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师调剂手册某些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医院药师调剂手册某些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退药手续

(1)因药学部工作人员错误和药品质量问题退药者,可到相关药房进行退换。

(2)因药品引起不良反应退药者,开方医生必须按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实施细则》办理相关手续后,由开方医生开具退药申请,退回本张处方数量范围内的致不良反应的药品。

(3)因医生开错药而需退药者,由开方医生开具退药申请,经医务处处长、副处长签章同意,开退回错开、误开药品。药学部将其作为不良医疗质量事件,填写“医生差错本”备查。

(4)患者死亡而需退药者,由开方医生开具退药申请,隶属科主任批准后办理退药。

(5)患者因住院、转科、变更治疗方案,由开处方医生开具退药申请,隶属科主任批准后办理退药。

(6)退药申请采用与患者相关的处方用红笔填写,一式两份,在诊断栏内必须注明退药原因,连同开药底方、退回药品一并交给药房有关人员。

(7)药学部各药房设专人办理退药手续,待检查退药处方和退回药品符合要求后,在退药处方上盖章签字后交与患者。门、急诊人员办理退药手续,必须填写“们、急诊药品销后退回登记表”。 (8)门诊患者和出院患者退药必须携带医院开具的原始收据,按财务有关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9)退药必须到相关药房办理。

7.退回药品的处理

(1)能确认质量无问题的,办理入库手续后可再应用。

(2)不能确认质量状况的,办理入库手续后按有关规定报废处理。 8.因本院工作人员失误而致患者退回药品不能再使用的,经济损失由相关人员负责。

9.不属于上述各种情况的不能劝止的退药事宜,由药学部主任和医务处处长协商处理。

10.本制度由医务处、药学部负责解释。

中药待煎患者登记管理制度

中药待煎患者登记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中药待煎服务的各项信息登记管理。

1.将各病房待煎药物根据处方所写的患者各项信息,在病房登记本的个人卡片上,登记患者姓名、病床号、服药剂数、服药起止日期及特殊药液量等内容。

2.病房代煎中药必须先进行登记,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煎药处理,待煎服药日期较远、暂时不煎的放在待煎药架的指定位置,以防止漏登。 3.病房登记本设专人负责,对各病房待煎中药患者信息及时进行登记;如发现有患者服药日期重叠或有间隔现象,处方剂数与标签不符,病床号与患者错误等,要及时与相应药房人员联系,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4.门诊待煎汤药取回后,核对煎药人标签剂数与处方是否一致,发现不符的应及时与门诊药房人员联系,以防错煎;取药日期较远、暂时不煎的放在待煎药架的指定位置。

5.代煎汤药进行煎煮开火后,及时将各患者信息分别登记在相应的中药代煎登记本上。患者信息包括登记日期、患者病床号(门诊患者为取药号)、患者姓名、代煎剂数、煎药机序号、煎药人。中药代煎登记本分别为门诊和病房代煎登记本。

6.待煎药架需每日查看,由晚班人员在进行第二天工作安排时,仔细检查有无需代煎汤药,及时处理,以防漏煎。

7.登记人员均应做到“首登负责”,遇不清楚问题必须核查到底,以防止差错的发生。

8.病房登记本应定期清理,清除已出院患者的登记卡片,适时补充新近入院患者登记。代煎登记本每周进行代煎数目统计,以备月底上报工作量。

9.各登记本的登记信息要做到准确、及时,信息完备、周详;煎药室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清除的患者登记信息应及时销毁,以确保患者的医疗信息的保密和隐私权。

11.各种登记本应放在煎药室的固定地点,如遇到问题,便于煎药室人员及节假日值班人员及时查对。

中药汤剂代煎制度

目的:建立中药汤剂代煎制度,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责任人:调剂室相关业务主管主任、煎药员。 内容:

1. 中药汤剂代煎服务对象为本院门诊、病房需代煎服务患者。 2. 中药汤剂代煎形式为无纺布袋包装,多剂一次、中药煎药机高温高压煎煮、一次压模包装。有特殊需求者除外。

3. 汤剂在进行代煎处理之前,应经过划价、收款、发号、写签、调剂等流程。

4. 门诊患者汤剂划价在中药房汤剂窗口,如需代煎服务请患者在划价前予以说明。划价员会在结算饮片药费的同时,划取代煎汤剂的费用。

5. 严格执行卫生局的相关规定,病房住院患者煎药费与药费一起划入,门诊患者中药汤剂代煎费为自费。中药代煎应遵先交费后代煎的原则,未交费者不予代煎。

6. 患者交款后返回中药房汤剂窗口,工作人员应根据中药汤剂调剂操作程序对处方内容进行核对销方,将号牌发予患者,作为次日取药凭证,并向其交代取药时间。

7. 代煎汤剂处方应放于规定位置,并由中药房工作人员根据处方写好包含患者相关信息的不干胶标签,与处方订在一起以备调剂。 8. 调剂完成后,把饮片装入无纺布煎药袋,并订好标签放置在指定处,以方便煎药室工作人员适时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