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行程中,大学生艺术团人发挥自己的文艺才能,在欢迎晚宴以及日常交流活动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素质。大学生艺术团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随团人员的好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日、韩两国人民的欢迎和高度评价。而在访问期间,大学生艺术团同学还积极向当地人民学习、交流,汲取外国民族文化精华,让自己的艺术方向得到拓展。

2012年9月,舞蹈团赴大连参加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并荣获表演艺术类二等奖。 5. “艺之翼”社会实践队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艺之翼”社会实践队成立于2011年7月9日,本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四点希望,以在实践中激发自身的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总体目标,以普及高雅艺术、传递文化精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大众为宗旨,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而举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当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和活力。社会实践队取名“艺之翼,恰是意欲凸显:艺术本无形,但通过美妙的歌声、曼妙的舞姿、悠扬的琴声中,她逐渐成为了大家可触可感的实体。为这个实体插上翅膀,她便飞到了更多的地方。所及之处,播撒的不仅仅是高雅艺术的种子,还时刻栽种着当代青年青春向上的枝蔓、高校艺术教育所盛开的鲜花以及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须。

“艺之翼”社会实践队曾先后赴山东泰安,军训基地等地进行慰问演出,均取得一致好评。本次“艺之翼”社会实践队于2012年7月16日赴河北省秦皇岛、承德两地,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其排演时间之紧、演出任务之重、演出条件之难,超越以往任何一次演出。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实践队成员们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完美完成每次演出,让艺术之花一路绽放。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推广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我们在学校中首创了大学生艺术团的“艺之翼”暑期社会实践队,发挥我们的特长优势,展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同时也为迎接十八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开展的“喜迎十八大,文艺下乡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 切实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健全工作制度 1. 招新迎新,补充新鲜血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学期伊始我团依照惯例面向全校大规模招新。对于广大新生来说进入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蕴藏着新的希望。大学生艺术团也希望为广大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艺术天分的平台。在充分的宣传之后艺术团吸收了一批热爱艺术同时有一定艺术功底的同学以及愿意参与艺术团各个管理部门工作的同学。这些同学的加入为艺术团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艺术团更好的完成学校的有关任务提供了保证。为了不错失人才我们先后进行了几次面试,使得大学生艺术团的血液得到补充、精神得到传承。

2. 团队常规建设明确职责划分,重点强化团部功能,理顺工作思路

利用补齐配制的机会,艺术团在这一年度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工作,对团队部门设置的调整之后,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各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了团队的工作能力与专业能力。

大学生艺术团团长团现设团长一人,副团长五人,下设行政管理部、演出管理部、文化传媒部、公关外联部、项目运营部五个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北国剧社、交响管乐团、室内民族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十一个专业演出团体,各团体与团部分别设有分管团长进行分管,同时重新明确各团部职能,细化分工,使得部门重新找准位置,达到团部与团体相互“动起来”的目的。

大学生艺术团秉承传统的层级负责制,部员、团员对部长、团长直接负责,部长、团长对团长团直接负责。这样保证了沟通的及时和通畅,也确保了任务传达和落实的有效性。大学生艺术团在层级负责的工作体制之下,打破自下而上单向负责的桎梏,要求领导层成员对下层成员进行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关注。团长团对部长、部长对部员,都需履行这项义务。这样可以保证艺术团中的每个成员在自我付出中获得成长之外,能够得到一些富有指导性的工作经验。

大学生艺术团实行每周例会制,将周二晚上9点定为团长团和各团长、部长的交流时间。每逢大型活动,还将组织前期筹备会。这样既能保证上周工作及时总结、下周任务提前明确,还避免了例会的不规律性带来的浪费和低效。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给予每个成员发表想法的权力和机会,集体讨论,择优而行。重大事项由团长团统筹规划,各分团团长、部长有知情、讨论和质疑的权利。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深入地参与到每个活动当中。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能够从每个活动、每项工作中找到自我成长的机会。

3. 健全各项制度,促进艺术团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大学生艺术团通过会议商榷各个队伍的管理办法、绩效考评、值班制度、评优制度、监督制度、例会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成员各司其职,工作开展日益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以往的积累经验和具体的实际情况,艺术团先后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财务管理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外接活动及物资外借审批条例》等多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除此之外,还实施了其它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致力于建立一支专业性的精英团队。 (三) 增强团员归属感,提升艺术团整体水平 1. 品牌识别设计,增强团员归属感

大学生艺术团于今年9月份,完成了包括团徽在内的一系列视觉识别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定位。将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通过VI设计,对内可以得到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团队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大学生艺术团的整体形象,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现大学生艺术团团徽主体由一个颇具动感的高音谱号构成,敏毓灵动而不显刻板,独具创意。标志形似\艺\字,似天鹅展翅,又如破土而出的萌芽,朝气勃发。丰富的象征意义,赋予了标志深刻的艺术内涵,同时也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跃动的青春与梦想,彰显了大学生艺术团的不凡追求。 2.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艺术团的精品项目

过去的一年,大学生艺术团成功的举办了一系列演出活动,向广大同学展现大学生艺术团的特色,同时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在广大同学当中赢得很好的口碑。每次活动我们整个团队都高度重视,从活动的组织策划到活动当天的具体实施,我们均严格把关,实施工作责任制、项目管理制,既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起到对各干部的监督作用。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召开筹备会,务必使每位学生干部能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此次活动。我们的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的加强,团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质的提高。

这一年中,我们致力于打造艺术团优质节目和精品项目。一方面,我们延续历年传统,高质量的完成了诗乐会,新年音乐会等各团的专场演出,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排练效率,争创高质节目。艺术团成员在坚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之外,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靠着坚韧的毅力、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难,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细细琢磨反复排演,保证每一次演出的最后成功。训练中我们采取了老生带新生、互帮互助、质量为上的训练模式帮助团员更快进步。 (四) 十年回顾,展望未来

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于2000年,十年来一直努力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工作。在对现行举措进行重新评估检讨的基础上,大学生艺术团对人才培养、新制度的建立方面都有所动作,但演出制度以及质量则将是一以贯之的。

而怎样让艺术活动与时俱进,打出品牌,是大学生艺术团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中的关键突破。一首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曾无数次唤起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珍视与热爱。一段段旋律,历经口授心传,不断激励当代艺术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很多久演不衰的艺术作品都已经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虽然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向上的发展趋势,但我们深知自己在业务水平和行政管理方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今艺术团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周期,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在进行探索创新,推出以传统艺术为底色、以当代观众为受众、反映时代精神,以师生青睐为目标的艺术作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扭转很多人心目中对艺术“曲高和寡”的印象,让各种艺术形式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将更多的既保持了高雅艺术性,也能与大众进行心灵交流、对话、沟通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大家,提升大学生艺术团的影响力,使艺术融入校园,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相信大学生艺术团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