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市白沟镇总体规划(修编)( 2007—20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碑店市白沟镇总体规划(修编)( 2007—20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3 城镇性质概述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白沟镇的城镇性质概括为:

中国箱包之都。以箱包产业为依托发展轻工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工贸型城镇。

2. 城镇规模 2.1人口规模

白沟镇镇区现状人口为10万人。根据人口专题报告的预测,采用回归分析法、产值预测法等方法,并以环境容量校核,综合增长率法、分项预测法、劳动力需求法、城镇人口分配法等方法,预测白沟镇镇区201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14万人,2020年为22万人。 2.2 用地规模

2007年白沟镇镇区现状建设用地为12.83平方公里,人均128.30平方米。

根据白沟镇的用地现状和地形条件,规划白沟镇镇区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6.1平方公里,人均115.02平方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25.5平方公里,人均115.89平方米/人。

3. 城市规划区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的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管理职能的范围。白沟镇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为白沟镇行政区范围,规划区面积为54.5平方公里。

第五章 镇区总体布局

1. 镇区用地现状

目前,白沟镇镇区随着市场和工业区的建设向东、向北拓展,现状白沟镇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83公顷,其中居住用地622.95公顷,占50.62%;公共设施用地216.28公顷,占17.58%;工业用地159.38公顷,占12.95%;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180.82公顷,占14.70%;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9.13公顷,占1.55%。

从用地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用地布局不合理,城镇各功能分区混杂,影响城镇环境质量,工业用地处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2)用地结构不紧凑,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3)居住档次不高,镇区有大量的自建房,公共服务、市政配套设施缺乏。 (4)商贸市场体系发达,但市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5)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均衡,文化体育设施严重缺乏。

(6)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相互混杂,环境质量较差,仓储用地布局不合理。

(7)城镇道路网系统性不强,道路功能定位不清,过境交通穿越镇区,对镇区产生干扰。 (8)镇区公共绿地比例低,绿地未形成统一系统,居住区绿化面积不足。

(9)对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挖掘、利用不够,镇区整体环境品质不高,缺乏特色。 (10)镇区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市政用地布局不当。

2. 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

白沟镇区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但白沟镇域面积仅有54.5平方公里,现状镇区建设用地以外大多为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受到行政区界限的制约,此外白沟镇区现状还受白沟河、大清河的限制。目前,镇区主要集中在白沟河以东、津保路以北的区域。 (1)向西发展

白沟镇镇区西部为白沟河和大清河,再向西则为高碑店市东马营乡。受到河道防洪堤以及行政区界的限制,决定了镇区不能向西发展。 (2)向南发展

白沟镇镇区南部有省二级公路——津保公路并且公路以南为高碑店市与容城县、雄县的行政区界限,受到行政区限制,镇区向南发展的余地很小。 (3)向北发展

白沟镇区北部地势开阔、村庄稀少,镇域北部与高碑店市泗庄镇相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京白路以西已沿北环路建成五金机电灯饰建材市场,京白路以东工业区也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旦京白路向北延伸,城镇用地向北发展是必然趋势。

未来白沟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将突破行政区界限,与泗庄一体化发展,并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逐步实现跨区域建设。镇区向北发展亦可加强白沟镇区与泗庄镇的联系。 (4)向东发展

白沟镇域东部与雄县相邻,现状镇区东部地势开阔、平坦。目前工业区“异军突起”,镇区向东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京白路以东、团结路以南现有大片的林地,镇区向东有着充足的发展余地,与现有镇区也有便捷的联系。 (5)小结

规划白沟镇区用地发展方向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集中紧凑发展原则;农田保护原则;生态保护环境的原则;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原则;有利于促进市场和工业发展原则等。

通过对镇区现状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从长远来看,白沟镇区的发展方向可归结为:北进、东拓、西优、南控。就规划期内而言,重点向北、向东发展;西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和完善;津保路以南适度发

展。

3. 镇区用地布局

根据白沟镇的城镇发展战略和用地的可能性,规划镇区用地呈组团式发展,构成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多个功能区,形成“双心、三轴、六区”的布局结构。 双心

