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统与华中系统的比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FANUC系统与华中系统的比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毕业论文

题目:FANUC系统与华中系统的比较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年 级 08级 专 业 数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 3 月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Ⅰ页

毕业设计(论文)鉴定表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数控技术 年 级 08级 姓 名

题 目 FANUC系统与华中系统的比较

指导教师 评 语 过程得分: (占总成绩20%) 是否同意参加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 (签字)

答辩教师

评 语 答辩得分: (占总成绩80%)

毕业论文总成绩 等级:

答辩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II页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 级 08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 2010 年 11 月 15 日 完成日期: 2 月 10 日 题 目 FANUC系统与华中系统的比较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数控技术作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比较数控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数控系统,掌握数控技术,它不仅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

更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学好数控,掌握数控技术。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知道什么是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组成,基本的数控系统,简介FANUC系统

与华中系统,并进行比较。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20 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选题,写开题报告 (1-2周) 收集资料,写作第一章:数控系统的概念 (3 周) 写作第二章:常用数控系统的简析 (4—5周) 写作第三章:比较两个系统 (6-10周) 检查并纠错 (11-13周)

( 周)

评阅及答辩

备 注

指导教师: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III页

摘 要

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诞生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1952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的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不大,但它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又历经三代: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这一阶段从1970年开始至今。1970年研制成功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将其用于通用小型计算机。此时的小型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的计算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小型计算机被用作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 1970年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1974年第五代—微处理器组成的数控系统 1990年第六代—基于PC的数控系统 。

数控系统近五十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控系统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大规模地得到应用和普及也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 数控技术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初期的封闭式开发阶段。

数控技术作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菜效率的重要手段,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更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在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数控系统包括华中系统、FANUC系统、SIEMENS系统。 关键词: 数控;系统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