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再认好于回记忆;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熟悉环境的改变;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后天经验所致。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一、填空

1.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3.(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音。

4.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

5.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6.皮亚杰研究了2—7岁儿童的语言,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7.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8.社会化语言有下列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9.皮亚杰认为,在自我中心语言阶段,儿童之间的交谈没有(因果关系)的解释,只有对事物的描述和对事实的陈述。

10.语言获得理论有(先天获得论、语言习得论、相互作用论)。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2.对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压力。

13.有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

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4.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等。

15.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6.儿童在2~4岁之间,攻击形式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17.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18.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1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0、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3)水平,(6)阶段。 二、名词解释

1.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2.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3.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儿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情境的能力。 三、简答

1.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1)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2)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2)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试述依恋的特征。

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4.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

5.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1)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6.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7.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万能不变的;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四、论述

1.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2.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响;2)儿童自身身体的吸引力:相貌漂亮的儿童更易受其他儿童欢迎;3)自身不同的行为表现:外向、友好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4)认知能力的高低: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5)教师的影响:教师对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

第五章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填空题

1.到了2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咿呀之歌”)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5 2.处(象征期)的儿童开始逐渐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 3.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及定型期)。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经历了(本能直觉期)和(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 5.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

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6.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

7.搭积木、插积塑、捏橡皮泥、折纸、小制作等游戏是(结构性游戏)。 8.到了4岁左右,(结构性游戏)成为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

9.按照学前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表现的年龄特征,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序列性装扮游戏)及角色游戏。 10.当儿童的几个装扮行为具有连贯性时,这种游戏被称为(序列性装扮游戏)。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性游戏: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

2.结构性游戏: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3.合作游戏:儿童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或满足同一个需要,在合作中一起游戏。 4.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

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儿童装扮的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他们自己是装扮行为的行动者。 6.角色游戏: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

1.以社会性参与程度可将游戏分为几类?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2.简述操作性游戏的发展阶段。 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 四、论述

1.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地参与游戏;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游戏中有人与人(物)的交流;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需要展开)

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一、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