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 ............................................................................................................................. 2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规划总则 ................................................................................................................................. 5 第五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镇区性质与规模 .......................................................................................................................... 14 第七章 镇区用地现状 ............................................................................................................................ 16 第八章 城镇建设限制分区 ........................................................................................................................ 18 第九章 城镇用地综合评价及发展方向 .............................................................................................................. 19 第十章 城镇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19 第十一章 镇区用地布局 .......................................................................................................................... 20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 .......................................................................................................................... 22 第十三章 绿地景观规划 .......................................................................................................................... 23 第十四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25 第十五章 环保环卫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 防灾减灾规划 .......................................................................................................................... 29 第十七章 “四线”控制规划 ....................................................................................................................... 31 第十八章 旧城改造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 .......................................................................................................................... 33

丰城市上塘镇总体规划(2010—2030) 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上位规划解读

《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对上塘的定位:随着上塘镇行政管辖区域由丰城矿务局转交至丰城市管辖,此举有利于丰城市从全局出发,充分利用上塘镇工矿企业经济,带动周边发展。故上塘镇在丰城市“一城四区”规划结构中位于河西片区的一区。以煤矿开采为产业依托,集科教、商贸、休闲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丰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中:上塘镇在丰城市“一心一带,三区两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位于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区。是江西省煤炭生产基地,以循环经济、新型材料、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城镇。

二、相关规划解读

1、《丰城矿务局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对上塘镇影响:丰城矿务局在“十一五”期间及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的战略定位是:继续把煤炭生产作为支撑企业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生产,扶优扶强,充分发挥主力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稳住煤炭生产大局;建立以煤炭洗选为基本产业,以电力、建材、煤层气开发、机械制造与维修为支柱产业;以信息、通讯、农林、社区服务为支持产业的产业新体系,逐步形成以煤为本、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通过公司制改革、资本扩张、资产重组、煤炭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经济联合、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资产及负债结构的调整,到2015年使丰矿发展成为产业集中和多元,主导产品具有较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这对上塘未来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发展方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江西省丰城陶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2020)》对上塘镇的影响:其规划目标是将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建成为能充分体现丰城市的特色产业基地,承担丰源工业城陶瓷等高能耗工业的职能转移,大力发展陶瓷及相关附属产业,打造具有丰城市特色的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国内精品陶瓷生产基地之一。由于上塘镇区与陶瓷产业基地的相邻关系,随着丰城陶瓷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将会带动上塘镇其他产业的发展,加速上塘镇城镇化进程。

三、上版总体规划解读

1、上塘镇城镇性质:江西省煤炭工业生产基地,丰城市域副中心,以煤炭生产为主的现代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城镇。

2、人口规模

近期8.1万人,远期10.8万人。 3、用地规模(现状80.05m2/人)

近期2010年:709.96公顷,人均87.65m2/人 远期2020年:1126.70公顷,人均104.32m2/人 4、发展方向

用地选择主要沿建设大道和欣景大道两侧纵深发展 5、功能分区 “一心四区”的布局 四、上轮总体规划实施评述

2007版总体规划对上塘镇的城镇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以来,上塘镇人民政府依据总体规划要求有序地展开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任务已逐步实施,城镇建设框架基本拉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公共设施日趋完善。

五、规划动因

为抢占新一轮大发展制高点,丰城市积极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主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新要求,坚持以“三个转变”加速低碳丰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走生态、低碳之路。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从“卖煤炭”向“卖碳汇”转变。三是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从黑色向绿色的转变。

文化的繁荣必将促进产业的发展。丰城依托洪州窑品牌效应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思路,强力打造新兴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为发挥境内煤层气及瓷土资源优势,丰城高起点规划布局,把目标瞄准国际国内陶瓷产业领军企业,主动承接陶瓷产业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陶瓷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以及未来企业的转型,城镇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城镇性质将有所改变,用地布局将有所调整。基于以上原因,上塘镇政府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丰城市上塘镇总体规划,以利于上塘镇健康、持续、高效、快速发展。

