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大事年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唐伯虎大事年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淮扬朱君耀守南剑,友人文

璧作《剑浦春百图》以系千里之思。”

先生题诗:“《孟尝》:允矣孟伯周,颂牧临溟渤。结组驱征车,夙夜恭酒职。还珠地应教,澍shu雨天合德。天地通神明,时世寡察识。七疏不见用,作息老三泽。今君守延平,地亦与相值。所望在励勤,何须添足翼。千载传循良,去去行努力。苏门唐寅。”

十二月六日与薛章宪(字尧卿,号浮休子)至江阴住宿在朱承爵(字子儋dan)家的存馀堂,时风雪寒甚,先生写《春风第一枝轴》。题周臣画七古一首。

十二月十二日先生与张灵同游虎丘,先生夜作《虎邱山图卷》,题诗:浪迹林泉百不忧,江南才子足风流。吹箫漫作张灵伴,听雪呼灯画虎邱。

追忆五年前陪王鏊游林屋洞,写《林屋洞图》。另尚写有《醉丐图卷》(群丐席地而饮,相扑为戏,男女老幼凡二十六人)。

五月二十一日,曹凤卒,享年五十三岁。同年,王阳明开始讲学。

1510年明武宗正德五年庚午年,41岁。四月

四月二十五日《摹古画册》赠史德弘。其中第十幅款识云:余性嗜古人名画,而不能多藏。闻吴江史氏储蓄甚富。因与德弘走阅数日,因尽发其帐中之秘。归而不忘,暇日辄忆所记,图为一册,共得十一帧。不知古人胜我,我胜前人,因以贻德弘使其评一胜负,德弘反谓青出于蓝者大,殆爱我而誉我也。正德庚午四月二十五日。”

七月过华云见光阁《白居易诗意图册》16帧等非常痴迷,为此作《唐子畏为古溪黄翁作寿图》祝允明题。

十一月二十四日,先生与嘉定沈龄、无锡吕叔通邂逅,酒阑率兴联句一首。 《中国美术全集·明代绘画》之《正德庚午仲冬廿又有四日嘉定沈寿卿、无锡吕叔通、苏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阑率兴联句,皆无一字更定见者,应不吝日齿许其狂且愚也》“寒林春色满深杯(吕),便觉烘烘暖意回。紫蟹红虾堪入馔(zhuan沈),难酬险语更书灰。百年邂逅风尘阔(唐),一叙从容颜色开。莫讶萍踪无定所(吕),别来还许寄江梅(沈)。

作《田畴图》曾王献臣。八月刘瑾被杀,文征明作《洛神赋图》祝允明书。 为张献翼之祖绘《宝鹤图》。

冬,先生客寓锡山成趣园,是日大雪,不能出户,遂《明唐解元仿李晞古山阴图卷》

1511年正德六年辛未年,42岁。 三月徐祯卿卒,年33岁。

四月《仿宋人斗茶图》,临摹陈居中的《唐六如崔莺莺像图》并题《过秦楼》词。 崔莺莺小象调寄过秦楼:潇洒才情,风流标格,默默满身春倦。修荐斋场,禁烟帘箔,坐见梨花如霰(xian4)。乘斜月赴佳期,烛烬墙影,钗敲门扇。想伉俪鸾皇万年,不胜羞颤。

良宵,此生春景无多,光阴如箭。闻道河中普救,剩淂(de2)数间荒殿。

宋陈居中模唐人画,正德辛未唐寅再模。”

十二月上浣(huan4,即上旬)《明唐解元赏梅图立幅》 作《松涛云景图》。

151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壬申年,43岁。

正月王鏊、王世椿、侯权、任云藩、顾与之等往虎丘题字于石壁。虎丘剑池水清冽,虽经旱不少减。辛未十二月二十日,无故忽涸见底。众人惊奇。

五月望日(月圆之日,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饯彦九郎还日本》:“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正德七年壬申仲夏望日姑苏唐寅书

夏续作《白居易诗意册》,成二十四帧。

八月十五,先生题倪云林《云林画六册》

九月,先生写《山静日长图册》《墨缘汇观录》记载:华补蓭(无锡)跋云:中秋凉霁,偶邀唐子畏先生过剑光阁玩月,诗酒盘桓,将浃旬。案上适有玉露山静日长一则,因请子畏约略其景,为十二幅。寄兴点染,三阅月始毕。而王伯安(即王守仁)先生来访山庄,一见叹赏。乃复怂恿伯安为书其文。竞蒙慨许,即归舟中书寄作竟日。喜急装潢成帙,时出把玩。夫子畏得辋川之奥妙而伯安行书磊砢有奇气,且二公人品才地皆天下士也。一旦得成合璧,岂非了孙世世什袭之宝耶?是岁嘉平月十日补蓭l居士识。??册经孙退谷少宰所藏。”

冬,王鏊来桃花坞做客,并赠先生诗一首。即《》过子畏别业《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二《明王文恪赠唐解元诗立轴》云:“十月心斋戒未开,偷闲先访戴逵来。清溪诘曲频逥(hui2)掉,短屋虚明钱送杯。生计城东三亩菜,吟怀墙角一株梅。栋梁榱(cui1)桶俱收尽,此地何缘有逸材。

正德壬申冬初过子畏解元城西之别业,时独有梅花一树将开,故诗中及之。王鏊。”

