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在药典中的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气相色谱法在药典中的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甲醇6 0 μ g、乙醇1 0 0 μ g、 二氯甲烷1 2 μ g、正丁醇100μ g和乙酸乙酯10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附录VI P第三法)试验,以6%氡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起始温度50°C ,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10°C的速率升温至150°C ,维持1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应符合规定。

又如壬苯醇醚中残留溶剂二氧六环和游离环氧乙烷[20],精密称取本品 5 . 0g,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二氧六环适量,加入经160°C 挥发5 小时的壬苯醇醚中,充分振摇使混合均匀,并定量制成每1g 中含二氧六环5μ g 的溶液,精密称取5.0g , 置 20mL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附录 V E) 试验,以乙基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填充剂,柱温为160°C ,进样口温度为200°C ,检测器温度为200°C ,顶空瓶平衡温度为130°C ,平衡时间为30 分钟。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二氧六环不得过0 .0005%。精密称取本品 5 . 0g,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量取经标定的环氧乙烷贮备液适量,加入于150°C 挥发3 小时的壬苯醇醚(按以下气相色谱 法测定,不得检出环氧乙烷)中,置冰浴中充分振摇使混合均 匀,并定量制成每 1g中含环氧乙烷1μ g 的溶液,精密称取5. 0g,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取乙醛与环氧乙烷贮备液各适量,加入经150°C 挥发3 小时的壬苯醇醚中,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乙醛与环氧乙烷各约为10μ g 的溶液,称取5. 0g ,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附录V E) 试验,用 6% 氰丙基苯基 -94 % 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50°C ,维持7 分钟,再以每分钟80°C:的速率升温至200°C ,维持 8 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C,检测器温度为250°C ,顶空瓶平衡温度为100°C, 平衡时间为30 分钟。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乙酸峰与环氧乙烷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再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游离环氧乙烷不得过0 . 0001% 。

又如注射用重组入白介素-2种乙腈残留量的测定[21],如工艺中采用乙腈,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Ⅲ C)进行。色谱柱采用石英毛细管柱,柱温45℃,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室温度30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每分钟4.0mL,用水稀释乙腈标准溶液使其浓度为0.0004%,分别吸取1.0mL上述标准溶液及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400μL,通过比较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判定供试品溶液乙腈含量,乙腈残留量应不高于0.0004%。

九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气相色谱分离后的流出物呈气态,待测化合物的分子大小也适宜于质谱分析。在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及高容量质谱真空泵的情况下,色谱流出物可直接引入质谱仪。质谱法是使待测化合物产生气态离子,再按质荷比(m/z)将离子分离、检测的分析方法,检测限达10—15?10—12 mol数量级。质谱法可提供分子质量和结构的信息,定量测定可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

电子轰击离子化(EI)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最常用的离子化方式,将气相色谱分离后处于离子源的气态待测化合物分子,受到一束能量(通常是70eV) 大于其电离能的电子轰击而离子化。最后在高真空状态下,质量分析器将离子按质荷比分离。质量范围、分辨率是质量分析器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质量范围指质谱仪所能测定的质荷比的范围,分辨率表示质谱仪分辨相邻的、质量差异很小的峰的能力。常用的质量分析器有扇形磁场分析器、四极杆分析器、离子阱分析器、飞行时间分析器和傅里叶变换分析器。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入们对药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检测标准也会日益严格,未来药典的制定肯定会对药物的检测方法提出更高要求。而气相色谱是目前应用相对较多,检测结果精确的方法之一,在未来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与质谱仪的联用后,其分析方法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高,日后的应用也会有所增多。掌握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对我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及科研创新都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31~

3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78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2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89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35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39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75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5~126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98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90 [1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33

[1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47~

48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070 [1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48 [1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53 [1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61~

63

[1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4 [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1 [2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