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

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填空:

1.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2

2.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3.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4.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5.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6.(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7.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8.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9.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0.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11.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2.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 二、判断

1.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2.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3.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5.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 6.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 7.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 三、问答

1.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四、论述

1.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一、填空题:

1.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2.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3.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5.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6.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7.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8.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9.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10.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1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12.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13.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4.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15.(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16.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17.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19.一般来说,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的。

20.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5)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 二、名词解释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客体永久性: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4.记忆恢复: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5.记忆策略:是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6.自传体记忆: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7.直觉行动思维: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8.具体运算: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

9.形式运算: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

10.自我中心: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三、简答

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