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同步讲义必修二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最新高中生物同步讲义必修二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

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 D

解析 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它们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但并不都分布在同一区域内,可由多个种群组成,D项正确;而食物种类、分布区域及毛色不是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A、B、C项错误。 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 )

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 ②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③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 ④产生了生殖隔离 A.①② C.④② 答案 C

解析 生殖隔离一旦产生就阻碍了基因的交流,从而产生新物种;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4.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作用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5.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B.③④ D.①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

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多样性。

答案 (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5)物种

[对点训练]

题组一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B.物种是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答案 C

解析 同一物种的个体不但能相互交配,而且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种群的生物若能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爆发式形成新物种时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2.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B.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人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C.生殖隔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 D.不同的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B

解析 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如果环境条件相差不大,也可能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若人为地放在一起,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仍能产生可育后代,B错误。 3.(2018·山西大学附中诊断)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

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 C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已经产生,土壤酸碱度这一特定的环境只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发了生物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定向性,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项错误;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C项正确;因这两个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不能交配,或者能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项错误。

4.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年份 S基因频率/%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答案 D

解析 1870年,S基因频率为10%,s基因频率为90%,所以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90%=81%,A错误;1900年至1960年,S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物种发生了进化,B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1870 10 1900 50 1930 65 1960 50 199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