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摘要)

牵头部门:重庆市科委

第一部分 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一、科技平台建设意义及需求

科技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我市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全市层面的整体建设规划;二是总体水平较低;三是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臵不当;四是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五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六是缺乏稳定专业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的机制。我市科技平台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许多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

为加强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按照《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重庆实际,我市启动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的建设。

加快三大科技平台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开放共享;有利于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目标

到2007年,制定和完善重庆市三大科技平台建设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和共享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平台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支持

一批平台重点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研究开发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流动、高效运行的实验研究开发基地,提高我市科技原创能力。建设市级以上示范重点实验室2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建设市级以上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6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

创新服务能力——逐步构建我市科技公共资源信息网络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一网九库”为核心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逐步构建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

制度创新——基本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三大科技平台发展运行机制。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和环境。

科技人才队伍——力争使我市两院院士增加2~5名,市级以上(含市级)学术带头人达到1000名,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达到20000名,在重点学科和优势行业领域形成100个左右能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团队。

到2010年,初步建成涵盖我市重点学科、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适应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实验室1~2个;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其中国家级工

- 2 -

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点领域 (一)研究开发平台 1、实验室体系建设

在动植物种质基因与良种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装备制造业、临床医学、人口健康与安全、环境安全等重点学科领域,组建和完善提升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学科,争取建立一批博士后流动站。

依托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建成“机械及光电系统与装备”国家实验室;将输变电安全科学与电工新技术、超声医学工程、蚕桑学、分子免疫学等优势学科研究平台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在清洁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关键技术、微光机电、农产品加工、创新药物、新型医疗器械、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现代中药等领域,组建一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工程化技术研发机构。

继续加强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辐射、工程化服务能力,将轻合金(镁合金)、生物制药、公路工程等具有特色优势的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

- 3 -

心。

(二)资源共享平台 1、网络科技环境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管理和应用服务的集成,以信息共享逐步带动平台实物资源的共享。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网络协同科研环境建设,开展大型科学仪器的远程应用,逐步提供开展网络协同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服务,构建重庆市科技信息网,提供“一站式”科技咨询服务。继续加强农村现代科技信息数据共享服务网的建设。

2、科学数据共享体系建设

整合农业、林业、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等数据资源,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对重要的历史资料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政府资助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数据资源进行重点整理、汇交和建库,整合相关的主体数据库,构建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科学数据群。

3、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

以科技文献数字化中心为基础,继续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完善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检索中心建设,继续扩充科技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服务范围。建立科技综合情报咨询与信息分析支持系统,为用户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在线联合目录查询和跨系统数据库检索服务。组织联合采购和专题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馆际互借和网络化原文远程传递体系、虚拟参考咨询和用户培训系统、情报咨询与查证系统等。

4、计量标准与检测技术体系建设

- 4 -