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说明范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建筑设计说明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4.1商业用房面积约1826.6㎡。空调冷热源采用VRV机组,主机布置在屋顶上。末端大空间房间采用卡式四面出风机组,一般办公区域采用管道暗藏式机组和新风系统。

4.2住宅按分体空调设计。每户客厅、卧室墙外预留空调器室外机搁板及穿墙孔洞,并预留空调电量及空调插座。由电气专业预留空调电量及空调插座。空调冷凝水排至室外冷凝水立管(给排水专业负责)中集中排放,以防止冷凝水高空飘洒。

5.通风设计

5.1、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与消防排烟系统兼用。汽车尾气经由土建排风竖井引出排放,排放设置点应符

合卫生部门要求,风口距地不小于2.5m。除可利用车道自然补风外,其他区域设机械送、补风系统。通风标准为送、补风5次/小时换气次数,排风为6次/小时换气次数。 5.2、地下自行车库采用机械排风方式。

5.3、地下配电间和水泵房均设机械排风系统,通风量标准见第三条3.3款。

5.4、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选用低噪声换气扇进行排风,通风标准为8~15次/小时换气。同时由电气专业预留

分体空调电量及空调插座。

5.5、住宅厨房设带止回装置的垂直脱排油烟排风竖井,各户的厨房油烟由脱排油烟机排至土建防倒流子母竖风道

后引至屋顶高空排放。

5.6、住宅卫生间按5~10次/小时换气次数。污浊空气通过排气扇排至土建防倒流子母风道,引至室外排放。 6.风道、水管材料与保温

6.1空调凝结水管采用难燃B1型橡塑保温。

6.2空气凝结水管采用硬质UPVC管,凝结水管:?=13mm。

6.3空调送回风管采用带铝箔的离心玻璃棉板保温,厚度?=30mm。容重为48kg/m3。

7.防排烟设计 7.1、排烟系统

7.1.1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防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排烟量按6次/小时换气次

数计算,消防补风尽量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无自然补风条件的,设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排烟量的50%考虑。

7.1.2 所有排烟风机总吸入口处均设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等于或高于280℃时,排烟防火阀熔

断关闭,联锁关闭排烟风机,反馈信号给消防中心。

7.1.3 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确认后,自动停止所有空调和与消防无关通风机的运行,根据火灾信号,

启动报警区内的排烟风机、机械加压送风机、消防补风机运行。

7.1.4、消防排烟风机、设置在专用机房中。

7.1.5、排烟风机与其排烟总管上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联锁,当该防火阀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停止运行。排

烟口(排烟防火阀)平时关闭,能自动和手动开启,与其相应的排烟风机能自动运行。火灾时,消防控制

.

中心自动停止空调设备和与消防无关的通风机的运行,并根据火灾信号控制各类防排烟风机、补风设备等设施的启用。各空调通风系统主管道上的防火阀与该系统的风机联锁,当防火阀自动关闭关闭时,该风机断电。 7.2正压送风系统

7.2.1、住宅消防楼梯、消防电梯及楼梯合用前室,均有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商业部分如长度超过60m

的内走廊,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风机设在屋面。

7.3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7.3.1 管道材料、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的洞口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7.3.2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横向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穿过防火分区的垂直风管设在管井内。 7.3.3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处设防火阀: a、穿越防火分区处;

b、穿越通风、空调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c、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d、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e、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该防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7.4绝热材料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7.5防排烟系统均纳入消防控制中心统一管理。火灾时,消防中心自动关闭与火灾无关的通风风机的运转。 7.6防火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1)排烟风机采用消防专用离心风机,排烟风机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送排风管道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2)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厚度不小于40mm。并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3)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阀、管材和保温材料的设置和选用符合消防规范和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 8. 消声隔振与环境保护:

8.1所有通风设备均采用高效率、低噪声、低震动的设备,并采用合适的消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措施,

以满足环保规范有关噪声的要求。

8.2通风风道系统均采用消声器或消声弯头。 8.3商业建筑设有厨房时,厨房油烟须经过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高空排放。 9.节能措施

9.1选用高效能的VRV变冷媒热泵机组。可根据负荷变化调整、开启、关闭相应的设备和阀门。

9.2住宅选用的分体式空调应满足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 )中第3级能效等级的规定值。

.

