期(1936年12月) ?

方重(别号:芦浪,江苏武进人)曾任国立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29年到校)

1 烧火凳上/星期评论(重庆)/第14期(1941年3月)

2 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2卷1-2期(1931年) 3 邓与布朗宁对于人生的解答/武大文哲季刊/第2卷4期(1932年) 4 诗歌集中的可落列奇/武大文哲季刊/第3卷1期(1933年) 5 心理学与文学批评[翻译]/武大文哲季刊/第6卷2期(1937年) 6 英国小品文的演进与技术/武大文哲季刊/第6卷4期(1937年) 7 文学与建国/今论衡(武昌)/第1卷5期(1938年6月) 8 西洋文学名著选/图书评论(南京)/第1卷5期(1933年5月) 9 滑稽画的精神[翻译]/妇女月刊(重庆)/第3卷6期(1944年8月) 10 德浮海岸/旁观(旬刊)/第3期(1932年11月)

11 马克思.列宁,与普罗文学/旁观(旬刊)/第9期(1933年1月)

*12 戏题方芦浪新居(陈登恪著)/星期评论(重庆)/第16期(1941年3月) 书目

1 英国诗文研究集 方重著 ;[出版地不详]:商务印书馆,民国28[1939] 296页 国币一元二角8.00cm 47.11/F154

?

方兴楚(别号:博泉)曾任国立武昌高师、武昌师大学数学教授(1914年到校)

1 九点圆之证法种种/[武昌高师]数理学会杂志/第1期(1918年5月) 2 关于递接相似形群之讲话/[武昌高师]数理学会杂志/第1期 ?

方壮猷(别号:欣安,湖南人):曾任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教授兼代系主任(1936年到校)

1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及抑商政策的实施/黄埔季刊(成都)/第3卷3-4期(1942年) 2 方壮猷氏倡议重修宋史/读书通讯(重庆)/第3卷58期(1943年1月) 3 四川的崖墓/春秋/第1卷7期(1940年12月) 4 所谓蛮洞/星期评论(重庆)/第15期(1941年3月) 5 中国社会基础的特质/星期评论/第20期(1941年4月)

6 中国的崖葬制(附方欣安来函)/星期评论/第28期(1941年6月) 7 宋史类编及宋史校注/说文月刊/第3卷11期(1940年)

8 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年谱/说文月刊/第4卷合刊本465页(1944年) 9 辽金元科举年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7卷3期 (1943年)

10 蕾波屏山沭川等县土司家谱/边政公论/第4卷4-6合刊(1945年6月) 11 蛮夷司文等九土司家谱/边政公论/第4卷7-8期(1945年8月) 12 契丹民族考/女师大学术史季刊(北平)/第1卷2-3期(1930-1931年) 13 元史/武汉大学讲义/国立武汉大学印 书目

1 东胡民族考 白乌库吉著;方壮猷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1934] 1册 大洋1.10元 22.912/B129 ?

费鉴照(江苏人)曾任国立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到校)

1 袁昌英女士的戏剧/旁观(旬刊)(南京)/第20期(1933年5月) 2 凌叔华女士的小说/旁观(旬刊)/第15期(1933年4月)

3 现代英国文学批评的动向/当代评论(昆明)/第1卷19期(1941年) 4 安诺德的古典主义/当代评论/第2卷7期(1942年)

5 罗斯金论道德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当代评论/第2卷9期(1942年) 6 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者/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1卷3期(1930年) 7 “古典的”与“浪漫的”/武大文哲季刊/第1卷3期 8 文学概论(书评)/武大文哲季刊/第1卷4期(1930年) 9 济慈心灵的发展/武大文哲季刊/第2卷3期(1932年) 10 浪漫的恋爱/新时代半月刊(武大)/第1卷1期(1931年5月) 11 济慈文名的曙晨/人文科学学报(昆明)/第1卷1期(1942年6月) 12 英国诗文研究集[书评]/星期评论(重庆)/第9期(1941年1月)

13 搬家/星期评论/第22期(1941年5月)

14 英国博物院图书馆的回忆/星期评论/第32期(1941年10月) 15 何谓“浪漫”/中兴周刊(武昌)/第30期(1934年2月) 16 闻一多——他的性格艺术与贡献/旁观(旬刊)/第13期(1933年3月) 17 利查特生(文艺批评)/旁观(旬刊)/第4期(1932年12月) 18 汤姆生/旁观(旬刊)/第10期

19 通俗化的大英百科全书/中央大学半月刊/第2卷2期(1930年10月) ?

冯沅君(笔名:淦女士,河南唐河人)曾任国立武汉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8年到校)

1 旅行/创造周报(上海)/第2卷45期(1924年)

2 淘沙(二,郭沫若君的十字架--创造周报47期)/晨报副刊/第6册(1924年4月20日第4版) 3 慈母/创造周报/第2卷46期(1924年3月28日) 4 /隔绝之后/创造周报/第2卷49期(1924年4月19日) 5 /隔绝/创造季刊(上海)/第2卷2期(1924年2月28日) *6 看了淦女士的淘沙以后[杨没累]著/晨报副镌/(1924年8月3日) 7 淘沙(与郑振铎探讨)/晨报副镌/合钉本6册(1924年3月15日) 8 淘沙(朱谦之杨没累两君的荷心谈...)/晨报副刊/(1924年7月29日) *9 [冯沅君等为《文潮月刊》的编辑委员]/文潮月刊

10 “科”与“科汎”/文潮月刊(上海)/第1卷1期(1946年5月) 11 播种的季节[翻译]/文潮月刊/第1卷1期

12 法国歌曲的价值及其发展[翻译]/文潮月刊/第1卷4期(1946年8月)13 13 人民颂/文潮月刊/第3卷5期(1947年9月) 14 双牛吟[翻译]/文潮月刊/第5卷2期(1948年6月) 15 劫灰/语丝/第60期 16 贞妇/语丝/第86期 17 “无病呻吟”/语丝/第6期 18 不著名的文人的作品/语丝/第10期 19 对于文学作者应有的理解/语丝/第10期 20 闲暇与文艺/语丝/第23期 21 愁/语丝/语丝/第23期第7页 22 缘法/语丝/第42期第2页

23 镜花园与中国神话/语丝/第54期第14页

24 南戏拾遗补/责善半月刊(成都)/第1卷13期(1940年) 25 论杵歌/歌谣/第2卷19期(1936年)

26 元剧中二郎斩蛟的故事/说文月刊/第3卷9期(1943年) 27 元剧题目正名的唱念者/说文月刊/第4卷合刊本第771页 30 再论诸宫调的引辞与分章/东方杂志/第42卷6期(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