北部镇区主中心:在镇区北部京白路与康庄路交汇处,布置白沟镇行政、文化、商业中心,构成白沟镇区的城市主中心。行政中心位于京白路东侧、康庄路北侧,将白沟镇政府搬迁至此,集中布置白沟镇主要的行政办公机构和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文化中心位于康庄路南侧,与行政中心隔路相望,重点布置文化艺术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商业中心位于康庄路以北,集中布置为白沟镇区服务的商业、金融机构。京白路以西、康庄路北侧布置会展中心以及体育中心。

南部镇区副中心:在镇区南部京白路与友谊路交汇处,与现有的和规划的商贸市场相邻,集中布置为白沟市场服务的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机构,形成镇区南部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 三轴

京白路 —— 贯穿镇区南北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在京白路两侧规划建设公共绿带并结合两侧用地的开发建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极具特征的城镇公共空间和自然生态走廊。

友谊路 —— 镇区南部联系东西的城镇发展次轴。友谊路两侧汇集了商业、金融、商务办公和文化娱乐设施。对友谊路两侧现有商务、商业、金融等设施提升档次,整合周边用地,并向东延伸,形成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街道景观,成为展示白沟镇区形象的中央城市景观轴。

康庄路 —— 镇区北部联系东西的城镇发展次轴。在康庄路两侧集中布置行政、文化、商业、会展等白沟镇区主要公共设施,形成镇区北部东西向发展次轴。 六区

商贸综合区:西至富强路、北至北环路、团结路、东至东外环路、南至津保路,该区汇集了白沟主要的商贸市场,既具有专业市场商贸交易功能,又具备城镇副中心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和居住生活等多种功能。

老镇居住片区:西至防洪大堤、北至北环路、东至富强路、南至南外环路。保持老镇传统的空间格局,降低密度。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整治环境、增加公共绿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市政基础设施。 北部生活居住片区:北至北外环路、东至东外环路、南至滨水路、西至富民路。布置白沟镇行政、文化、商业、体育中心,构成镇区北部以居住生活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采取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建设集约紧凑、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的现代居住社区。

东部工业区:北至滨水路、东至东外环路、西至京白路、南至团结路。在现有以生产箱包、服饰、皮革等配套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和规模化集群,完善产业链配置,形成现代化、功能化、环保化的一类

工业区。

北部工业区:北至北外环路、西至十白路、南至滨水路、东至富民路。以发展合成革、服装、纺织等产业为主的工业区,远景继续向北跨越行政区划界线,可考虑与泗庄一体化建设工业区。

物流仓储区:在津保路以南,具有物资储存、集散、交易的功能。布置在镇区的主要出入口,充分利用靠近津保高速、津保公路及城镇快速路的优势。在用地布局上,与市场商贸用地结合并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第六章 镇区专项用地规划

1. 居住用地规划 1.1居住用地现状

现状镇区居住用地面积为622.9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0.62 %。

镇区居住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是由农村居住用地发展而来,以农民宅基地为主。其中,位于镇区西部的住房大多建设年代较久,新建居住小区主要集中在友谊路以北、富民路与富强路之间。 镇区居住用地大部分是三类居住,以带围墙的平房居多,其性质大多是私房,以一层为主,临街住房大多底层多作为商业用途。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三类居住区建筑密度较大,住房陈旧,且道路曲折狭窄,整体环境较差,缺乏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整体布局混乱。二类居住,层数为5~6层,多为近年来新建居住小区,用地面积较少,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设施也比较齐全。

1.2 居住用地现存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白沟镇区居住用地主要问题有: (1)居住用地不紧凑,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目前白沟镇镇区人均居住用地62.30 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一般标准。但镇区内由于以三类居住为主,住宅形式以四合院为主,占地大,布局零散,用地浪费,导致居住用地土地利用率低。 (2)居住用地等级较低,三类居住所占比重大。

由于镇区内居住区建造历史较久,多为私人自建房,住房陈旧,而旧城改造难度大,因此三类居住仍在居住用地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白沟镇居住生活区的主体。镇区内新建居住小区刚刚起步,所占比例较低,且居住小区零散分布,不成规模,没有成片聚居的居住区,人们居住的档次不高。 (3)居住用地与其它各类用地混杂布置,造成相互间干扰大。

临街居住绝大多数为底层商业,并且居住区混杂着大量的加工作坊,造成噪声、环境等的污染,影响了居住整体环境。

(4)居住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