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详解】

若a是萌发的种子,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可见A正确。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有机物和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D错误。煮熟过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B错误。 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

23.人体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属于哪种免疫 ( )

A.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B.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C。 【点睛】

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是本题解题关键。

24.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图中①是由出球小动脉形成的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尿的形成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解】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组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图中③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液还是动脉血,故C符合题意;图中④是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①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肾单位中各结构的功能。 2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技能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该看着目镜

B.在做“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时,必须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身体 C.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首先明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

涂、盖、染。玉米的种子有胚乳,滴加碘液呈蓝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该看着物镜。 【详解】

为防止压破标本,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故A错误;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B正确;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内有胚乳,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胚芽、子叶、胚轴、胚根内营养物质的含量非常少,向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后,只有胚乳变成蓝色,故C错误;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根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玉米种子的结构、蚯蚓的呼吸等知识分析解答。26.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C.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详解】

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正确;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因此乌龟背部有甲,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于陆生,而不是适于水中生活,B错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正确;兔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大脑特别发达,对外界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反应,还有四肢比较发达,便于逃避敌害,适应陆地复杂的环境。所以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D正确。 【点睛】

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27.在人群中,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的孩子也是惯用右手的。正常情况下,这个孩子的体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吗?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若“惯用左手”为显性性状,则可能有 B.若“惯用左手”为显性性状,则一定有 C.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则一定有 D.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则可能有 【答案】C 【解析】

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那么父亲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那么孩子的基因组成里一定有父亲提供的一个决定惯用左手的隐性基因。

28.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 A.松树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木质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由表皮和韧皮部组成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没有形成层,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有形成层。 【详解】

植物的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和有韧性的韧皮纤维,木质部包括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坚硬的木纤维,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高梁是草本植物,茎内无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松树、桃树、柳树是木本植物,茎内有形成层,能逐年加粗。故B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茎的结构。明确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不能长粗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29.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此过程属于的免疫类型是( ) A.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因此,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物质,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能对H7N9

B.特异性免疫

C.先天性免疫

B.高梁

C.桃树

D.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