1

丰城市上塘镇总体规划(2010—2030) 说明书

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其范围主要包括位于鄱阳湖平原的6个设区市和周边的24个县,丰城市也列于其中。对于该区域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将举全省之力,重点打造,上塘镇必将从中受益,上塘应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之中。

2、资源得天独厚

上塘是江西省煤炭储量最丰富的乡镇,煤种以焦煤为主,兼有瘦煤,是江南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据﹤﹤丰城县志﹥﹥记载,1958年探明上塘镇境内仙姑岭矿区有煤炭储量9818万吨,梅仙岭矿区有煤炭储量2640万吨,两矿区煤炭储量12458万吨,经过坪湖煤矿、建新煤矿、上塘(1987年撤销)、八一煤矿(2001破产关闭)多年开采,到2009年,境内坪湖、建新两大矿井的矿区可采储量尚有1343万吨。

上塘还拥有极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探明储量已达52亿立方米(CH4含量达96%)。丰城矿务局坪湖矿、建新矿于1977年即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坪湖矿瓦斯抽放量为46m3/min,

建新矿瓦斯抽放量为60m3/min。瓦斯浓度为30~33%,低位发热值约12058KJ/m(32880kcal/m3)。

随着开采深度加深及开采工艺改进,丰城矿区井下瓦斯抽放量将会进一步加大,总计可供应瓦斯气量约为每年2400万m3,能够提供丰富的燃气资源。工业区内集丰焦化厂亦能提供15万m3/月焦炉煤气(低位发热值17556KJ/Nm3)供周边工业企业使用。

3、经济规模大

2009年上塘煤炭产量250万吨,煤炭总产值16.25亿元,上缴税费突破亿元。 随着丰城矿务局经济的快速崛起,上塘镇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至2009年底,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5.3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00万元。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3909.7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78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元。

丰矿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与之相配套的前后相关联产业得到相应发展,如煤矸石发电、矿用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水泥生产、焦化生产等,已形成生产、加工、研究等的综合网络体系。煤矿的发展起着推动整个上塘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4、区位和交通优势

上塘镇距南昌市仅60公里,位于南昌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丰城市区15公里,已被丰城市纳入 “一江两岸”和“一城四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定位为“一城四区”的循环经济开发示范区。这是上塘镇首次被列入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中。随着丰城市剑邑大桥以及丰矿至梅林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将使得上塘镇与丰城老城区、丰源工业园区连成一片,成为丰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塘镇是丰城市域次中心,位于丰樟高组合城市的东北部,是“构筑丰樟高黄金三角中等城市群”的重点城镇,是丰城市和南昌市大都市经济圈进行空间与产业对接布局的桥梁纽带。丰城市已划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围,将直接对接经济区联动发展。

上塘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镇区共有三处主要出入口:西出入口经丰矿大道连接新梅一级公路过梅林上赣粤高速公路,东出入口至曲江镇经赣江龙头山轮渡连接105国道;南出入口经上(塘)尚(庄)公路连接新梅一级公路,北达梅林镇,南至丰城市新区。

镇区中部另有浙赣铁路张上支线直达腹地,伸入至建新、坪湖和曲江矿井工业场地,主要运送煤炭及矿用材料等,现无客运。

5、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上塘镇依托有大型国企——丰城矿务局,因而城镇的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完备。医疗有二级甲等矿务局总医院一所,变电站有110kV河西变电所一座,给水有日供水4.27万m3的水厂,燃气有15000m3的瓦斯储配站以及二座液化气站。另有服务于居民的3个大型集贸市场以及综合商贸设施。因此,镇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设置规模较大,并且配置较齐全。

二、不利条件 1、建设杂乱无序

上塘镇自成立以来,城镇建设一直服从于矿区建设,因而导致城镇用地分散,路网不成系统,雨污水就近排放,供水分散配置且可靠度较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城镇风貌,同时,不利于经营城镇土地,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

2、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上塘镇为丰城矿务局驻地,自1972年起,丰城市上塘镇划归丰城矿务局管理,成为该局以农业为主的政企合一性质的下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免和干部调配、经费开支、党的主要中心工作均由丰矿管理;而水利建设、抗洪抢险任务、民政、税收、征兵、计划生育等均执行丰城市下达的计划和有关规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