9.3空调、通风、动力系统的各类设备均选用效率高、能耗小的产品。普通机械通风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大于Ws=0.32 [w/(m3/h)]。

9.4合理划分空调系统

(1)从节能的角度出发,中央空调根据使用时间、温度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空调系统。 (2)对需要24小时空调环境的房间采用独立空调,以利节能、控制和管理。 9.5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

(1)空调采用VRV变冷媒系统加新风系统,各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分别控制、自主调节,利于节能。

(2)空调采用末端加新风系统等,各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分别控制、自主调节,利于节能。 (3)中央空调的整个系统可联入BA系统。从而实现自控。 9.6新排风的节能措施

(1)新风系统根据使用功能要求设置,在满足卫生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新风送风量,以控制新风系统的能耗。

(2)空调新风管采用保温风管,可有效防止由于传热等引起的能量损失。

9.7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满足国家有关节能规范的指标。

10、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

1、商业空调系统均按国家规范规定的新风量要求,以满足室内人员新风要求。 2、所有通风空调、设备均选用低噪音型,并设置减振器与基础联接。

3、通风系统设置消音器,以降低风速噪音,设备与管道连接处设置柔性接管以减少振动噪音传递。 4、住宅厨房油烟、卫生间污浊空气通过土建防倒流子母竖风道,引至室外,高空排放。

5、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其排风口部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目标,并保证其底部距地不小于2.5m。

十二、设计专篇

(一)节能设计

1. 建筑设计

客厅、起居室采用断桥铝合金框,LOW-E中空玻璃;屋面及外墙面作保温隔热处理,外墙采用30mm岩棉板,以达到KM≤1.0。屋面采用20mm挤塑聚苯板加珍珠岩保温系统。 2. 结构设计

采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构件用料。 3. 给排水设计

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水泵选型尽可能使工况点位于水泵—扬程曲线的最高效区段内。

.

4.电气设计

4.1 采用节能光源及高效灯具。自然采光的利用。 4.2 核定用电量的控制。

4.3 变压器的台数控制,并采用低损耗变压器。

4.4 住宅楼内走廊等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紧凑型灯具,楼梯照明采用声控开关控制。半地下车库采用T8型荧光灯,功率因数改善不小于0.9,并采用就地补偿措施。

4.5 住宅公用部分及公建部分的光源和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灯,除高层住宅电梯厅照明和应急照明外,其他部分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高功率因数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4.6 部分小区内的庭院灯、草地灯采用太阳能源。 5. 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管供应热水系统,减少能源消耗。 (二)无障碍设计 1. 设计依据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2. 设计理念

2.1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2.2 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特殊要求。 3. 道路设计

小区内各级道路人行道的纵坡度不大于10%,人行道有台阶时,设轮椅坡道。小区主要入口的人行道设缘石坡道。停车场设置无障碍车位。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公共建筑等入口处作无障碍设计。 4. 单元门入口设计

4.1 中高层每单元的入口设计1:12的无障碍坡道,坡道口设置盲块。高层住宅的公共走道,电梯轿厢、候梯厅均按无障碍设计。轿厢尺寸不小于1600×1400mm, 走道净宽不小于1200mm。

4.2 无障碍住房均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公用外门开启后净宽不小于1200mm; 门厅通行宽度大于1500mm; 各使用空间均按标准设计。

4.3 无障碍住房的给排水、通风、燃气、电气等设备均按规范设置。

(三)消防设计

本工程位于安庆市,由一栋两层商业、两栋高层住宅、一层地下车库等建筑组成。 1. 总体消防设计

1)紧急状态(如火警)下消防车道可到达每个建筑物,车道宽度大于4M,高层建筑同时满足登高面要求。 2)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及道路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3)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

.

4)小区结合物业中心设立消防控制中心。 2. 单体消防设计

1)住宅各单元标准层均独立成为一个防火分区。 2)疏散楼梯,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3)高层开向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4) 地下机动车车库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每个区域设两个疏散口。机械排烟。地下自行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500㎡,每个区域设两个疏散口。 3. 消防报警

3.1、将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在地下车库、公建及规范要求的地方设立消防报警系统及相应的联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将选用总线制报警系统及相应产品。

3.2、根据规范设置感温感烟探测器,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带专用通信接口),警铃,此外, 在消火栓箱内设有直接起动消防泵的控制按钮。

3.3、火警发生后,报警系统能自动发讯并能自动(或手动)启动喷淋泵和消火栓泵,同时 启动正压风机及排烟风机,启闭有关阀门,强制消防电梯降至首层。

3.4、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布线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BV,RVV,RVVP穿金属管暗敷,如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4.给排水消防设计

