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政形成的科研设备、设施缺乏全局的掌握,对已有设备、设施的功能、运行状况情况也了解不详。尽管科技界对资源配臵、整合有强烈愿望,但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运作机制去实现整合。因此,摸清家底应是整体布局的准备性工作。

为实现整合,最难突破的是机制性障碍,这涉及到打破传统观念问题。整合并不等同于兼并,也不同于物理上的合并,而是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与完善,实现双赢或多赢的一种联合。资源整合需通过部门间协调,通过科技计划来组织,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在整合的初步阶段,特别要注意以增量调动存量,激活已有资源,在试点过程中使方方面面达到共识,切忌“夹生”式的捏合或造成新一轮的重复。

(三)战略目标

到2007年,制定和完善重庆市三大科技平台建设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和共享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平台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完成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资源整合,支持一批平台重点示范项目。加快三大科技平台的立法工作,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研究开发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流动、高效运行的实验研究开发基地,提高我市科技原创能力。建设市级以上示范重点实验室2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使我市重点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形成特色和规模;建设市级以上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6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使我市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创新服务能力——逐步构建我市科技公共资源信息网络和成果

- 37 -

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一网九库”为核心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即重点建设科技专家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科技图书数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技术标准数据库、科技项目数据库、科学仪器设备数据库和科技政策法规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以重庆科技公众信息网为信息发布平台,链接9个基础数据库和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使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度和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科技资源的信息采集、分析、综合加工和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构建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使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制度创新——基本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三大科技平台发展运行机制。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和环境。

科技人才队伍——力争使我市两院院士增加2至5名,市级以上(含市级)学术带头人达到1000名,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达到20000名,在重点学科和优势行业领域形成100个左右能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团队。

到2010年,初步建成涵盖我市重点学科、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适应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实验室1~2个;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进一步提升我市研究开发能力。

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

- 38 -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四)科技平台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会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影响:一是“市场失灵”。政府支持建设的科技平台大多属于公共物品,市场在这种公益性资源的配臵中很难起基础作用,市场机制也不会自发地奏效;再加上目前市场机制远未健全和完善,更是导致市场力量在这种类型资源的开发和提供服务方面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二是“政府缺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政府在其职能转变中如果过多过快的退出,将导致科技领域某些基础性的公共设施和公益性服务的供给不足;有关的法规、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制定,没有形成政府与市场在科技资源供给中的良性互动关系,因而容易造成政府在科技资源配臵中的缺位现象。三是“系统失效”。我市科技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彼此分割、相互脱节现象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相关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定位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统筹及战略协同,导致科技条件与设施建设分散、重复,科技资源难以共享。

为了消除和防止以上因素的不利影响,解决带动全局的根本问题,切实推进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优化整体布局

建设科技平台必须充分发挥市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优势,在学科、空间、时序上统筹安排,建立有序分布的资源配臵格局。以优先和薄弱科技领域的科技平台建设为重点,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根据需要和可能实现资源整合。

首先,成立全市层面具有权威性的规划与协调机构,站在全市

- 39 -

利益的高度,负责整体统筹规划,有效协调不同方面的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科技平台建设。第二,通过建成若干国内一流的多学科实验平台和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实验基地,推动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第三,从实际需要出发巩固并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满足全市共性产业技术的需要。第四,通过科技条件资源高效配臵和综合集成,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同时,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科技条件资源整合和系统优化。

2、实施共享战略

政府投资形成的科技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学科的交叉化与综合化、研发的社会化与全球化,对科技资源的共享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共享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共享机制,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切实实现公共科技资源共享;通过共享,可以使科技资源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了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臵及其效益的最大化,应当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从需要和可能出发在科技平台建设中实施共享战略。

首先,把科技资源共享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通过立法手段明确政府投资形成的科技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及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义务,为共享服务提供法律依据。第二,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特点,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和以用户为主导的市场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第三,突破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开放互联和智能化服务的关键技术,建立相应的技术与服务标准规范,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