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0~P11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方程中的系数为分数时,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含分数系数的方程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中的分母为1,约去分母的过程叫做去分母.

2.方程中含有分母,解方程时,一般先去分母,再进行其他变形.去分母时方程的两边应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x-1x+12x-1

3.解方程:3x+=-. 243

解:方程两边都乘12,去分母,得12×3x+6(x-1)=3(x+1)-4(2x-1). 去括号,得36x+6x-6=3x+3-8x+4. 移项,得36x+6x-3x+8x=3+4+6. 合并同类项,得47x=13. 13

系数化为1,得x=. 47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x+14-3x

【例1】解方程:-=1.

28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去分母,得4(x+1)-(4-3x)=8. 去括号,得4x+4-4+3x=8.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8. 8

系数化为1,得x=. 7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依次去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3)移项:将方程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4)合并同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将方程化为ax=b的形式(a≠0);(5)系数化为1:将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x

1.方程3-=0可以变形为 ( C )

2A.3-1-x=0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B.6-1-x=0 C.6-1+x=0 D.6-1+x=2

1x-1

2.解方程-=1的结果是 ( D )

321

A.x=

21

C.x=

3

1

B.x=-

21

D.x=-

3

2x-1

3.若式子4x-5与的值相等,则x的值是 ( B )

2A.1 2

C. 3

4.解下列方程:

x-34x+12x+1x-1(1)-=1; (2)=1-.

2535解:(1)x=-9. (2)x=1.

5x-2x+115.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x的值比代数式-3的值小1?

82

5x-2x+11

解:根据题意,得-x=-3-1.去分母,得5x-2-8x=4x+44-32.移项、合

82并同类项,得-7x=14.系数化为1,得x=-2.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

(1)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 (2)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互动探索】应先设出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由此可知在顺风时的飞行以及在逆风时的飞行速度,又已知了顺风飞行和逆风飞行所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1)设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x千米/小时. 5

根据题意,得(x+24)×2=(x-24)×3,

6解得x=840,

即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840千米/小时.

(2)由(1)可知,两城之间的距离为(840-24)×3=2448(千米).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3

B. 2D.2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关键在于根据飞机在顺风时的速度为风速加上在无风中的速度,飞机在逆风中的速度等于在无风中的速度减去风速,列出等式.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弄清应用题题意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11~P1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 g和45 g的盐,其中盘A盛有51 g,盘B盛有45 g,问应从盘A中拿出多少盐放到盘B中,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盘A现有盐的质量=盘B现有盐的质量.设应从盘A中拿出x克盐放到盘B中,则

原有盐(g) 现有盐(g) 列出方程为51-x=45+x.解得x=3. 故应从盘A中拿出3 g盐放到盘B中,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2.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搬6块,男同学每人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盘A 51 51-x 盘B 45 45+x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每次搬8块,每人各搬了4次,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名男同学?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男同学的搬砖数+女同学的搬砖数=搬砖总数.设新团员中有x名男同学,则

参加人数(名) 每人搬砖数(块) 共搬砖数(块) 男同学 x 8×4 32x 女同学 65-x 6×4 24(65-x) 总数 65 1800 列出方程为32x+24(65-x)=1800.解得x=30. 故这些新团员中有30名男同学.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有一位工人师傅要锻造底面直径为40 cm的“矮胖”形圆柱,可他手上只有底面直径是10 cm,高为80 cm的“瘦长”形圆柱,试帮助这位师傅求出“矮胖”形圆柱的高.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题中的等量关系:锻造前的体积=锻造后的体积. 【解答】设锻造成“矮胖”形圆柱的高为x cm.

?10?2·?40?2·根据题意,得π·80=π·?2??2?x.

解得x=5.

即“矮胖”形圆柱的高为5 cm.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圆柱的形状由“瘦长”变成“矮胖”,底面直径和高度都发生了变化,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不变量是它们的体积,抓住这一不变量,就得到等量关系:锻造前的体积=锻造后的体积.

【例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车辆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

甲同学说:“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 000辆.” 乙同学说:“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0辆.”

丙同学说:“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 请你根据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本题中的等量关系: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四环路车流量=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

【解答】设三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x辆,那么四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x+2000)辆. 依题意,得3x-(x+2000)=2×10 000, 解得x=11 000,

数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