4.1 供水水源

由市政提供二路DN200给水管道,经水表计量后在基地内成环状布置。供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4.2 室内消火栓系统

1)高层住宅和地下车库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2) 住宅、车库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设有消火栓箱,消火栓竖管设置间距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

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 自动喷淋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危险等级属为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度8 L/min·㎡,作用面积160

㎡。

5) 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水流指示器,当任何一个喷头动作时,喷水系统的加压泵立即启动,并发出信号至消

防中心报警。系统采用玻璃球喷头,其动作温度为68℃。 6) 水泵接合器

7) 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于室外分别设有水泵接合器,供市政消防车向室内加压供水,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

量为10~15l/s,并与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在15~40米范围内。灭火器在走廊和有固定人员值班的场所,

.

均设有手提式灭火器。

(四)人防设计

本工程共设六级人防地下室2925.2㎡。共分为2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内分设防爆单元,采取临战砌筑方式,每防爆单元面积均小于500㎡。其深化设计由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

(五)劳动保护、卫生防疫、环保

1.劳动保护

1) 电梯的选用是经劳动保护部门认可的产品。

2) 有人操作的设备机房、库房等设有机械通风系统和岗位换气装置。 3) 较大的设备机房、管理人员另设工作室。

2.卫生防疫

1) 内供水管采用UPVC管材,以保证水质质量。

2) 采光设计充分考虑建筑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其居住空间窗地比>1:7,其它部分的窗地比>1:10。 3) 新风量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4) 洁具数量按规范要求设置。

5) 建筑基本呈南北向排列,有利于满足日照要求。高层建筑均满足规定日照要求,详见日照分析图与结论。

3. 环保

3.1 地块内产生的废水、污水、废气、噪声等采取以下措施: 1) 污、废水

室内厨、卫污、废水合流,设置化粪池,经总管汇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车库的废水经隔油和污泥沉淀由分散设置在集水井中的潜水泵加压后排至室外。 2) 废气

厨房烟气经烟道高空排放。地下停车库废气高出地面2.5米以上排放。排气(排烟)口部结合小区的绿化景点和车库疏散楼梯进行排放。 3) 噪声控制

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采用隔震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软接口,并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装置。高层水泵房单独设置。对产生较大噪声的电梯机房采用隔音门、吸音墙和吊顶。 设备机房内的水泵设有隔振及消声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垃圾收集设计

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位置设在各楼栋前。垃圾收集方式为集中存放定期运出,并设立袋装和分类。

.

1、小区安保系统设计的目标、原则

小区的安保系统设计目标本着“造价不高,功能全”的宗旨,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群体的需要,尽可能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小区安保系统设计采用先进、成熟及实用的技术;整个安保系统将为物业、居委会各方面的服务工作提供方便。

2、系统方案概述

2.1 小区内将设立电子保安系统

保安系统将是一个包括侵入探测、报警监控、出入口控制的综合系统,并设置安保中心总控室。 2.2 本工程设置访客对讲系统

主机设在单元门口防盗门上,中心离地1.6M挂壁安装,管理员机设在值班室或其它合适位置,每户设带报警按钮的对讲分机。来访人员将由单元门口的对讲机呼叫住户,经住户同意并开启电控门锁后方可进入单元内。 2.3 小区内将设置巡更系统

并在小区内各主要部位设置巡更点。巡更系统能按时间、区域或部位对巡更点和巡更线路编程设防或撤防。 2.4 家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住户室内设置“四项保安”系统:

1)一层、二层和顶层住宅的对外门窗均设防盗报警探测器(微波红外线防盗探测器双鉴探头); 2)有害气体泄露报警; 2.5 消防报警与灭火控制

根据国家相关消防规范,地下汽车库等场所将设二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十二、四新技术应用

1. 保温隔热措施

外墙面作保温隔热处理。卧室和起居室外窗采用双层玻璃以达到保温隔热和防噪效果。 2. 太阳能的运用

推广太阳能应用项目和绿色环保节能材料。设太阳能热水器为每户提供太阳能加热水源,小区内的庭院灯、草地灯采用太阳能源。

3. 每个住宅单元采用电子防盗门 4. LED 信息公告牌

为了小区业主,物业居民委员会之间的信息传播便利,拟在小区主如入口处设显示通知、告示等便民信息,方便业主随时了解社区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