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试卷2003-2007[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浙江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试卷2003-2007[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杭州商学院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课程: 政治经济学

一、

单选择(每小题1 分,共15分)

1、生产资料是指( )

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资料与劳动手段之和 5、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6、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①生产剩余价值 ②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为剩余价值生产作准备 ④为实现资本价值作准备

11、资本周转速度( )

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②与周转时间呈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③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成正比 ④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成反比 14、利润率是( )

①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③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④剩余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率

2、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 ①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价值和交换价值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④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3、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

①个别劳动时间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具体劳动 ④联合劳动

4、在“1只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假定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生产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一半,则一只羊=( )把斧子 ①2 ②1 ③4 ④8

5、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只需要( )

1

①纸币 ②现实的货币 ③贵金属 ④观念上的货币 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没有关系 4、制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 )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抽象劳动 D、具体劳动 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 )

A、 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作用区分的 B、 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否移动区分的 C、 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区分的 D、 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职能不同区分的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格形成过程的统一

7、平均利润率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 )

A、 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的 B、 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C、 各生产部门普遍提高价格形成的 D、 各生产部门普遍降低价格形成的

8、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厂房、设备 B)原料 C)燃料 D)劳动力 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固定资本的产物 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I(v+m)= II c B)I(v+m)> II c

C)I(c+v+m)=I c+I I c D)I(v+m)+I I (v+m)=I I (c+v+m)10、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级差别 7、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

2

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

9.下列关于货币和资本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B、货币在生产过程中就表现为资本形态; C、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条件;

D、作为商品流通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本质上都体现的是价值规律。 10.对劳动力的论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劳动力作为人的劳动能力只有使用价值;

B、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绝对的静止的;

D、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价值。 12.工资的本质是

A、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劳动报酬; B、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体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等价交换的规律; A、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与需求的矛盾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商品价格与价值的矛盾 3、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就是( )

A、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B、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社会所有制 D、非公有制 11.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 A、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为补充 C、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国有制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12.股份制企业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公司组织形式是( )

A、 无限公司 B、 两合公司 C、 股份有限公司

3

D、 合伙制公司

9、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B、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 C、个体私营经济的产生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创新 10、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 )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26、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 )

A、居民 B、企业 C、政府 D、非赢利机构 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模式是( )

A)宏观直接调控 B)宏观间接调控 C)计划调控 D)行政命令调控 13、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市场经济模式是( )

A、 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B、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

C、 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D、 英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14、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

A、社会保险 B、优抚安置 C、社会福利 D、社会互助 15、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 )

A、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B、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 社会所有制 D、 非公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劳动力所有权必须依附于他人 B、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C、劳动者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