是年,都穆以太仆寺少卿退休。

绘《女儿娇水墨牡丹图》。右首自题云:“昨于刘都宪见女儿娇,乃蜀中牡丹奇本也,正白楼子,中泛大红数叶,达夫索牡丹,因为貌之。”款唐寅,下押唐伯虎之朱文印。此题书法甚精,虽法李北海,其苍秀之气,又非拘拘形摹者。此幅以花名女儿娇,故名之于图。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癸酉年44岁。

三月作《山居图》。

4月26日为张冲作《云槎cha图》。

五月,先生写《倦绣图》。并题跋云:“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与此同时,4月份宁王开始修建“阳春书院”

过45岁生日。《又与文徵仲书》,与文徵明复交。

为吴县知县何炌(kai4)作《又伯虎自题诸画》:“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鬓一登台。

苏门后生唐寅画呈何老大人先生。 七月二十五朱存理亡故。

十二月上九,先生于南昌铁柱观送别陶太痴,有《客中送陶太痴赴任》及《送陶太痴教谕临川序》。年纪清尊上,江湖白发前。一官何自系,千里又南迁。久客亲乡曲,穷冬具别筳ting。浮云没归雁,执手意茫然。

送太痴陶老先生教谕临川序。陶太痴先生老且贫,仕又不达,故人知己多显贵者,存念之,为之推举,得转官一阶,自南昌司训往教谕临川,既领檄,买船载书,使厨奴负鼎爼,仆牵狗,挟被与服,洒然而行茗。无家之人往僦室以居者,唐生与之号知己,饯之章江之上,酌酒相顾,喟然为之叹息曰:嗟乎!士为贫而仕,而仕又不能免于贫,斯乌在其仕也。仕赖故人知己之推举而后达,推举而不达,斯乌在其故人知己也。士不仕,仕又无知己为之荐达,则其贫而老也。固宜茗先生岂肎此耶?岂所谓故人者知先生有未尽耶?知之未尽,则弃绝之而已矣??不能免于疑策而终之。乃知故人之所以优厚于先生,而先生所以受知于故人者,俱在是行焉。若夫先生仕而得苞苴之讥,为故人老辱,则故人将变其素所知厚而为薄矣,安肎为之荐达也哉?荐之而不改学职,此盖为故人者,素知先生立志高尚,不能仆仆劳顿于簿尽期会之闲,不若席宾师,职礼乐。居然高处于楫让之表,以佚其老为优也。是则先生之所以答故人之知者,惟恐贫而不至于剧。故人之所以厚先生者,惟恐以簿尽期会为先生之劳瘁也。余有故人,其显达者,较于先生为不少,而贫寞益甚,飘泊江海以贱艺自资,虽嚣然不屑仕进,豆无言及之者,岂其亦以厚于先生者为 余厚耶?抑其言行文学,不足道也。言行文学,余固不迨先生,然而,言不失口于然诺,行不失步于诡随。

1514年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戌年,45岁。

三月,与“江东三才子”的刘麟、顾璘(另外一位是徐祯卿),以及祝允明同观文徵明所画小景。

四月,题陈道复《花石扇》,留《次韵题陈道复花石扇》砎(jie4)下花枝扇上同,花枝吹落扇中风。惜花抛扇临阶坐,扇上阶前一样红。

九月九日,为丁文祥撰《也罢说》也,话助之词,一曰词之终。也,其翻羊者切,与

为顾氏写《悟i阳子养生图》

游匡庐、焦山。秋应宁王朱宸濠聘,与谢思忠。后佯狂得归。在南昌作《许旌阳铁柱记》及《荷莲桥记》。

十一月冬至前某日,先生致信陈春山,有多事请托。 秋,祝允明赴选天曹,得授广东兴宁知县。

1515年明武宗正德十年乙亥年,46岁。装疯被放后返回故乡苏州。流言蜚语,扑面袭来。

二月,游锦峰上人山房,作《梅枝图》东风吹动看梅期,萧鼓联船发恐迟。斜日僧房怕归去,还携红袖绕南枝。

三月中旬回吴定居桃花坞。号六如居士。晚年很少出去,与文徵明也很少见面。经常坐在临街小楼旁,只要是有买画的人来便让他们带着酒来。由此使出一句“不使人间造孽钱”

三月中旬回苏,致信姜龙,言及江西之行,实兴败而返。并附赠《匡庐山图》。 《唐解元匡庐山图轴》:“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移家未住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江上鸟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八月既望,仿唐周昉写《杨妃出浴图轴》。

十一月十八口,象圆社长过先生桃花庵,先生书新作诗请教。《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大家书画集》之《唐寅桃花庵诗册页》:“象圆社长冬日过我桃花庵中,剧论诗律。因书新作数首,呈上清教;并烦鉴定是何等乘禅也。正德乙亥十一月望后三日,友生唐寅再拜。”先生所写诗有《游庐山》、《过严滩》、《游焦山》、《春晓》、《客中送别陶太痴赴任》和《白发》。

白发:白发日较短,吾生行衰暮。囊无神仙药,此世安得度。灭没光景促,人生草头露。年少轻前途,老大戒末路。踵下扫陈迹,结履学新步。奔波敢自恕,五十舜犹慕。大孝终立身,匪犹官资故。黾勉达巷旨,庶不忝吾父。

《又与文徵明书》

1516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年。47岁。 春,作《独钓经纶图》轴; 三月《画马图》,画《四扇鱼乐图》

四月既望,先生写《山居四时乐图册》十二幅。文徵明识云:“子畏人品在晋唐上,而画法亦不在晋唐下,宜乎倜傥其襟怀。而此作又子畏得意者也。珍重而玩之,奚古今不相及而有间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