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分系统相图的分析和应用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二组分系统相图的分析和应用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组成来配给水(冰)和盐的量,就可以获得较低的冷冻温度。每一种水盐体系冷冻剂冷却的温度都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最低共熔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各种水盐体系相图的最低共熔点,来选择所需要的冷冻剂。

2.2有固态化合物生成的固液系统

2.2.1生成稳定化合物系统的相图分析

两个组分A、B之间生成化合物C的系统的相图,因加热后化合物是否稳定而有所不同。稳定化合物加热至其熔点后并不分解,因而液相组成与固相组成相同。稳定化合物C与生成它的两组分A、B之间可按两个二组分系统(A-C系统和C-B系统)相图来对待。因此,生成稳定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较易于掌握.这一类的二组分系统有CuCl-FeCl3,Au-Fe(1:2),CuCl2-KCl(1:1),酚-苯酚(1:1)等⑩,其相图如下:

若生成的化合物C不稳定,在将其加热到某一定温度时将分解成另一固相及一溶液,此溶液的组成与化合物的不同。这一温度称为化合物的分解温度,亦称为转熔点。其相图如右:若组分A和组分B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化合物熔化时的液相组成和固相组成相图,则化合物有自己的熔点,该熔点称为“相合熔点”

该图可表示为甲酸A和甲酰胺B以一定物质的量比形成一种稳定化合物C的相图,“稳定”是指该化合物直到熔点D都是稳定的。这类体系的相图,可以看做是由两个简单低共熔体系的相图合并而成的。左半支可看做是有A和化合物C组成的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右半支可看做是化合物C和B二组分相图。左半支和右半支分别有一低共熔点。

2.2.2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系统的相图分析

有些体系,两个组分生成的化合物是不稳定的,当加热化合物时,没有达到熔点前它就分解而产生一个新的固相和组成与原化合物不同的溶液。这样的反应又称为转熔反应,如右图:若固体A和固体B能形成不稳定化合物C,在T时发生转熔反应,建立固体C,固体A和液态混合物的三相平衡,若固体C加热到T温度时,将分解为A和液态了l,反之,当固体A和液态l冷却到T温度时,则会有固体C生成。此时三相平衡共存。

2.2.3有固溶体生成的固液系统相图的分析

两种固体物质混合,加热融化后,冷却凝固,在凝固时,如果一种物质能均匀的分布到另一种物质中,就形成了固态溶液,简称固溶体。据两组分在固相中互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两种情况。

(1) 固相完全互溶系统的相图

有的系统中的两个组分不仅能在液态是完全互溶,而且在固态时也能完全互溶,通常是由于两组分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大小接近,在晶格中能够彼此取代而成。这类系统的相图与前述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有相似的形式。 (2)固相部分互溶系统的相图

两固体部分互溶相图与液态部分互溶气-液平衡相图很相似。如右图:图中已标明各区域所代表的相。其中有一最低共熔点,只是此点是两种固态混合物同时析出。属于这一类相图的体系有KNO3-NaNO3,AgCl-CuCl,Ag-Cu,Pb-Sb等。 (3)系统有一转溶温度

系统相边界的精确测定,特别是复杂的金属系统相边界的测定较为困难,并要考虑其测定误差。热分析技术是测定金属固-液系统相图的一种有效方法。铂-银二组元金属系统就是较复杂的金属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不仅二组分在固相部分互溶 ,而且在相图中还出现“转熔点”。如右图:

2.2.4有固溶体生成的固液系统相图的应用

(1)区域熔炼法制备高纯度的金属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要求制备高纯度的金属,例如半导体材料锗和硅,方法是很难得到的。区域熔炼为制备高纯度物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例:区域熔炼法制备高纯度的铝,其原理是:利用杂质元素在液态金属铝和固态金属铝中分配差异来分离杂质,属于加热熔析熔炼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铝。

采用区域熔炼法来进行熔炼,首先要把待精炼的铝做成棒状或开口环状等长径比很大的细长形状,其精炼提纯的最主要特征是“熔区”在不断移动,杂质随着“熔区”的移动,将根据其K值(大于1或者小于1)分别富集于固相素的去除,该方法仍然无能为力,对于这部分杂质可以采用预先化学处理除去,然后再做成条状或棒状进行区域熔炼。

区域熔炼法的熔炼技术主要用于获得超高纯铝,可以将铝的纯度提高到99.9999%以上。但其生产的产能低,由于采用该工艺进行生产所获得的铝晶粒很大,不适宜直接加工使用,必须在高纯石墨坩埚内,在带保护性的气氛下进

行重熔后,再铸锭备用。由于对原铝的提纯度高达99.9999%以上,所以对用于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导线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否则由于杂质的存在将引起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差错。

结 语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有多种,在双液系中有:完全互溶的双液系,部分互溶的双液系,和不互溶的双液系。而在固液系统中,介绍了简单的低共熔混合物,有化合物生成的系统,完全互溶的固溶体,和部分互溶的固溶体等。通过对这些系统相图的分析,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应用到化工生产当中。例如,利用液相沸点组成图可以指导分馏操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液体的目的。利用生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可以根据最低共熔点的组成来配制制冷剂。等等……二组分相图的应用还不只如此,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陈京才,许文静,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T、P、X关系的推导.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01)

[2]黄善仪.相图的应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 [3]赵晓洋.冯云晓.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标准曲线的拟合研究,高师理科学刊,2010年(03)

[4]王正烈.物理化学教学提要 第十一讲 相图.化学高等教育,1966年(01) [5]葛华才二组分典型系统相图的演变规律及其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大学化学 , University Chemistry, 2009年(04)

[6]吴新民,刘磊,物理化学中杠杆规则的记忆与应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教文汇,2008年(14)

[7]印永嘉,李大珍.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8]涂敏端,费德君,刘永新,王建华,辛烷-水二元部分互溶体系的相平衡 川联合大学化工系,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3)

[9]巩育军.李东升.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

[10]汤宏伟,朱志红,常照荣,陈中军低共熔混合锂盐相图的绘制及应用,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大学学报,2007年(08)

[11]曹红燕.Sn-Bi合金体系相图的探索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7) [12]戎红仁,杨光,顾浩,二元合金冷却曲线的分段点及过冷修正,常州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

[13]汤宏伟,朱志红,常照荣,陈中军;低共熔混合锂盐相图的绘制及应用物理化学学报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7年(08)

[14]王焱,王志诚,宋志军,关于形成固液同成分化合物的凝聚物系相图中稳定化合物和相合熔点含义的探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15]李一为,常可可,王培生,胡标,张利军,刘树红,杜勇。相图的计算及其应用,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1)

[16]美Ira N.Levine,Physical Chemixtry,Sixth Edition,2012年 [17]鄢红,郭广生,张常群,部分互溶二组元金属系统相图实验的计算机模拟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计算机与应用化学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2001年Z1

致 谢

论文初稿接近尾声,毕业季也随之到来,化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期间,许多老师一直在帮助我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年,老师和家人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对我改变学习观念起了决定性作用,真是无穷无尽的收益!

大四进入了本科论文写作阶段,在熊丽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科论文《二组分相图的分析和应用》终于初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查阅资料以及分析学术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初次写这种科学类论文,而且是毕业论文,很多要处理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比如命题、小标题设置、举例等)在这些方面我还是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我很感谢这次正规、珍贵的论文写作机会,体验学术研究的研究方法、指导思想、艰辛过程,为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然而,我更感谢的是一直帮助我探索学习方法的家人老师同学们,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