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中国木建筑读书报告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不只中国木建筑读书报告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同感,这或许是中国建筑师所普遍缺乏的东西,虽然书中有部分内容作者的观点过于感性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但却也不失为理解中国建筑的一种方式。

《不只中国木建筑》使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中国建筑文化,受益颇多。从没有读过这样一本说建筑的书:没有普及本的粗燥、虚浮;没有专业书的乏味、艰涩;语言活泼灵动但回味深长,处处是天马行空、驰骋古今的哲理思考,以及将史学、艺术、建筑学贯通的深邃文化气韵。从版式、装帧、插图、排版无处不渗透着全书的平淡而隽永的基调.

中国的建筑是砖瓦良缘,木石结盟,然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国人在几千年以来,一直利用远比石材脆弱的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园。”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

《不只中国木建筑》是一本探讨中国的物质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书,“木”贯穿其中,木建筑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论栖身何处,与木相亲,生死相依。木建筑里挺立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木建筑里藏着中国人的生存秘密。非同小可的木建筑。

翻看书中的建筑插图,内心的感受刹那丰饶起来。千年的风雨穿过千家万户的梁檩柱椽,历史的风霜停留在雕梁画栋。巍峨耸立,那是帝王将相的宫殿和王府;秋风吹茅草,秋雨滴屋檐,是黎民百姓的草堂和木屋。木已成舟,漂浮在水面的船是移动的房子;出则入轿,这是达官贵人出行的房子。寿终正寝,古代中国人的正常死亡应该是这样;入土为安,棺材是古人最后的归宿。最终在木棺材里安息、生死不离木。几千年来,所以的住所几乎都息息相关的和木联系了在一起。运用木头技术发挥到极致,世界各国无不佩服中国用木之精髓,用木建筑营造了人文的自然与和谐。

赵广超认为,房子里的每一件家具,也是具体而微小的木建筑,他以诗性的笔墨写道:

这边厢,每一幢古老的木构房子,在经历无限的风霜之后,屋内的每一块木头,以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在窃窃私语——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

《不只中国木建筑》开本很大,大到宫殿,小到木构件,以图的形式说明。只翻看书中的插图,就很满足。比如对梁檩柱椽的介绍说明,简洁传神,文字和插图配合得非常默契,就像老家具的榫和卯。

木建筑容易腐朽,也容易毁于兵火,但它又是永恒的,秦汉唐宋都住在里面。这本书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既有建筑史的凝重和渊博,也有小品的轻灵和风趣。 赵广超在谈到建筑的装饰时说,一部中国建筑史就是一部手工艺发展史,每

一个实用的部分(构件)都可以列入装饰的范围。中国的古建筑是在人工和自然之间,发展成为一种人神共同的面目。在同样的空间里,既萦绕着宗教的永恒意味,也传出婴儿呱呱坠地的生命呼声。神的空间,人的尺度,这便是中国建筑。赵广超这样的论述,令读者重新审视我们居住的现状,我们的家失去了庭院,失去了建筑中与自然交流的机会,如果说古人的居住是诗意与和谐,我们的居住是拥挤和局促。

赵广超曾在法国接受教育,在香港院校执教东西方艺术设计多年,有中西比较的视角,以感性的笔触,就一般被视为艰涩的传统建筑,写下16篇平易隽永的文章,章章引人入胜。赵广超介绍中国的建筑,以及蕴涵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妙之处在于,引领读者穿过深深庭院,登堂入室,一窥中国建筑的究竟,让读者了解中国建筑的元素、风格和结构,宫殿,寺庙,民居,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木塔,一一看过来,如沐春风。

不只中国木建筑,还有其他的建筑材料,石头砖瓦。我想看一看中国历代主要以木材构筑建筑的传统会产生哪一些负面的效应,付之阙如。书中的一个材料引起我的注意。“据说楠木要在生长五百年之后才会散发出一阵沁人心肺的清香,中国现存最巨大的楠木柱有四根,各高14.3米,直径1.17米,怕已不止两千年。连同其他56根10米高的楠木柱,一共60棵大树支撑起明代帝王陵墓群中最大的祾恩殿(建与公元1427年),走进去就仿佛走入一个楠木林里。建成五六百年之后,帝王化为泥,惟有此木香如故。”

如此大规模地砍伐森林,不仅造成名贵木材的绝迹,直接导致中国的森林面积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化。比如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唐代都长安,就近伐木,营造浩大的宫殿,使得森林大面积地消失,黄土高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逐渐形成今天这个局面。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冲天而起的大火将中国历史灼伤,也是人类文明的黑暗时刻。中国木建筑的劫难,几乎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上演。中国的建筑过分地依赖木材,利用木建筑营造了人文的自然与和谐,同时也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大片森林永远地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我们在欣赏中国木建筑的文化与哲学的内蕴时,也在体验着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恶果。非同小可的木建筑。

西方学者认为石头是见证了他们的历史发展,木头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西方古人土石堆砌栖息之地之时,黄河流域古人已用木构架搭建干栏住所。而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一书中,“木”贯穿其中,木建筑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论栖身何处,与木相亲,生死相依。木建筑里挺立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木建筑里藏着中国人的生存秘密。非同小可的木建筑,中国人在几千年以来,一直利用远比石材脆弱的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园。

《不只中国木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史的深入刻写,使建筑成了认识和理解一种独特文化的重要手段。长久以来,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建筑和以砖

石结构为特征的西方建筑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两大主要建筑类型。由于各自结构特征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经历着连续而缓慢的发展,这种变化体现在各类建筑的各种组成部分,如承重构件、屋顶、装饰、基座等等,但无论怎样变化,“墙倒屋不塌”这一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却一直保留着。由此,也造成一般人认为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一成不变的印象。与此相对照,西方建筑的发展则体现出急风骤雨般的特征,不同的时代有着显著不同的风格,希腊、罗马、哥特、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等,各领风骚,你方唱罢我登台。一部西方建筑的历史也可以看成是建筑风格发展演变的历史,一部中国的建筑历史则可看成建筑技术的演变。

不只中国木建筑,中国建筑不只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建筑已是砖瓦良缘,木石结盟。一次次的建筑革命使中国建筑发展更多样化。《不只中国木建筑》也让我了解到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一个地方的建筑也有其特定的个性。而不同的建筑和生活在其中的不同的人又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由此,一个地方也就有一个地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建筑风格、景观特征。木建筑的这种地方性特征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产生和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也决定了我对中国木建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